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身配色
就是車輛在出廠時車身所涂裝的顏色。通常我們將車身配色分為單色,雙色和彩色飾條三類。目前多數(shù)轎車都為單色(也稱同色)車身,Mini、Smart等小車則為雙色車身。豐田的蘭德酷路澤、霸道等SUV車型常采用彩色飾條。
『豐田蘭德酷路澤車身的彩色飾條』
● 車身鍍鉻裝飾
一些廠家會在前格柵、車窗邊框、門把手、車身側裙等部位使用鍍鉻的裝飾件,以此來凸顯汽車時尚和高檔感。
● 天線類型
依據(jù)天線在車身的所處部位我們常常將天線分為前部天線、后部天線、車頂天線、窗式天線和隱藏式天線五類。
『大家熟悉的寶馬“鯊魚鰭”車頂天線』
● 車頭立標
一些廠家除了在前進氣格柵處貼有自己車標外,還會在發(fā)動機蓋上裝有立體的車標,以彰顯其品牌的尊貴與顯赫。勞斯萊斯、奔馳、捷豹等品牌的立標最為大家所熟悉。
『奔馳的“三叉星”立標』
● 天窗
天窗處在車廂頂部,是除去前后風擋和車門玻璃外另一個采光配置,同時它還有通風換氣保持車內空氣清新等作用。
根據(jù)天窗的驅動方式可分為手動天窗和自動天窗:
手動天窗:手動天窗沒有安裝電動機,所以天窗蓋的開啟、關閉完全通過人工來操作完成,大家比較熟知的如手搖式天窗。
電動天窗:電動天窗以電動機來驅動天窗蓋的開啟、滑動、上翹、關閉等過程,乘員只需控制天窗開關即可。
根據(jù)天窗尺寸、數(shù)量、功能可細分為全景天窗、雙天窗、和太陽能天窗:
全景天窗
汽車全景天窗實際上是相對于普通天窗而言。一般而言,全景天窗首先面積較大,甚至是整塊玻璃的車頂,坐在車中可以將上方的景色一覽無余。目前全景天窗大多為兩段式,前部可以像普通天窗一樣打開,后部就不能打開只可以透過它來感受車外的陽光和風景。高檔豪華車的全景天窗還會采用自感應技術,能根據(jù)外部光線自動調節(jié)玻璃顏色的深淺。全景天窗代表車型:雪鐵龍C4、308SW、奔馳R500、保時捷Targa。
『標致308SW所配的全景天窗』
雙天窗
雙天窗是指一款車配置兩個天窗,它們分處于駕駛席和乘客席。雙天窗的優(yōu)勢就在于比單天窗采光和通風性好并使后排乘客感到舒適,同時它又比全景天窗具有更高的車身鋼性。雙天窗代表車型:日產新天籟、菲亞特博悅、眾泰夢迪博朗。
『奔馳GLK所配雙天窗』
太陽能天窗
簡單的說,太陽能天窗擁有普通天窗一樣的功能,但同時在普通天窗玻璃下方又集成了我們熟知的太陽能電池板,它能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并存儲在車輛蓄電池中。
太陽能天窗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夏天高溫天氣里,汽車在烈日下停車熄火,完全沒有能源供給時,能自動調節(jié)車內溫度。利用內置在天窗內部的太陽能集電板依靠陽光所產生的電力,經(jīng)過控制系統(tǒng)來驅動鼓風機,將車廂外的冷空氣導入車內,驅除車內熱氣,達到降溫的目的。太陽能天窗代表車型:奧迪A8 4.2、斯柯達昊銳2.0TSI旗艦版、輝騰4.2L 。
● 氙氣大燈
氙氣大燈的全稱是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Lamp)氣體放電燈,它利用配套電子鎮(zhèn)流器,將汽車電池12V電壓瞬間提升到23KV以上的觸發(fā)電壓,將氙氣大燈中的氙氣電離形成電弧放電并使之穩(wěn)定發(fā)光,提供穩(wěn)定的汽車大燈照明系統(tǒng)。
『奧迪A4L 3.2 Quattro的氙氣大燈具有隨動轉向功能』
與傳統(tǒng)鹵素燈泡相比,氙氣燈泡有兩個顯著的優(yōu)點:一方面,氙氣燈泡擁有比普通鹵素燈泡高三倍的光照強度,耗能卻僅為其三分之二;另一方面,氙氣燈泡采用與日光近乎相同的光色,為駕駛者創(chuàng)造出更佳的視覺條件。氙氣燈具使光照范圍更廣,光照強度更大,大大地改善了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 前大燈延時照明
就是當您停車時,關閉發(fā)動機和一切用電設備后,大燈還會亮一段時間。延時的時間可在一定范圍內調節(jié),延時照明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夜間停車環(huán)境無其他照明的情況下,能給車主行走帶來光源,同時也是為了讓其他從暗處迎面而來的行人與車輛駕駛者有個光線適應的過程。我們常常聽到到的“伴我回家”就是指前大燈有延時照明的功能。
