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汽車之家本期送上2024年第42周周報,即2024年10月12日-10月18日汽車行業(yè)資訊。從這周的周報中,你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新舊勢力的更替和變化,讓人覺得市場變遷的速度非常迅猛,如果沒有跟上變化的腳步,很可能就跟不上時代了!
先快速了解一下這兩周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1. 本周來自新勢力的消息較多,零跑汽車借力Stellantis渠道網絡,加速出海,Stellantis不想跟大眾一樣關閉工廠,零跑不想被歐盟關稅卡住脖子,報團取暖后面驗證能否1+1>2。
2. 賽力斯前三季度預盈,預計凈利潤35億至41億元,扭虧為盈,骨干團隊增持公司股份合計166.15萬股,成本比小股東還貴。蔚來汽車推出6億元購車加電補貼,打入農村加速安裝充電樁,政府受限債務問題,不會是充電樁建設的主力軍。蔚來、華為等私企抓住政策激勵大力布局。
3. 傳統(tǒng)車企方面,前三季度銷量看,上汽已經丟失連續(xù)18年銷冠的位置,讓給比亞迪,總裁訓話“低頭做人”。廣汽由于凈利潤大幅下滑,自主品牌依然挑不起大梁,決定將自主品牌部分業(yè)務改集團直接運營,來自廣汽深深的危機感。
4. 突發(fā)事件,國安通報有公司借助智駕「非法測繪」,輿論涉及6家公司均立即回應。爆出潛在問題,監(jiān)管與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矛盾,明確各方企業(yè)職責,才能追求雙贏
1. 借力Stellantis渠道網絡,零跑汽車加速出海,能否突圍?
。1)我?guī)湍阍谡陉P上的歐洲市場大門打開一扇小門,你幫我在激烈廝殺中的中國市場留下生機。2)通過合作把來自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威脅變成自己的優(yōu)勢
10月14日,零跑汽車在巴黎車展期間公布出海目標,零跑汽車希望在2024年底前在整個歐洲擁有300家門店,2025年前在歐洲市場設立500個銷售點。零跑汽車還計劃,從2024年四季度起,向亞太、中東、非洲和南美洲等市場拓展業(yè)務。
Stellantis作為零跑汽車的合作方、歐洲的汽車巨頭,擁有龐大的渠道和服務網絡,將為零跑汽車提供助力。零跑汽車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朱江明稱,公司可以利用Stellantis在全球范圍內的10萬多個渠道網點和服務體系,包括售后服務所必需的零部件配送體系。拓展閱讀:
1. 二線新勢力唯一上市車企,第一家成立反向合資車企
a. 零跑汽車成立于2015年,在2022年9月登陸港交所,是目前二線造車新勢力中惟一實現(xiàn)上市的公司。零跑汽車和Stellantis的合作始于2023年10月。Stellantis投資約15億歐元,獲取零跑汽車約21%股權。
b. 雙方還合資成立零跑國際,Stellantis和零跑汽車分別持股51%和49%。零跑國際獨家擁有向大中華地區(qū)以外的全球市場出口和銷售零跑汽車的資格,以及在海外生產制造零跑汽車產品的權利。
2. 零跑汽車的產品主打性價比優(yōu)勢,上半年超越小鵬追蔚來
a. 9月單月,零跑汽車交付超3.3萬臺,同比增長113.7%,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三
b. 2024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銷量表現(xiàn)持續(xù)改善,超越小鵬,逼近蔚來,零跑汽車在傳統(tǒng)汽車與新勢力品牌夾擊中低調增長
3. 當下并不是進入歐洲市場的好時機,準確說,是最差的時候
a. 2024年10月4日,歐盟27個成員國表決通過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關稅的決定,歐盟計劃在10月30日之前公布加征具體措施。目前,中歐正處在緊張磋商階段,雙方仍存在重大分歧。
b. 歐盟關稅問題較為復雜,車企即便本地生產,也需要在本土零部件采用率上滿足一定標準,才有可能避開關稅,這些細則都還有待明確。
c. 中國電動車在西歐市場份額持續(xù)下滑
4. 另一大問題在于,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正在持續(xù)下滑
a.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ACEA)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8月,歐盟新車注冊量同比陡降18.3%。
b. 其中,歐盟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同比下降43.9%,而其滲透率則由去年同期的21%降至14.4%,這是連續(xù)第四個月出現(xiàn)了比重下滑,和去年同期比重逐月上升形成鮮明對比。
c. 而插電混動車注冊量也同比下降22.3%,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7.4%降至7.1%。
d. 油電混動車是唯一出現(xiàn)同比增長的汽車市場領域,其注冊量8月同比增長6.6%。
