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本屆上海車展,要說最支棱的供應商,毫無疑問是華為。車企圍觀,同行震顫,華為展臺本身熙熙攘攘門庭若市,在別的品牌展臺上也有不少相關技術產品的展示,小到一顆攝像頭,大到驅動電機和智能駕駛平臺產品,華為都有技術演示。而作為消費者,最關心的肯定還是和華為關系密切的兩款整車產品,這兩款車什么來頭?華為強調不造車,但隱含在“HiCar”品牌當中的,又是怎樣的野心,我們今天一起嘗試梳理個思路出來。
兩輛掛著華為“肩章”的車型
我們對兩款車都進行了深度的體驗分析,和華為工作人員也多有溝通。我們能明確地感知到,這兩款掛華為“肩章”的車型,對華為來說,意義卻大不相同。
試試銷售渠道從華為智選SF5說起,所謂的華為智選SF5和賽力斯SF5(參數|詢價)(以下簡稱智選SF5)基本上是一個車的不同渠道叫法。
可加油可加電,配置了一臺1.5T四缸發(fā)動機(增程器),增程器只發(fā)電,不參與驅動,官方宣稱的總續(xù)航里程可以超過1000km。
那么華為想在智選SF5身上嘗試什么呢,余承東在發(fā)布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大意):布局最廣的汽車品牌經銷商能有多少家門店?華為有包括12家旗艦店、5000家體驗店在內的超過6萬個銷售陣地。
智選SF5對華為的意義在于展示和利用華為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能力,同時也幫華為在汽車銷售環(huán)節(jié)進行一次嘗試,分上一杯羹。
對智選SF5來說,實話講,造車環(huán)節(jié)以華為的參與程度看(主要供應商之一),金康賽力斯大可不必在車上掛一枚華為“肩章”,但畢竟賽力斯自身也亟需華為巨大的品牌影響力,“華為智選SF5”就變得合情合理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