另外我們拿到林肯MKX氙燈版本的試駕車對于遠光燈還有“對眼”設計,左右的光束會向中軸線靠攏,可以有效提升遠光燈直線照明效果,切回近光后又分開到兩側,保證近光燈的照明寬度,此功能其實就是隨動轉向的附加動作,很多配氙氣燈的車都有類似彌補光線角度的設計, 因為左右分別只有一個燈頭,也只能用這種機械化的設計來解決這個照射面積問題。
● 穿透力——LED還沒有那么完美
從測量數(shù)據(jù)來看,在相同條件下林肯MKX 2.0T的氙燈穿透效果就比2.7T車型的全LED大燈要稍好一些,左中右的成績平均都要遠3米。
打開遠光再來試一下,從數(shù)據(jù)上反映的結果是一樣的,在車道中軸線上取50cm高的10 lx邊界,氙燈LED遠15米的距離,穿透能力更好。我自己之前也開車跑過不少夜路,這一點也深有體會,煞白煞白的燈光其實坐在車里并不會感覺到前方有多亮,特別是有霧氣和雨的情況里,只能近光干活,開白色高亮遠光燈遠處找不到而近處變成大白墻的節(jié)奏,那感覺很不爽。
所以這段話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現(xiàn)在市面上的LED大燈普遍色溫比較高,煞白色,穿透力方面較氙燈并沒有優(yōu)勢,這也是看起來更帥一些的小代價,另外無透鏡的LED大燈的聚光能力不足也是影響因素(與設計成本有關,曾測試過的兩款無透鏡LED燈組,奧迪A8L表現(xiàn)尚可,思域成績不理想),如果常在城市使用的話,從內外看都很漂亮的LED沒毛病,畢竟看起來時髦的確也是用戶的剛需,但如果經常跑夜路的話,如果是“設計投入不足”的產物,那么很可能會遇到穿透力不足情況也是事實。理論上,LED在色溫上做動作不是復雜的事情,或許現(xiàn)在這個以白為美的年代真的很難讓燈廠們作出這樣的平衡?
● 給對向造成的炫光是LED的硬傷
凡事沒有完美,LED有一個很致命的硬傷,只是車主有時候感覺不到而已,即遠光燈給對象車輛帶來的困擾,這個光超級“硬”,測試那天晚上被新款寶馬5系的遠光晃了幾下,那叫一個酸爽……每次被LED遠光燈對晃都是瞬間下意識閉眼甚至回頭,受不了。氙燈雖然也是偏白的高亮光,但由于九成氙燈都是配透鏡的,所以主觀感受相對好一些,雖然也足夠刺眼但不至于有瞬間致盲的感覺。
在美國IIHS新增加的燈光測試中,也有類似反饋,很多新上市的配LED的車型燈光沒有拿到最高分都是因為過度炫光而失利。
● 如果你的遠光是LED的可別亂用
朋友們,如果你的車是全LED大燈(這里指近、遠光都是LED),那么夜晚千萬手下留情,不理解可以站在自己車頭對向50米開外被晃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說對于LED大燈來說,有一套邏輯優(yōu)秀的自動遠光功能很有必要,絕對的加分項,轉向補光燈什么的對于自動遠光都是小巫。
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重點信息:
1、LED設計感好!好看!好看!真好看!
2、LED由于受造型、光源數(shù)量、位置的影響很小,布光和均勻度上好于氙燈和鹵素;
3、功能性上有更多的施展空間,氙燈往往需要可旋轉的燈頭或單獨光源彌補照射角度;
4、LED大燈普遍色溫高,如果遠光也是LED的,穿透力不如氙燈和鹵素給力;
5、LED的光很“硬”,濫用遠光對向車很悲哀,對方致盲自己也有安全隱患;
最后聊回整體,LED和氙燈哪個好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可以回答的,從LED這位“年輕人”的先天優(yōu)勢和開發(fā)潛力來看,的確優(yōu)于氙燈,或者說是優(yōu)點明顯多于不足,所以說LED作為氙燈的準接班人還是合格的;但目前并不能完全替代效果穩(wěn)定的氙燈和優(yōu)秀的鹵素燈,特別是需要穿透性好的環(huán)境和對于遠光燈對于對向車輛的傷害。另外如果想了解一款車燈的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機會試乘試駕,觀察實際感受,看看燈光在夜里各種環(huán)境下的表現(xiàn)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注意,是自己的需求,雖然這對于購車不是直接決定因素,但了解一下沒壞處。(文/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