e. JATO Dynamics預測,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歐洲28家市場(歐盟國和英國)電動汽車銷量會繼續(xù)下滑,歐洲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消費欲望在迅速減退當中。
5. 零跑汽車選擇逆流而上
a. Stellantis和零跑汽車聯(lián)姻下的第一款車型零跑T03進入歐洲。零跑汽車選擇逆流而上,是因為零跑手握砝碼。
b. 零跑T03可能在今年年底開始在Stellantis位于波蘭的工廠進行汽車組裝,以規(guī)避進口關稅風險和成本。Stellantis集團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唐唯實也暗示可能在歐洲生產C10,但并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jié)。
6. Stellantis坦言:我們在中國并不成功,歐洲又面臨電動車份額下降
a. Stellantis集團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唐唯實的說法,“我們在中國市場并不成功,那還不如倚重一個中國伙伴!边@個邏輯同樣也適合零跑,進入歐洲市場如此辛苦,那還不如倚重一個歐洲伙伴。
b. 施密特汽車研究中心數(shù)據(jù),2024年上半年,西歐18家市場注冊乘用純電動車中,大眾集團排首位,占18.4%,特斯拉以16.9%居其次,Stellantis以11.7%排第三,而三家車企去年同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1.9%、19.8%和12.7%,而居第四的吉利的市場份額則從去年同期的7.3%增至10.6%。
c. 2024年前5個月,西歐電動車增長最快的車企是吉利、比亞迪等,而頭部的大眾、Stellantis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下滑。7. 歐洲市場的車型定位
a. A級T03價格適合城市通勤,低于2萬歐元。價格就是它最大的優(yōu)勢,瞄準的就是歐洲市場上最緊缺的商品,那就是可支付得起的電動汽車。
b. 零跑C10瞄準的則是家庭中產,其價格也遠遠低于競爭對手大眾ID.4或Kia EV6。
8. Stellantis不想跟大眾一樣關閉工廠
a. 那就是我?guī)湍阍谡陉P上的歐洲市場大門打開一扇小門,你幫我在激烈廝殺中的中國市場、四面楚歌的歐洲市場留下生機。
b. 大眾集團或關閉其在德工廠的消息之下,唐唯實曾表示,Stellantis在采取措施和盡一切努力來避免出現(xiàn)大眾關閉工廠這樣的情景。在排放達標和競爭的壓力之下,零跑T03成了唐唯實的第一個方案。
9. 一款大眾可以支付得起的電動車車型,是歐洲車企一直試圖攻克的難題。
a. 目前,大家瞄準的目標目前是低于2.5萬歐元,比如雪鐵龍?C3、雷諾R5和大眾ID.2。而雷諾旗下的Dacia Spring則已經以16900歐元到19900歐元起成為德國最便宜的電動車車型。
b. 而今,零跑T03進入歐洲市場,將成為Dacia Spring的直接競爭對手,且價格正好與Dacia Spring的65PS版一致。
c. 零跑T03可以直接對Dacia Spring和比亞迪海鷗構成威脅,但同樣也可能對Stellantis旗下的雪鐵龍?C3造成沖擊。但唐唯實的思路在于,合作可以抵消威脅,通過合作把來自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威脅變成自己的優(yōu)勢。
短評:
Stellantis寄厚望于T03,但是,歐洲眾汽車報道下的零跑T03沒有那么驚艷,歐洲有記者甚至形容T03輪廓就像是被燙變形了的倫敦出租車,而前臉則好比是由一位剛吸了不少大麻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新款Fiat 500。
不過,各方測評基本給出了相當正面的評價,尤其在性價比上。畢竟價格實惠,沒辦法要求太高。未來,零跑T03在歐洲的銷售數(shù)據(jù)將可以說明,Stellantis和零跑汽車之間是不是場一加一大于二的聯(lián)姻。
2. 賽力斯三季度預盈,骨干團隊增持公司股份合計166.15萬股
。1)4月以來,理想汽車的月銷量連續(xù)超越問界,并且領先幅度還有擴大趨勢
。2)擬作價81.6億元收購問界超級工廠(3)近期管理層增持股份的成本價高于很多早前買入的小股東
10月10日晚,賽力斯發(fā)布業(yè)績預告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賽力斯預計取得營收1030億至1100億元,同比增長518%至559%;凈利潤35億至41億元,扭虧為盈,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預計為18.8億至24.8億元。
截至2024年10月15日,骨干團隊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166.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1%,增持金額合計15298.99萬元。”
拓展閱讀:
1. 賽力斯和華為合作僅3年,就扭虧為盈
