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2007年CRC懷柔站的賽段找答案
雖說是體驗,但也是一場比賽。為了打一場有準備的戰(zhàn)役并深入的了解一下秦的駕駛特性,我們把比亞迪秦開到了北京懷柔的山路上,預先體驗一下秦在蜿蜒的柏油路中的操控體驗如何。實際上,這是2007年CRC懷柔站的賽段,當時是CRC首次在北京舉辦分站賽。可以說秦今天的表現(xiàn),基本上就能反映出即將到來的比賽會是怎樣的了,因為之后對于秦改裝會主要集中在安全防護上,而性能上的升級幅度并不大。(特別提示:本次體驗,我們在道路上設立了路況觀察員,以保證行駛安全,各位網(wǎng)友請勿危險駕駛。)
首先要說說秦的轉向。這套電伺服助力的轉向系統(tǒng)調(diào)校得手感很輕,輕得幾乎感覺不到車輪的反饋,即便將車輛設置中“轉向助力模式”設定到“運動”也還是如此。還好為了支撐沉重的車身,減振器還算硬朗,和粗壯的防傾桿一起,倒是能通過車身反饋一些路面信息。此外,電動助力轉向還有著可靠性的問題,激烈駕駛容易出現(xiàn)過載現(xiàn)象,而這在比賽中是致命的。我們視頻同事在測試比亞迪秦的時候就遇見過這種情況,而在比賽中出現(xiàn)的幾率天知道。
行駛在7年前的CRC路段上,秦沒有給人想象中那么多的重量感。底盤響應給人的主觀感覺并不像一輛有著1.72噸“體重”的緊湊型車。由于它的電池放置在了C柱之后,倒是為前后軸配重比做了一些貢獻。也就是說,車輛重心的可控性還是比較高的。
但是,當油門深踩下去,推背感如約而至的時候,和它自身動力水平不相稱的兩個問題就開始凸顯出來了。第一個問題是剎車。原廠配置雖然是四輪碟剎,但是對付沉重的電池組,還會顯得有一些力不從心,在行駛了5公里左右的蜿蜒山路后,秦的剎車開始出現(xiàn)了熱衰減的征兆。
這時候,秦的“動能回收系統(tǒng)”幫了大忙。這個三擋強度可調(diào)的設定在改為“高”的時候,電動機會用最大的能耐為后備廂里的蓄電池儲電。每一次剎車,都能感受到很大的減速力矩。這個減速力矩和剎車系統(tǒng)一起工作的時候,秦的制動會再次給人一定的信心。秦在這條山路上的表現(xiàn)可以說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此后它還要經(jīng)過改裝,屆時我遇到的問題更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而拉力賽中最為重要的砂石路況,我們無奈于場地和車輛的限制,只能放棄了。
● 參賽前我們要做什么準備?
要參加CRC,你首先要有中汽聯(lián)認證的賽車駕駛執(zhí)照。任務緊急我們做了緊急的拉力駕駛培訓,并通過考試拿到了拉力賽照。與鋪裝路面駕駛不同,拉力賽場上砂石路面的低附著力是我們最需要適應的地方,從此也可預知一些我們將在未來比賽中可能遇見的困難。
順便在這插播一下廣告,我們學習拉力賽車執(zhí)照的地方為北京銳思賽車運動學校,我們?nèi)〉玫睦執(zhí)照的培訓時間為4-5日,費用為8500/人,希望能幫到喜愛賽車的朋友。
● 秦將參加那個組別?除了我們都有誰參加這場比賽?
眾所周知,CRC比賽針對不同車型,有著明確的分組,像N4、S1、S2組等等,而比亞迪通過與中國汽聯(lián)的協(xié)商、討論之后,在這場賽事中增添一組——混動組。往“高大上”了說,這開創(chuàng)了中國汽車運動首次將混動車型運用到比賽當中的先河。(迪粉們歡呼吧~)
我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在比賽中“激勵”我們的還有6家媒體同行(6輛賽車)和一支專業(yè)拉力賽車隊伍(2輛賽車),他們將與我們并肩戰(zhàn)斗,共同考驗比亞迪秦!的確,比亞迪是在拿秦試水,沒人知道這輛車會在賽道中遇到什么情況,混動系統(tǒng)是否可靠?車體結構是否合理?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用自己的體驗去將答案找出來,這或許有些冒險,但我們愿意去做這開路先鋒!
機會、計劃、人員都有了,現(xiàn)在就差一輛需要經(jīng)過賽車化改裝并符合賽事規(guī)則的比亞迪秦賽車了,而它如何能夠蛻變成一輛賽車?請看下期揭曉。(圖/文/攝 汽車之家 郭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