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2014年,別克中型昂科威自上市之初就備受關注,同時也在國內持續(xù)升溫的SUV市場中獲得了優(yōu)異的表現,直到今年依舊熱度不減。而今年,隨著漢蘭達和銳界的登場,不僅引爆了20-30萬元區(qū)間國產合資7座中型SUV的熱潮,同時也都對同一級別、同價格區(qū)間的昂科威形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今天我們將這三輛車聚在一起,并非進行性能測試,而是要一探它們的“裙底”風光,看一看三款“當紅炸子雞”的“下盤功夫”究竟如何。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銷售過于火爆,因此編輯部的漢蘭達長測車依然無法提車,因此我們不得不“強行”征用說客主編常鳳臣自購的漢蘭達2.0T四驅豪華版進行拆解,在此對常老師提出特別鳴謝。而昂科威和銳界都是各自車系中的頂配車型,分別是昂科威28T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和銳界2.7T GTDi四驅尊銳型。因此在某些配置方面,并非頂配車型的漢蘭達可能會處于劣勢。
注:
汽車之家站內SUV關注度排名第3名為哈弗H6,與這三款車級別不同(緊湊級),且不在同一價格區(qū)間內,因此,今天這三款車就是國內目前最受關注的三款中型SUV。
● 前懸架結構
從前懸架方面來看,雖說三輛車的結構同為麥弗遜式懸架,但當我俯到它們的“裙底”仔細觀察后,會發(fā)現它們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例如昂科威使用了可以主動改變阻尼的CDC減振器,銳界采用了輕量化的鋁合金懸架擺臂,而漢蘭達使用了可更換的懸架鉸接球頭。
當然,并非所有配置的昂科威都裝備了CDC減振器。低配的昂科威沒有標配也無法選裝CDC減振器,只有當買到標價33.99萬的28T四驅全能旗艦型和34.99萬的28T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后,CDC才是標準配置,而這個價格同樣也可以買到裝備2.0T發(fā)動機的漢蘭達以及銳界頂配車型,或是裝備V6發(fā)動機的漢蘭達入門車型。
這三款中型SUV均采用了常見的全框式前副車架,這種副車架的結構剛性相對較強,也具有較高的碰撞安全性。其實采用全框式副車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為了配合發(fā)動機的四點懸置設計,因為發(fā)動機的前懸置布置在全框式副車架的前橫框上是最合理的。
理論上講,最大扭矩超過300N·m的橫置發(fā)動機一般都要采用四點懸置設計,目的是增加一個前懸置來限制發(fā)動機因反作用力而扭轉的幅度。這三款車的發(fā)動機最大扭矩均達到或超過了350N·m,所以都需要采用四點懸置設計,而用全框式副車架來布置發(fā)動機懸置是最合理的解決方案。雖然我們沒有查證過最新的昂科威1.5T發(fā)動機(昂科威的1.5T發(fā)動機并沒有超過300N·m的最大扭矩)是否使用了四點懸置,但我們猜測通用別克會出于開發(fā)平臺等因素,把昂科威1.5T發(fā)動機也設計成四點懸置。
總體來說,作為中型SUV里最受關注的這三款車其前懸架結構類型是相同的,都采用了常見的麥弗遜式獨立懸架。而關于麥弗遜式懸架的優(yōu)缺點在這里我們就不再贅余了,毫無疑問,對于偏向實用性的這三款城市SUV來說,這種懸架結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