a. 賽力斯在2016年謀求向新能源轉型,幾番嘗試均告失敗。b. 在2021年4月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下稱“華為終端”)達成合作,雙方于同年12月推出“問界”品牌。合作前期,問界品牌的市場表現(xiàn)出現(xiàn)較大波動,賽力斯連續(xù)虧損。
c. 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3年,賽力斯凈虧損額分別為18.2億、38.3億和24.5億元。
2. 2023年9月上市的問界新M7車型成為賽力斯的拐點。
a. 這款車型受到追捧,賽力斯業(yè)績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明顯好轉。2023年12月,賽力斯和華為又推出爆款車型M9。2024年10月10日,賽力斯宣布,問界M9上市九個多月以來,累計訂單已達15萬輛。這款產品的平均售價超過50萬元,進一步改善了賽力斯盈利狀況。
b. 2024年前三個季度,賽力斯實現(xiàn)季度連續(xù)盈利,并且凈利潤額持續(xù)走高。
3. 管理層增持股份的成本價高于很多小股東
a. 2024年8月29日,賽力斯發(fā)布公告《關于公司骨干團隊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公告》,提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fā)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為維護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公司骨干團隊自本公告披露日起6個月內,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擬累計增持金額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
b. 基于這則公告,賽力斯管理層增持股份的時間窗口為2024年8月30日至2025年2月28日。c. 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計算出,賽力斯管理層增持的平均價格約為92.08元/股。
d. 這個買入價已經比很多賽力斯的“小”股東的持倉成本要高了,因為8、9月份的最高價就是9月30日的收盤價90.42元/股,也就是說,十一國慶假期前買入的賽力斯股東,持倉成本都比賽力斯管理層要低。
e. 10月28日召開股東大會,討論定增購買“三廠”的事情,開完會以后,就要向上交所提交書面申請,具體什么時候獲批,還不知道,按照慣例,從提交申請到獲批,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也就是說10月28日股東大會之后,在獲批前,賽力斯管理層也不能增持。
4. 公司將買入問界超級工廠所有權
a. 2024年7月,賽力斯以25億元對價從華為終端收購問界品牌商標和外觀專利等資產。
b. 8月,賽力斯宣布投資115億元入股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單元的獨立公司。c. 10月10日,賽力斯還宣布,計劃向重慶兩江新區(qū)龍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龍盛新能源”)的三個股東發(fā)行股份收購資產,交易對價為81.64億元。龍盛新能源是問界超級工廠的實體公司,賽力斯之前租用龍盛新能源工廠生產車型。
5. 賽力斯當前業(yè)績表現(xiàn)強勢,但理想已經趕上并超越
a. 2024年4月以來,理想汽車(NASDAQ:LI)的月銷量連續(xù)超越問界,并且領先幅度還有擴大趨勢。9月,理想汽車銷量為5.37萬輛,問界銷量為3.56萬輛。
短評:
對于賽力斯管理層來說,哪怕再苦再難,也得在規(guī)定時間內把股票買進去,因為再不買進去,估計就買不了了。而上了車的投資人,估計短期也不用太擔心股價的波動,因為后面會有持續(xù)的買盤進來。只是不確定后面的買盤還剩多少。
銷量方面除了理想的追趕,華為終端與其他車企合作的“界字輩”品牌新車也在陸續(xù)上市。華為終端早期只有問界一個合作品牌,問界享受到了等同于“華為汽車”的關注度。隨著華為合作品牌車型全面鋪開,問界的品牌優(yōu)勢可能會有所削弱。
3. 廣汽自主品牌部分業(yè)務改集團直接運營,來自廣汽的危機感
(1) 二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環(huán)比由盈轉虧,合資銷量下滑,自主品牌依然挑不起大梁
(2) 埃安試圖進入家用車賽道,努力擺脫網約車標簽,稍顯吃力
10月14日,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巴黎車展期間透露,廣汽集團將實施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改革,集團將改變現(xiàn)有的“戰(zhàn)略管控”模式,向“運營管控”轉變,具體方案還在細化之中。
“整個中國市場的競爭主體、市場結構都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作為一個汽車集團,將自主品牌拿到集團層面來運營是形勢發(fā)展的需要!瘪T興亞對財新稱,通過將自主品牌的部分業(yè)務提級至集團總部直接運營,廣汽可以加大對自主品牌的管理力度,提升支持程度和資源協(xié)同效率。拓展閱讀:
