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為什么有的SUV看起來很大,但實際空間體驗卻不怎么樣,為什么某些小鋼炮造型低矮卻依然有不錯的空間,這些看似無厘頭問題的背后都跟一個神秘的點有關,這就是H點。這篇文章,我們將從汽車體量感這個話題入手,聊聊被我們忽視的H點。
什么是“冷科技”:在汽車發(fā)展的歷史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被埋藏的冷科技、冷技術,我們發(fā)現(xiàn)無法僅僅寄托于汽車公司的宣傳,所以我們必須做點什么。比如,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小眾且B格的冷知識,有趣好玩的任何與出行交通有關的產(chǎn)品和科技技術。
○ 拋磚引玉:體量感
在文章開始,我們不妨來看一組對比。我們用城市SUV中很有代表性的車型本田CR-V和同平臺的本田思域進行比較。
事實上,不同的車型之間,差異點就在于車輛的乘員艙設計上。乘員艙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車輛的內(nèi)部空間組合、產(chǎn)品定義(而H點的布置會對乘員艙設計產(chǎn)生影響)。所以不考慮車型及外觀設計,單純的去憑借著軸距的表現(xiàn)去推斷車輛的后排空間表現(xiàn),這本身就是不嚴謹?shù)耐茢唷?/p>
實際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思域和CR-V、銳界和林肯MKZ等,一般轎車為了保證低風阻設計,在高度、空間利用等方面都會進行取舍,他們通常會犧牲一些頭部空間,作為對比,銳界和CR-V都會有不錯的空間感受。
○ 來點干貨——走進H點的世界
駕駛員的大部分體重通常都是由座椅坐墊進行支撐,一部分通過背部、腰部由座椅靠背來承受,另一部分則通過腳作用于汽車地板。在這種坐姿的約束下,駕駛員操作時身體上部活動必然是圍繞H點轉(zhuǎn)動的。駕駛員在車中的位置(H點的位置)決定了駕駛員身體各關節(jié)角度、眼橢圓、頭廓包絡線和手部伸及界面在車身中的位置。
因此H點決定了駕駛員的舒適性、操縱性、安全性和視野性。
我們先來說空間方面。H點對空間的影響,首先需要引進假人這個概念(上文也已經(jīng)提及)。這里的假人概念和碰撞測試中的假人是“近親”,都是那種人體模型,它的尺寸、質(zhì)量都和真人近似。根據(jù)不同的體重和體型,將其分為不同的規(guī)格,就像我們真人也有高矮胖瘦之分一個道理。在造車之前,工程師會根據(jù)這款車的方向,根據(jù)H點配合假人對坐姿進行調(diào)整。
另外,我們在談論“駕姿”的時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視線”。在城市里開車的時候,我們一般看得更近,而在高速上開車時,我們的視線會更遠,這就說明我們視線的位置會根據(jù)路況和車速發(fā)生改變,因此開車的視線要同時滿足高速和城市的需求,這也是在定義H點時需要協(xié)調(diào)的。
總而言之,H點位置是乘員艙內(nèi)尺寸關系的基準點,直接影響著操縱方便性,乘坐舒適性和乘員艙內(nèi)有效空間的利用;也會直接影響駕駛員的操縱范圍。其中,實際H點位置是確定駕駛員眼睛在車身內(nèi)部分布范圍的作圖基準。在實際的車身設計中,應使實際H點位置完全反映設計的H點位置,只有這樣,駕駛員入座之后,其駕駛姿勢才能是室內(nèi)布置設計姿勢的反應,保證舒適駕駛。
編輯總結(jié):所以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當你在4S店聽到銷售介紹,這輛轎車和SUV是同平臺,買SUV更值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有更客觀的判斷。
推薦給你的SUV車型和轎車同平臺,但H點的布置和上裝設計會讓他擁有更好的空間表現(xiàn),不必擔心跟轎車軸距相同,空間不夠用的問題。其次,對于轎車來說,H點布置的更低,對于車輛操控帶來更直觀的感受,這對工程人員來說既是好事也是挑戰(zhàn),因為我們能更明顯的區(qū)分出車輛的操控性好壞,所以工程師需要對底盤、懸架進行更細致的調(diào)校,以此得到更好的駕駛體驗。(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