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度賽車解析] 當看到我的名字再一次出現(xiàn)在改裝賽事頻道的時候,突然有一刻仿佛自己回到了大學時代,那時的我為了能自己動手改車,沒日沒夜的看各種改裝資訊,還時不時給一些網(wǎng)站投稿,掙點兒稿費補貼改車什么的(大家可以猜猜我那時改了一臺什么車,還挺經(jīng)典的)。如今,我在編輯部文化群組做技術和設計相關的內(nèi)容,但當年未了的一個改車下場跑圈的夢確實還沒有完全實現(xiàn),直到今天,我和我的朋友們終于可以正式啟動我們的“小白下場”挑戰(zhàn)計劃了!
● 改什么車?
在我萌生了這個想法之后,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我,是隨波逐流,還是劍走偏鋒,看著朋友圈里處處都在秀自己的86情懷,又或是吹著從德國魏瑪市刮來的包豪斯風,日系車和德系車確實足夠主流,基于汽車市場和受眾人群的積累,由此衍生的汽車文化也形成了足夠規(guī)模的圈子,我苦惱,因為確實不想買來一輛車就是簡簡單單的到改裝店羅列個改裝清單去換件,到最后,讓錢多錢少決定了改裝效果,但在車型的選擇上又不能太冷門,是否有改裝基礎也要評估,能有點調(diào)性當然最好,一圈看下來,法系車成了我的目標。法國車的爭議性一直都存在,就像法國人對于賽車同樣激情滿滿。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又來了,在法系車里我選誰,有人跟我說,還改什么啊,直接入手雷諾梅甘娜R.S.得了,想這種沒有態(tài)度的建議反而成了對我的這股沖動的一種肯定,花十幾萬元買一款家用轎車,讓他陪著我的駕駛技術一起成長,直到我有能力走入賽道,輸贏我倒是不在乎,至少圓夢的過程是美妙的。
說了半天,還是沒解決問題,但好在選擇的范圍縮小了,合資的法國品牌就兩個,標致和雪鐵龍,按照量產(chǎn)車的購買預算來看,這兩個都有能夠滿足我需求的產(chǎn)品,比如東風標致308或者308S,雪鐵龍C4L也是一個選擇,我先是給兩個品牌的4S店打電話詢問了優(yōu)惠情況,這三款車的優(yōu)惠基本都在1.5萬元左右,雪鐵龍個別店里優(yōu)惠可以到2萬元,只不過要在店里做裝飾和上保險。后來我咨詢了對賽事頗有研究的郭大師,哪個品牌更具有競技精神,郭大師在吐出一陣煙霧后瞇縫著眼說,WTCC場地賽還得是雪鐵龍!
這輛1.6T的雪鐵龍C4L有幾點特質(zhì)還是很值得期待的,第一,渦輪增壓,這臺THP系列的1.6T發(fā)動機是十多年前PSA和寶馬共同開發(fā)的,在寶馬的體系中,這臺發(fā)動機的代號是N13,MINI和寶馬1系都曾搭載過這臺發(fā)動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臺發(fā)動機的改裝方案在改裝圈里還是很成熟的,不過,這次我不會對發(fā)動機本體做大刀闊斧的改動,還是那個原因,我不希望車比我兇,但ECU還是要刷的,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必要的動力儲備問題,其實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是一臺自動擋車型,你可能覺得我的這個選擇弱爆了,但沒辦法,我就想趕緊提個現(xiàn)車,所以ECU程序還得解決變速箱動力輸出的問題,其實我心里也挺沒底的,不知道變速箱能不能扛得住高負荷的工作。
第二個特質(zhì)是后懸架,雪鐵龍C4L的后懸架是扭轉(zhuǎn)梁結構,很多人在買車時都會問我,扭轉(zhuǎn)梁好不好,是不是不如多連桿結構的懸架。
其實這個問題要用辯證的思路看,論綜合特性,多連桿結構確實能夠做到相對均衡,而扭轉(zhuǎn)梁呢,要達到一定水準就需要更多的調(diào)校功力,這也是法國人賴以成名的招數(shù),不過,對我來說,扭轉(zhuǎn)梁反而讓后懸架的改裝變得簡單了,因為我不用考慮舒適性,只要適當提升扭轉(zhuǎn)梁的剛性就可以改善它的過彎極限,具體怎么做,到時你就知道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