1. 自主品牌快速搶占合資市場份額a. 在國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快速響應新能源轉型趨勢,不斷搶奪合資品牌市場份額。據(jù)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統(tǒng)計,2024年前八個月,自主品牌的份額達到58.1%。
b. 其中,自主品牌在8月單月的份額達到63.4%。2021年,自主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還只有41.2%。
2. 廣汽集團過往出海成績不錯
a. 開拓海外市場已經在新模式下進行,業(yè)績獲得顯著增長。2024年上半年,廣汽集團在海外銷售汽車6.8萬輛,同比增加約190%,集團的海外營收同比增長157.61%至55.54億元。其中,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約為5.4萬輛,同比增長144%。
b. 廣汽集團從2023年開始直接管理國際化工作。廣汽集團目前由廣汽國際負責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兩大品牌的出口業(yè)務,統(tǒng)一經營。東南亞市場是一個特例。廣汽集團將該市場列為試點,允許廣汽埃安以主機廠身份獨立打造品牌。
3. 如何運營海外業(yè)務a. “是把出口業(yè)務交給廣汽國際統(tǒng)一運營,還是交給主機廠直接運營,這兩種模式各有優(yōu)劣勢!瘪T興亞稱,接下來,廣汽自主品牌的國際化仍然是由廣汽國際作為主力軍去統(tǒng)一運營。
4. 傳祺和埃安還不能挑大梁,利潤還得靠合資品牌
a. 今年1月至8月,廣汽傳祺共銷售24.22萬輛新車,同比下降6.4%;廣汽埃安前8個月共銷售18.64萬輛新車,同比下降37.7%,幾近斷崖。
b. 廣汽集團2024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收約458.08億元,同比減少2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16億元,同比減少48.9%。
c. 除了因豐田、本田等合資品牌利潤腰斬,無法繼續(xù)充當利潤奶牛外,自主品牌同樣毫無建樹,不僅銷量下滑嚴重,且價格戰(zhàn)對其帶來巨大影響。尤其是二季度,廣汽集團歸母凈利潤僅為2.96億元,環(huán)比下降75.7%;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0.25,環(huán)比由盈轉虧,而二季度正是今年價格戰(zhàn)的關鍵期。
5. 技術路線方面,廣汽集團處于落后階段
a. 拆解來看,其合資品牌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以油電混動和少量插電混動車型為主,而傳祺和埃安,傳祺主銷的十款車型中,有3款為插電混動車型,這三款中有兩款是MPV車型。b. 而廣汽埃安則全部為純電車型,目前有4款車型在售,加上埃安旗下的昊鉑品牌有3款純電車型在售,廣汽自主品牌共7款純電車型在售,遠多于其插電混動車型數(shù)量。
6. 新能源出口滲透率比行業(yè)水平低
a. 從今年上半年汽車出口布局來看,廣汽集團的新能源滲透率相比友商偏低。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共出口14.82輛新車,其中新能源車為3.76萬輛,占比25.4%,主流車企中僅高于奇瑞,而奇瑞即便新能源出口占比低于廣汽,但出口數(shù)量卻達到了4.7萬輛,依然比廣汽高。
7. 產品推進上也落后友商
a. 廣汽集團在新能源車型的布局和推進上,也存在問題。其雖然具備了插電混動、增程以及純電的技術研發(fā)能力,但遲遲沒有更多的插電混動和增程產品出現(xiàn)。b. MPV車型能夠占到月銷量的55%左右,目前傳祺一共4款在售MPV,其中兩款都是插電混動車型。這意味著,插電混動或許是廣汽集團翻身的重要一環(huán)。
8. 廣汽埃安,正極力擺脫網約車標簽
a. 9月26日,廣汽埃安旗下第二款全球車AION RT“迅猛龍”開啟預售,這是繼AION V“霸王龍”后,第二款試圖靠全新設計和打法擺脫網約車標簽的產品。
b. 廣汽埃安正將部分資源傾向于旗下豪華品牌昊鉑,昊鉑兩款主銷車型即便是在高額補貼以及超大折扣的加持下,仍無法做出令人滿意的銷量成績,但能幫助埃安改善品牌印象。
短評:
傳祺目前困局的原因主要是其燃油車為主的打法不太符合當下市場發(fā)展,而埃安并不是因為網約車標簽問題,恰恰相反,網約車市場飽和,加上競品增多,導致埃安在網約車市場的競爭力變弱。
傳祺MPV銷量高的原因,一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特性,二是其插混技術在MPV上的應用起到了成效。接下來,改變其整體技術路線或許是關鍵。
從近期埃安推出的新車,以及昊鉑兩款車型的表現(xiàn)來看,其進入家用車賽道的決心非常明顯,也極具誠意。只是市場競爭依然很大,大批量極具競爭力和性價比的產品蜂擁而至,這也導致埃安的轉變稍顯吃力。
4. 上汽集團丟失銷量第一寶座,四季度能否扭轉局面?
