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近期隨著各種安全碰撞測試結果出爐,車輛的安全性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如今對于汽車的安全測試標準和方法經過不斷演變,對于車輛自身來說無疑越來越嚴苛;而汽車廠家對于產品的安全設計也不斷推陳出新,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各種關于車輛安全的測試成績也會越來越出色,但是對于車主來說,如今的汽車真的變安全了嗎?
●安全測試:汽車廠商的噩夢?
18年C-IASI(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公布以來,眾多參與測試的車型慘遭“滑鐵盧”——尤其是在25%偏置碰撞中,不少大家耳熟能詳的“爆款”車型在測試中只獲得了“P”(較差)的成績。尤其是剛剛公布結果,且讓人大跌眼鏡的上汽大眾帕薩特成為了“現(xiàn)象級”的話題。也讓C-IASI測試在中國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不過說起碰撞測試的“大型車禍現(xiàn)場”,我們不妨回到23年前:在1997年二月,成立不久的E-NCAP(歐洲新車評估項目)公布了首批測試結果:參與測試的7款小型車幾乎全部“折戟”,成績最好的僅為三星。在上世紀80年代推出的羅孚100僅僅獲得了一星的成績,這直接導致了這臺車在當年直接退市。當時E-NCAP的碰撞項目包括兩個:一個是正面40%偏置可變形障礙物測試,另一項是行人保護測試。這些測試車型除了在正面碰撞測試中表現(xiàn)令人失望之外,行人保護測試更是全軍覆沒。
第一批評測結果公布之后,E-NCAP受到了眾多汽車廠商的責難——他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測試標準過于嚴苛,對于量產車型來說幾乎無法獲得3星以上的成績。
E-NCAP公布的碰撞結果在當年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對于整車廠商來說這項比之前標準嚴苛得多的“考試”也成為了車輛研發(fā)中的“必修課”,在下一代的車型中針對這項新的測試項目對車輛進行了優(yōu)化。
而說起安全碰撞測試,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末的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xié)會)在1995年就推出了針對車輛被動安全性能的碰撞測試。IIHS的測試向來以嚴苛著稱,在2012年,IIHS推出了更加“殘酷”的碰撞測試:將測試車輛同障礙物的重疊長度減小至車身寬度的25%,同時車輛以64km/h的速度撞向剛性障礙物。測試甫一推出,包括奔馳C級、雷克薩斯IS/ES、奧迪A4等車型紛紛領到了一個“P”(較差)的成績單,令人大跌眼鏡。關于這次測試,大家有興趣可以點擊這里:奧迪、奔馳都栽了?解讀IIHS新碰撞測試。
碰撞測試推出以來,車輛的安全性有了顯著的提升。根據美國交通運輸部發(fā)布的致命事故分析報告(FARS),自1995年至今,每10萬臺車的死亡人數由1995年的21.22人降至如今的12.9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車輛安全測試拯救了成千上萬條生命。隨著汽車廠商的安全技術和設計不斷提升,各類安全測試的成績也越來越好,測試機構中“五星”或者“安全選擇”獎項也越來越多,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往往就會心生質疑:基于舊標準的測試機構就會被戲稱為“五星批發(fā)部”,無法甄別出安全性能更好的汽車。這從另一方面也在督促安全評價機構不斷提升“考試難度”,諸如IIHS繼駕駛側25%偏執(zhí)碰撞之后,還增加了副駕側25%偏置碰撞測試,除此之外IIHS還有車頂靜壓測試。
而從IIHS近期發(fā)布的測試結果來看,測試車型的總體成績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如今汽車的安全性越來越高了呢?
●統(tǒng)計數據:傷亡數據好像沒啥變化
碰撞測試推出之初,為的是通過實驗室的測試來模擬真實世界中的交通事故,從而來評估車輛的安全性,這也是車輛安全測試存在的意義。那么隨著如今各大汽車廠商將各類第三方安全測試作為車輛研發(fā)重要指標,車輛所用材料越來越好,結構越來越先進,氣囊越來越多,我們有理由認為如今我們買一臺新車,對于其安全性應該可以放心了,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又是如何呢?
