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朋友們你們知道寫底盤文章最怕什么車嗎?就是20萬以內這個價格區(qū)間的。為什么?得益于汽車百年發(fā)展的成果,以及平臺化帶來的零部件高通用性,底盤結構設計早已是成熟學科,尤其在20萬之內各品牌都“大同小異”,廣泛使用且成本可控的結構就那么幾種。然而今天,有一款新車型似乎并沒有“落俗”,它選擇了另辟蹊徑,搞一套獨一無二的底盤結構,這是怎么回事?歡迎收看本期底盤解析之上汽通用雪佛蘭創(chuàng)界(參數(shù)|詢價)對比一汽-大眾T-ROC探歌(以下簡稱創(chuàng)界與探歌)。
○ 同級同定位,生來就要“死磕到底”
慣例咱們先來聊聊這兩款車:創(chuàng)界是雪佛蘭今年發(fā)布的全新緊湊型SUV,無論你對它了不了解,但就沖這個外觀,你就應該知道這車的誰的菜了!按笞煨⊙壑本條,年輕朋友都說好!边@風格還真挺討年輕人歡心的。
另一臺車就是“老朋友”了,它就是去年上市的T-ROC探歌。沒錯,它“又雙叒叕”是一款出自MQB平臺的大眾SUV,并在國產(chǎn)之后軸距加長77mm,定位也從小型SUV變成了緊湊型SUV,設計上也略有別于其它大眾車型,有意在貼合年輕人的審美。
簡單小結一下就是,兩臺車都是面向年輕人的緊湊型SUV,從各自品牌內部來說都標榜“個性”標簽,至于產(chǎn)品力或者更喜歡哪個因人而異。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重點,是一套在同級當中結構十分獨特的底盤結構,不賣關子了,趕緊開始咱們的底盤對比!
○ 底盤全景
拆下護板之后,想必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區(qū)別了。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次拆解的是兩款四驅車型,其實之前我也想借兩驅“跑量款”給大家瞧瞧的,但后來一想,既然聊差異,何不找差異更大的兩款車型呢?
這事兒也挺有趣的,論成本,目前“E形多連桿”后懸架已經(jīng)可以做到不錯的水平,并且參數(shù)豐富且直觀好調,布局四驅也更容易,可來自通用全新VSS-F平臺(前身是通用D2XX平臺)的雪佛蘭創(chuàng)界偏要為扭轉梁后懸架布置四驅,十分罕見。在其它細節(jié)方面,創(chuàng)界采用了剛性與被動安全性更好的全框式副車架,探歌則是“MQB祖?zhèn)鳌狈侨蚴礁避嚰埽ā癏形元寶梁”),另外,創(chuàng)界底盤中部并沒有護板,其底盤平整性不及探歌,理論空氣動力學特性應該不如探歌。
○ 前懸架結構與細節(jié)
前懸架部分,兩車均采用同級常見的麥弗遜式懸架。雖然結構上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但在很多細節(jié)部分,兩車的處理方式還是不太一樣的。而在前懸架部分,創(chuàng)界還有一個很獨特的布局設計,先賣個關子,咱們慢慢說。
單從前懸架主體部分來說,兩車大同小異,都屬于在這個價格區(qū)間很常見的水平。從用料角度來說,創(chuàng)界的鋁合金軸承座要優(yōu)于探歌的鑄鐵軸承座,它能帶來更輕的簧下質量,對操控性有著一定積極影響?赡苡行┤藭f:“更重的軸承座代表了這車底盤沉,所以這車會更穩(wěn)!迸笥延涀×耍∵@是個錯誤的結論!所謂的“底盤沉”更多是主觀感受,更重的簧下質量只會拖累操控性,并增加油耗,在這個價位用鑄鐵材質大多是出于成本考慮而為。
從前副車架角度來說,創(chuàng)界可以說“大獲全勝”。全框式副車架不僅具備更高剛性,在應對正面碰撞的時候也可以起到碰撞力傳導作用,將碰撞力分散到車身底部。
從襯套材質角度來說,純橡膠材質襯套吸收振動的能力不及液壓襯套,成本也要更低一些。像以上兩款車采用的下控制臂前貫穿、后球頭連接形式襯套,在同級車型上也十分常見。
在前輪拱內襯材質方面,兩車的包覆面積都比較大,但都采用的是樹脂材質而非玻璃纖維,為的是平衡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探歌在前輪拱內襯位置設計了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導流孔與輔助剎車散熱的導風口,這一點比創(chuàng)界想的更周到一些。
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沒錯,創(chuàng)界的一大獨特設計就是在于它把“電子手剎”放前輪去了,這可是一種很不尋常的做法。為此我專門咨詢了一下身邊做EPB(電子駐車制動系統(tǒng))的工程師朋友,他的答復是:由于絕大多數(shù)車型的前剎車盤片尺寸較大,制動效能更高,采用前EPB方案可以采用更小功率的集成電機,并配合更短的線束,實現(xiàn)小型化、輕量化與低成本化生產(chǎn)。但相對應地,由于EPB集成電機前置,故前軸簧下質量會上升(約增重20%),這對于車輛操控性方面有一定影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