● 大燈燈光調節(jié)
是指大燈燈光角度具有一定的可調性。通過調節(jié)燈光的角度,使車輛在起伏路面上大燈能處于最佳的照射區(qū)域以保證行駛的安全。根據(jù)調節(jié)方式通常分為手動和自動兩類調節(jié)。
手動調節(jié):駕駛員根據(jù)路況,通過撥動車內燈光調節(jié)輪滾來控制大燈照射角度,例如上坡時調節(jié)至低角度照射,下坡時調節(jié)至高角度照射。
自動調節(jié):具有燈光自動調節(jié)功能的轎車,車身配有若干個傳感器,它能檢測出車輛的動態(tài)平衡狀況,并通過預先設定好的程序自動調整照明角度。
● 車燈自動控制
車燈通過車身感光器傳遞的外界明暗度變化信號,能自動點亮或關閉車燈的功能。例如,白天車輛通過漆黑的隧道時,車燈會自動開啟照亮前方視野。車燈自動控制功能,能幫助駕駛員將注意力集中在駕駛上,不必分心去控制燈光的開啟,有效的提高了行駛的安全性。
● 隨動轉向大燈
隨動轉向大燈也被稱之為自適應大燈(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英文簡稱AFS,隨動轉向大燈能夠不斷對大燈進行動態(tài)調節(jié),保持與汽車的當前行駛方向一致,以確保駕駛員在任何時刻都擁有最佳的可見度,而普通大燈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圍,當夜間汽車在彎道上轉彎時,由于無法調節(jié)照明角度,常常會在彎道內側出現(xiàn)“盲區(qū)”,極大地威脅了駕駛員夜間的安全駕車。
● 大燈清洗噴頭
汽車在夜晚或光線較暗的行駛過程中,雨水和塵埃會將前大燈的照明度減少90%,駕駛員的視線受到嚴重影響,對行駛安全來說,存在較大的隱患,前大燈清洗噴頭則能利用碰出的高壓水柱起到清潔的作用。一般我們常見的有暴露在外的噴頭設計,也有在大燈下方小蓋板內的隱藏式設計。
『奔馳E300的大燈清洗裝置』
● 防眩目后視鏡
防炫目后視鏡相比傳統(tǒng)的后視鏡,能有效減少夜間因后車燈光過強而對前車司機眼睛造成“刺眼”的眩光效果,從而保證了駕駛的安全。防眩目后視鏡可分為手動防眩目后視鏡和自動防眩目后視鏡。
手動防眩目后視鏡:手動防眩目后視鏡采用上厚下薄的玻璃.(或平面鏡與透明玻璃成一定角度合成)光線入射后,有兩條反射光線,一條為鏡面反射光線。另一條為玻璃表面弱反射光線。由于玻璃表面與鏡面有一角度,上述兩條反射光線以不同角度從反射鏡射出。朝駕駛員方向扳動后視鏡調節(jié)桿,可調節(jié)為夜間防眩目模式。
自動防眩目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后視鏡由一面特殊鏡子和兩個光敏二極管及電子控制器組成,具有一個不斷變化的防眩功能。當強光照在后視鏡上時,鏡上的傳感器把光信號傳送給微機,經(jīng)過信號處理,控制電路會使鏡面顏色變深,以吸收后車帶來強光削減強光的反射。
● 后視鏡加熱除霜裝置
后視鏡加熱功能是指當汽車在雨、雪、霧等天氣行駛時,后視鏡可以通過鑲嵌于鏡片后的電熱絲加熱,確保鏡片表面清晰。
● 前窗感應式自動雨刷
感應式雨刷器能通過雨量傳感器感應雨滴的大小,自動調節(jié)雨刷運行速度,為駕駛者提供良好的視野,從而大大提高雨天駕駛的方便性和安性。
● 后窗雨刷器
是指汽車后擋風玻璃也有一個雨刷,一般多裝配于越野車和兩廂車上,后窗雨刷器的應用能有效減少因雨雪遮擋后窗而帶來的行車危險。
● 鋁合金輪轂
鋁合金輪轂是相對于普通的鋼輪轂而言,是指輪轂由鋁合金材質制成,它具有散熱快、安全,重量輕、節(jié)能,舒適性好和外觀漂亮等優(yōu)點。
● 迎賓踏板
迎賓踏板就是貼于車門門檻上的一塊墊板,通常使用鋁合金為材質,并印有自己品牌或其車型的LOGO。迎賓踏板能防止鞋跟對門檻車漆的刮蹭,但現(xiàn)在裝飾意義遠勝于其實用性。
● 擾流板
通常所說的“尾翼”比較專業(yè)的叫法為“擾流板”,多見于運動型轎車和跑車上。擾流板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減少車輛高速行駛時尾部的升力,如果車尾的升力比車頭的升力大,就容易導致車輛過度轉向、后輪抓地力減小導致高速穩(wěn)定性變差。
● 車身運動套件
車身運動套件,通常包括前后保險杠、進氣格柵、輪拱、側邊裙、尾翼等等,大家也俗稱為“大包圍”。運動套件質量通常都比較輕,而且對汽車的空氣動力學和車身穩(wěn)定性都很有幫助,是提高汽車性能的利器之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