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駕駛——樂趣與折騰并存
減振器改了,輪圈輪胎改了,剎車系統(tǒng)改了,車身高度也有所下降,它的駕駛感受肯定會跟原廠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尤其是底盤的表現(xiàn)。駕駛著這臺改裝版名爵6在城市路況上行駛,它給我的感覺是底盤較之于改裝前更加扎實、整體感也更強,猶如時刻都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顯然,這主要是得益于改裝了KW V3絞牙減振器。
與原廠減振器相比,KW V3絞牙減振器擁有更短的行程,強度更大的彈簧,更好的緩沖材料,而且減振器筒芯的阻尼值是可調(diào)的。經(jīng)過了長時間反復(fù)的調(diào)試和體驗,目前這套改裝減振器已基本滿足我的要求(往后不排除往更舒適的方向調(diào)節(jié)),減振器筒芯的壓縮阻尼、回彈阻尼均已設(shè)定到一個我認為比較合適的數(shù)值,讓它在操控性得到提升的同時,不至于毫無舒適性可言。
現(xiàn)在的它,在城市路況上行駛時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車身靈活性,敏捷的身手在車流中穿梭顯得毫不費勁,而且易于掌控;在平坦的高速路上行駛,它在穩(wěn)定性方面的提升同樣十分顯著,即便是高速變線超車,動作也足夠干脆利落。
毫無疑問,在操控性、車身動態(tài)表現(xiàn)方面,不管是黑色名爵6改裝前的原廠狀態(tài),還是眼前的紅色原廠名爵6,都確實比不上它,而且差距還比較明顯。此外,還有一個提升的地方是方向盤得到的路感反饋會比原廠豐富。但先別高潮,在一頓表揚之后,接下來我得說說它的不足之處了,這是部分改裝絞牙減振器的玩家們不太愛聽的話,同時也是對改裝不感興趣的朋友難以理解的東西。
在改了絞牙減振器并且降低了車身高度后,意味著車子的舒適性已經(jīng)大打折扣。其實靜下來想想就知道當(dāng)中的原因,一是懸架的行程大幅度縮短,在通過小顛簸時舒適性或許與原廠差別不大,但在應(yīng)對較大的顛簸時,懸架行程顯然是無法完全緩解沖擊感的,尤其是那些把車身降得非常低的車型,此時舒適性與原廠的差距就會突顯。二是彈簧強度、減振器筒芯阻尼的大幅度增加,同樣無法完全緩解較大的顛簸帶來的沖擊感。若采用強度較低的彈簧,同時將減振器筒芯的阻尼值調(diào)低,那是否能夠換回一點舒適感?確實是可以,但這個前提是你的車身不能降得太低,同時減振器能"拉"得住車輪,否則廢掉翼子板或輪胎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此外,絞牙減振器還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對路面狀況的反饋十分“敏感”,恨不得想直接告訴你路面有多少個起伏,你剛才輾壓過的石頭有多大。
毫無疑問,原廠名爵6在行駛舒適性方面明顯優(yōu)于改裝版名爵6。如果像我這樣,不僅改裝了絞牙減振器,還較大幅度地降低了車身高度,那么通過性方面也會相對原廠車型遜色很多。不瞞你,體驗了很長一段時間黑色那臺改裝名爵6的我,雖然早已習(xí)慣了它的顛簸感,但在拿到紅色的原廠名爵6后,也確實有點不太樂意再去駕駛它。我不否認,它確實給我?guī)砹笋{控的樂趣,但同時也是比較折騰的。舒適性不如原廠好,其實這個問題我是可以接受的,而讓我無法接受的是一看到較高的減速帶或坑洼的路面時那種心慌慌的感覺。
● 編輯點評:
通過這一次中期測試,可以看到我改裝的這臺黑色名爵6有不少提升的地方,比如外觀更加運感,駕控更有樂趣,車身動態(tài)表現(xiàn)更優(yōu)秀,同時剎車性能也更給力。但也有一些不如原廠的地方,最明顯的是行駛舒適性、通過性。有得有失,其實是正常的,如果“得”正是你想要的,而“失”正好不是你在意的,那這樣的改裝就是值得。(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下期預(yù)告:在本期內(nèi)容結(jié)束后,《名爵6改裝日志》將會有你想象不到的重大變動。至于是什么,暫時不方便透露,感興趣的朋友請密切關(guān)注。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