首先我們不妨從中美兩國關于交通事故的統(tǒng)計數據聊起。中國的交通事故統(tǒng)計數據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網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S0D02&sj=2018),而美國的統(tǒng)計數據則來自美國交通運輸部發(fā)布的致命事故分析報告(網址:https://www-fars.nhtsa.dot.gov/Main/index.aspx)。中國關于交通事故的統(tǒng)計數據包括各種交通事故的事故數量以及傷亡人數,而美國的數據更加齊全,不僅事故數量和傷亡人數,還統(tǒng)計出了每10萬臺車的死亡人數和每10萬人的死亡人數(死亡率)。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的數據:自1999年至今(2004年沒有相關數據),汽車交通事故數量從1999年至2009年十年間由2002年最高的549166起下降至2018年的166906起,這得益于中國交通基礎設的施普及以及國民交通安全素養(yǎng)的提升,而由汽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從2002年的65216人也下降至2018年的46161人。但是從趨勢來看,無論汽車交通事故數量還是死亡人數,自2009至2018的10間來沒有顯著變化。當然中國汽車整體保有量這期間也有著巨大的變化,單純從總量上來看并不具有說服力,那么接下來看看汽車出行環(huán)境已經十分成熟的美國是什么情況。
從致命事故數量、死亡人數以及每十萬臺車死亡人數來看,美國的統(tǒng)計數據與中國呈現(xiàn)出了相似的特點:即從2009至2018年的十年間,統(tǒng)計數字并沒有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并且從2014年開始居然開始逐年攀升。如果說1994年至2009年期間每十萬臺車死亡率的顯著降低同車輛安全技術的發(fā)展有著顯著關聯(lián)性,那么從2009年至今這些統(tǒng)計數據顯示出來的趨勢則有些令人費解:從安全測試成績來看,行駛在道路上的“五星”車輛越來越多,而無論從死亡人數還是死亡率來看,都沒有降低的趨勢,那它們在保護人們安全方面出現(xiàn)紕漏了嗎?
● 問題出在哪兒?
從IIHS給出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超速、酒駕、毒駕、駕駛分心、視野視線、闖紅燈以及車輛同其他交通參與者的事故等等等等。
正如之前說的,實驗室的碰撞試驗為的是模擬在實際交通中發(fā)生事故的情況,即在一定速度以內車輛正面碰撞、側面碰撞以及追尾等事故。依據統(tǒng)計數據,這些場景基本涵蓋了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事故,因此在碰撞測試推出伊始,倒逼廠家提升車輛安全結構以及被動安全配置,在相當程度上減小了人員傷亡。然而除了實驗室中的“標準考試”,在實際交通環(huán)境下還存在著無數道“超綱題”,這些考題對于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絕大多數乘用車來說基本無解。
看到上述殘酷的場景,我們接下來探討一下汽車行業(yè)能否通過更先進的技術來進一步提升車輛安全性,通過“加強車身”的方式提升車輛安全性還有多少潛力?
● 如何挽救更多生命?
如今被動安全性最高的汽車是哪臺?大家腦海里肯定會浮現(xiàn)出在各大測試中獲獎無數的沃爾沃。但是如果讓如今沃爾沃旗下任何一款車以大概200km/h左右的速度碰撞而后翻車,你覺得車內的駕駛員存活的幾率是多大?
美國交通事故分析報告統(tǒng)計了各類致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從中可以看出,除了車輛失控以及視線問題以外,其他絕大多數事故都是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并且鑒于這些事故的原因,可以想象這些事故發(fā)生時很可能就不是按照各類安全測試機構預設的“劇本”來上演了。
全文總結:
此時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有點小小的無力和失望:各種測試機構、車企以及工程師多年來致力于車輛安全性的提升,換來的卻是更多的交通事故和傷亡。從技術角度來說,如今車輛安全性的確有了顯著提升,但是大家還需對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車輛任何安全性,都僅限于有限的場景和速度范圍內來討論,當手握方向盤的剎那,我們就需要對生命保持一顆敬畏的心。而關于帕薩特的碰撞成績,我的看法是雖然碰撞的場景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對于個體來說,小概率事件不代表不會發(fā)生。(文/圖 汽車之家 王興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