(1) 2024年前九個月,上汽集團出口和海外基地銷量合計為73.9萬輛,同比下滑11.78%
(2) 前9個月,比亞迪銷量已經超越上汽,坐上一哥位置
10月10日,上汽集團發(fā)布數(shù)據(jù),2024年前九個月,上汽集團共銷售汽車264.9萬輛,同比下滑21.56%。同期,比亞迪銷售汽車274.8萬輛,超越上汽集團。在過去18年,上汽集團長期保持國內汽車銷量冠軍。但照現(xiàn)在趨勢,比亞迪2024年度銷量大概率會超越上汽集團。拓展閱讀:
1. 上汽集團主力車企銷量全部下滑
a. 2024年前九個月,上汽大眾銷售汽車77.2萬輛,同比下滑7.24%;上汽通用銷售汽車27.8萬輛,同比下滑61.55%;上汽乘用車銷量為48.1萬輛,同比下滑26.01%;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為84萬輛,同比下滑5.23%。
b. 上汽集團銷量表現(xiàn)與當前市場競爭形勢有關。8月30日,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在上半年業(yè)績說明會上稱,2024年行業(yè)呈現(xiàn)“內卷外壓”的特征,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不斷提升,燃油車銷量持續(xù)下滑,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行業(yè)高度內卷。同時,中國車企在歐洲等海外市場拓展又面臨打壓,經營壓力陡增。
2. 上汽過往連續(xù)18年蟬聯(lián)國內銷冠
a. 2023年上汽整車銷量502萬輛,官網海報驕傲宣傳:連續(xù)18年蟬聯(lián)銷冠。2018年,上汽集團銷量達到705.2萬輛的歷史高點后逐年下跌,2023年已經跌至502.1萬輛。2024年前七個月,上汽集團僅銷售207.8萬輛,同比再降15.9%。
b. 比亞迪2020年的銷量還沒有上汽的十分之一,2023年已經達到302萬輛,是上汽銷量的60%。今年6月的單月銷量正式超過上汽。3. 上汽二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去年大跌82%,情況再惡化
a. 2024年上半年財報,集團銷量和利潤雙雙大幅下降。集團整體新車批發(fā)量182.7萬輛,同比下跌11.8%;銷量下跌也帶來營收下跌,總營收2846.9億,同比下跌12.8%;凈利潤66.3億,同比下跌6.5%。
b. 剔除非經常性收益后,凈利潤只有10.2億元(也叫扣非凈利潤),同比去年大跌82%。拆開看,一季度上汽集團扣非凈利潤是21.2億元,而二季度就已經是虧損11億元了。情況已經進一步惡化。
4. 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沒有跟上國內新能源汽車轉型步伐,燃油車業(yè)務又不斷萎縮
a. 上汽集團乘用車業(yè)務主要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車三大支柱。與其他合資車企一樣,近年兩家合資車企的銷量和利潤不斷下滑,上汽乘用車也沒有填補相應缺口。比亞迪則憑借新能源汽車實現(xiàn)銷量暴增。
5. 上汽通用承受的銷量壓力最大
a. 2024年9月,上汽通用兩款車型激進定價。9月24日,別克品牌將2024款昂科威起售價降至16.99萬元,全系產品價格相比三個月前上市時降低6萬元。
b. 9月28日,凱迪拉克新款XT5上市,起售價相比舊款便宜13.4萬至26.59萬元。
c. 降價效果立竿見影。上汽通用稱,國慶節(jié)七天假期期間,凱迪拉克XT5的訂單量超過2000輛,別克昂科威的訂單超過7000輛。
6. “最大的浪費是時間,不是錢”
a. 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在作《2024年年中干部大會行政工作報告》講到:
b. 將上汽集團目前的情況概括為尷尬:“尷尬的真正意思是已經進入窘境,非常之窘迫!短評:
新上任的上汽集團總裁在今年年中的干部大會的談話上已經轉變了論調。他稱上汽集團要“跪著做人”,要做一個跟隨者。轉型的壓力讓上汽集團低下了頭,學會了謙卑。在新能源的賽道上,比上汽集團做得好的對手太多,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跟隨者,學習別人的優(yōu)勢,這顯然要聰明得多。
