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睞干式油底殼的超跑們
它們是干式油底殼的擁躉者,它們有著不菲的身價,買它的人沒有人在乎它用了多少機油,更別提保養(yǎng)時要如何來換機油,2萬元~3萬元的保養(yǎng)費用根本不被放在眼里,他們在乎的是時間,但采用干式油底殼結(jié)構(gòu)的發(fā)動機在這個階段可不能讓它們滿意,這與機油存放的位置有關。
裝配濕式油底殼的普通車把大部分機油(機油濾清器等部件中也會存有少量機油)存放在發(fā)動機最下端的油底殼內(nèi),只要松開一顆放油螺栓即可。而干式油底殼結(jié)構(gòu)則不同,受儲油罐的位置所限,從發(fā)動機最下端把機油放干凈需要更多的時間,有些車型在油底的不同位置都設置了放油螺栓,維修技師按照保養(yǎng)手冊要求逐一將其取下。但據(jù)了解,好像也有更簡單(偷懶)的辦法,利用抽油裝置,把吸管順著機油刻度尺的通道插入儲油罐內(nèi),將機油抽出來,如果你看完了以上的文字描述應該知道,這樣的做法并不能將發(fā)動機內(nèi)的舊機油盡可能的抽盡。
想到這,真覺得它們像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當然,話又說回來了,能有幸伺候它們,維修技師們肯定倍加仔細,有誰會不珍惜跟這些嬌娃獨處的機會呢?下面,我找出了幾款車型,讓我們簡單認識一下。
法拉利458 Italia (最均衡)
在很多人看來,法拉利458 Italia是超級跑車陣營中各方面性能最為均衡的一款車,的確,超級跑車在速度上的比拼是永無止境的,而要做到能讓每一個人都能“輕松”駕馭它實屬不易。如果說穩(wěn)健的底盤調(diào)校被看作是堅實的后盾,而一臺精良的發(fā)動機對于超跑來說則是鋒利的矛。法拉利458 Italia所搭載的這臺4.5升V8發(fā)動機最高可為其提供578馬力的動力,而540N·m的最大扭矩在發(fā)動機轉(zhuǎn)速攀升至6000轉(zhuǎn)/分鐘時即可完全釋放。這一切為法拉利Italia 458能做出3.4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在這強大的背后,干式油底殼所貢獻出的力量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你不可否認,也正是這點滴的積累才得以練就這曠世絕學。
奧迪R8(最“傻瓜”)
奧迪R8可以定位于傻瓜型超跑,這絕非貶義之詞,相反,高高在上的超級跑車能做到如此平易近人,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胸懷,一種睿智,奧迪R8可以給你十足的信心,特別是有保姆式的電子系統(tǒng)護駕,以至于坐在駕駛席位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把它開得很快。當然,要是真刀真槍的在賽道上競速,就會對車手提出更高的要求,不過,在信任的相互建立后,車手在面對每一個彎角時都會越發(fā)的亢奮,因為,扎實的底盤所能呈現(xiàn)出的是精準的車頭指向以及車身整體的扎實讓一次次的劈彎變得越發(fā)有力,它的極限在哪,或許真的不太容易試探出來。
柯尼塞格 Agera (最孤傲)
相比那些膾炙人口的品牌,柯尼塞格這個名字確實很小眾,但它在超跑界的名氣可絲毫不在你所熟悉的布加迪之下,這個來自瑞典的幽靈用一雙冷峻的眼眸俯視著眾生,很少有人能見到它的真容,即便是在車展上,它的露面也一定是帶有些孤芳自賞的,不大的展臺,并不顯眼的角落,但就是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不管是玻璃圍擋將追隨者隔開數(shù)米之外,也難擋他們要求合影的強烈之心。不僅如此,就連廠商的產(chǎn)品資料也是少的可憐,難道910馬力和1100N·m這兩項數(shù)據(jù)足以代表了一切?
說到超跑,怎能不提蘭博基尼這個品牌,它可是生來就為了跟法拉利較勁的。Aventador是Murcielago的接班人,與前輩一樣,它的驚艷亮相震驚了世界,大量借鑒了飛行器的設計元素讓人難以釋懷,以至于沒有人會對它的行駛表現(xiàn)產(chǎn)生質(zhì)疑,就連當紅球星C羅也對它拋出了橄欖枝,他花光了一周的薪水把大牛牽回了家。對于我們來說,如果你有機會感受這款車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大明星還可以放下身段與你進行掏心窩般的交流,多種駕駛模式的選擇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行駛需要。這頭蠻牛700馬力的儲備正可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看了之前那些帶有夢幻色彩的超級跑車,我想你已經(jīng)趨于絕望,在你眼中,干式油底殼這項福利在有生之年注定與你無緣,別把事情想得太糟,天無絕人之路,它還是給你留了一絲希望,這個希望的官方售價為70.40萬元,相比于那些動輒幾百乃至上千萬的超跑,保時捷Boxster可是名副其實的平民跑車了。經(jīng)典的中置后驅(qū)設計,2.9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5.8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也有模有樣。別擔心這樣的價格會體現(xiàn)在除動力配置以外的環(huán)節(jié)上,別忘了它是保時捷。
● 編輯總結(jié):
無論是干式油底殼還是濕式油底殼,它們各有特色,各有所長,但有一點不變,那就是適合自己車的就是最好的。(文/汽車之家 李博旭)
相關鏈接: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nèi)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