5. 誰是國安通報的B公司?多方連夜回應智駕“非法測繪”
(1) 特斯拉、四維圖新、極氪、Mobileye、英特爾、阿里云遭到猜測10月16日,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fā)文稱,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fā)現(xiàn),某境外企業(yè)A公司通過與我國具有測繪資質的B公司合作,以開展汽車智能駕駛研究為掩護,在我國非法開展地理信息測繪活動。
這一消息一石驚雷,引發(fā)業(yè)內與資本市場的震蕩與大量猜測。拓展閱讀:
1. 在國家安全部發(fā)布的《隱秘的測繪,秘密的泄露》一文中寫道:2. 誰是A公司,誰是B公司?
“A公司以汽車智能駕駛研究為由”,所以不少網友將事件關聯(lián)相關新能源車企,一時間各種聲音充斥網絡,其中不乏當前熱門企業(yè)。
隨即,特斯拉(TSLA.US)、四維圖新(002405.SZ)、極氪(ZK.US)、Mobileye等多家企業(yè)連夜緊急回應。
a.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10月16日晚間,發(fā)布微博表示,“合規(guī)是企業(yè)經營的底線!特斯拉始終相信:合規(guī)的智能化才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智能化。我們的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和優(yōu)秀穩(wěn)定的服務!
b. 四維圖新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稱,四維圖新始終秉承合法、合規(guī)辦企原則,堅決反對一切抹黑、中傷公司名譽的網絡謠言,并將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進行捍衛(wèi)。
c. 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針對網傳涉及Mobileye和極氪汽車的言論,10月16日晚間,在微博回應稱此事“跟極氪無關,也不是極氪合作伙伴所為,謠言止于智者”。
d. Mobileye中國官方微博發(fā)布聲明表示,Mobileye作為汽車行業(yè)的領先企業(yè),始終致力于推動道路安全技術的進步。
e. 英特爾在17日中午也發(fā)布聲明稱:作為一家在華經營近40年的跨國公司,英特爾嚴格遵守業(yè)務所在地適用的法律和法規(guī)。 英特爾始終將產品安全和質量放在首位,一直積極與客戶和業(yè)界密切合作,確保產品的安全和質量。我們將與相關部門保持溝通,澄清相關疑問,并表明我們對產品安全和質量的堅定承諾。
3.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xié)會暗示英特爾?
a. 巧合的是,同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xié)會公眾號發(fā)布了一篇題為《漏洞頻發(fā)、故障率高 應系統(tǒng)排查英特爾產品網絡安全風險》的文章,建議對英特爾在華銷售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為Mobileye第一大股東,持有其87.73%的股份。
b. 據(jù)公開市場消息,包括寶馬、奧迪、大眾、福特、通用、特斯拉、理想、蔚來、極氪、本田、日產等在內的車企都使用了Mobileye的技術或產品。
4. 阿里云撤銷測繪資質決定書,成為被外界猜測的主要對象
a. 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10月15日發(fā)布的《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注銷測繪資質決定書》的圖片中提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國家、省測繪資質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經我廳審查,決定注銷你單位的測繪資質。請在2024年11月13日前將《測繪資質證書》正、副本交我!
b. 阿里云注銷的甲級測繪資質是由阿里云主動提請撤銷。但鑒于撤銷時間與國家安全部公布的相關信息時間接近,因而引發(fā)了外界的猜測。
5. “汽車測繪新規(guī)”正在加強測繪監(jiān)管,“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嚴格”
a. 7月26日自然資源部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智能網聯(lián)汽車有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智能網聯(lián)汽車測繪行為定義、測繪資質及管理、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安全監(jiān)管等內容。b. 這是繼2022年8月自然資源部發(fā)布《關于促進智能網聯(lián)汽車發(fā)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以下簡稱:《1號文》)之后,再次以通知形式明確智能網聯(lián)汽車相關的測繪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處理的合規(guī)重點。
6. 取得這一資質的門檻有多高?
a. 根據(jù)2023年自然資源部公布的名單顯示,以下19家公司通過“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換證審核,這意味著,以下這些公司可以繼續(xù)從事電子地圖的采集和制作、商業(yè)合作等相關業(yè)務。
b. 此前31家取得甲級資質的企業(yè)中僅有19家通過復審,呈收緊資質審批趨勢。
7. 高準入門檻限制企業(yè)進入該行業(yè),市場集中度較高
a. 百度地圖、四維圖新、高德地圖由于其先發(fā)優(yōu)勢和技術支撐,占據(jù)大部分市場份額,形成互聯(lián)網巨頭BAT三足鼎立格局。而其他初創(chuàng)企業(yè)通過差異化競爭的方式謀求生存空間,其中易圖通異軍突起,近年市場份額穩(wěn)居前五。嚴格的牌照資質打造行業(yè)護城河,短期潛在進入者威脅仍較低!
8. 歐美國家核心利益的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跨境有嚴格規(guī)制
a. 美國主張地理信息跨境自由流動,對涉及國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跨境流出進行嚴格規(guī)制,使數(shù)據(jù)“流入不流出”。當前很多在美開展自動駕駛業(yè)務的中國公司,向國內傳輸?shù)乩硇畔⒍际艿胶艽笙拗啤?/p>
b. 歐盟主張在保護個人信息前提下有條件流動,涉及個人信息的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要按照《通用數(shù)據(jù)保護條例》進行保護。而針對個人數(shù)據(jù)和限制訪問數(shù)據(jù)之外,歐盟各國對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跨境流動限制較少。
9. 高精定位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剛性需求,也是機密信息
a. 智能網聯(lián)汽車采集和使用的測繪地理信息很容易涉密涉敏,一旦泄露將影響國家安全。b. 測繪地理信息既是重要的戰(zhàn)略性數(shù)據(jù)資源,又是新型生產要素,屬于車路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路端信息。
10. 監(jiān)管與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矛盾,要追求雙贏
a. 國內測繪公司及相關從業(yè)人員在開展地理信息測繪活動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測繪數(shù)據(jù)的安全管理,謹防測繪數(shù)據(jù)被境外組織或個人竊取。
短評:
車企、圖商、自動駕駛方案商等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邊界,職責分工,再優(yōu)化服務。當下輿論對于誰是A公司、B公司的猜測,以及資本市場的變動,也在提示監(jiān)管機構,既要對違法、違規(guī)的企業(yè)和個人依法進行懲罰,也要防止信息的過于模糊而對于整個行業(yè)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無端互相猜忌。
在智駕行業(yè),相關法規(guī)正日益完善地過程中,用更為透明的方式既可以揪出害群之馬,又可以讓各家公司依法依規(guī)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合法采集與應用,這才能得到一個雙贏的結果。
6. 蔚來汽車推出6億元購車加電補貼,打入農村加速下沉低線城市
(1) 蔚來不輕易降價,而采用各種營銷手段促銷
(2) 農村市場可能是一個解決潛在的產能過剩的方案(3)政府不會是建設充電樁主力軍,蔚來等私企才是,蔚來加速農村布局
10月10日,蔚來汽車推出最高6億元的新購車用戶加電補貼抽獎活動。蔚來由于定位高端,不能輕易調整價格,為了刺激銷售,只得在銷售策略上使出渾身解數(shù)。拓展閱讀:
1. 具體補貼內容
a. 2024年10月10日至2024年11月11日,蔚來App注冊用戶可憑個人賬號在蔚來App內參與加電補貼抽獎。每個用戶僅有一次抽獎機會,最高可獲得3000元加電補貼。
b. 這項補貼可用于抵扣蔚來品牌車輛在蔚來能源充換電服務體系下產生的充電費、換電費以及電池靈活升級費用等,但只有新車主有資格使用,這意味著中獎的新購車用戶可以節(jié)省一部分補能費用。
2. 補貼引來客戶不滿
a. 此次蔚來汽車加電補貼只針對新購車人。這些新車主必須在2024年10月10日當日及之后下定購車,并在2024年12月31日當日及之前完成提車。在蔚來App中,不少近期剛剛提車的用戶表達了不滿。
b. 以補貼總額和最高中獎額度計算,此次活動可觸及20萬個蔚來App用戶。而蔚來汽車在2024年前三季度累計交付約14.9萬臺,公司幾無可能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限內交付20萬輛汽車,這意味著6億元補貼存在夸大嫌疑。
3. 蔚來定位高端,過去沒有大幅降價吸引訂單,近期壓力較大
a. 蔚來汽車主品牌NIO主要聚焦3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SUV車型ES6是其銷量支柱,也面臨理想L7、智己LS7,以及剛剛于9月上市的智界R7等一眾勁敵。智己是上汽集團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智界則是華為鴻蒙智行和奇瑞汽車合作的品牌。
b. 但是2024年尤其是第二季度以來,其市場促銷手段層出不窮,包括選裝補貼、現(xiàn)金優(yōu)惠、積分贈送等。例如2024年4月,蔚來汽車推出補貼活動,油車用戶置換蔚來2024款新車可額外獲得1萬元的選裝補貼。
c. 蔚來汽車還在通過擴充品牌、產品矩陣等方式,促進銷量增長。9月28日,第二品牌樂道首款車型L60正式開始交付。樂道品牌定位在20萬至30萬元價格區(qū)間。蔚來汽車希望,樂道L60在2024年12月能實現(xiàn)月交付1萬輛,2025年能夠實現(xiàn)月交付超2萬輛。d. 另外,蔚來汽車代號“螢火蟲”的第三品牌預計在2024年底亮相!拔灮鹣x”定位為精品小車,價格區(qū)間為10萬至20萬元。
4. 歐美電動車銷售開始放緩,雖中國還沒出現(xiàn)這個問題,但風險上升
a. 7月,電動汽車在中國新車銷量中的占比首次超過50%,近100萬輛。8月依然延續(xù)了這一趨勢,電動汽車銷量超100萬輛,占當月汽車銷售總量的54%。
b. 7月,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油車銷量顯著下降。8月油車銷量同比下降28%,這也擴大了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
c. 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紛紛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其他國家可能效仿,例如去年電動汽車進口量激增的巴西。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對汽車行業(yè)造成沉重打擊,油車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目前國外市場日益增長的敵意可能會加劇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內的問題,讓本就激烈的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
5. 農村市場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解決產能過剩的方案
a. 農村的機會:iii. 中國有5億農村人口,比整個歐盟的市場還要大,“如果有品牌可以挖掘這種潛力,那么這會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b. 農村的風險:
i. 中國農村地區(qū)的汽車駕駛者“通常收入較低,駕駛模式更難預測,且對價格更加敏感”。中國農村地區(qū)有許多人已經擁有了兩輪和三輪電動車。
ii.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很高,而且投資回報仍然很低。
iii. 充電基礎設施的發(fā)展是電動汽車普及面臨的一個持續(xù)挑戰(zhàn)。雖然中國的充電設施建設全球領先,但這些設施大都集中在沿海、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經很高的地區(qū)。目前全國共有312萬個公共充電樁,其中絕大多數(shù)位于廣東、浙江和江蘇等東部省份。
iv. 中國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都是由國有企業(yè)主導的,但國內大約90%的公共充電樁由私營企業(yè)擁有和運營,因此這一行業(yè)對利潤非常敏感。
v. 中國農村地區(qū)電動汽車保有量低,導致在農村地區(qū)安裝充電樁的商業(yè)價值不高。而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又導致人們不愿購買電動汽車,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不太可能內部自行解決。
6. 盡管政府關注農村,但不是建設充電樁的主力軍,私企才是主力
a.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注農村問題的年度政策文件)首次提出重點發(fā)展農村地區(q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b. 國有企業(yè)新建公共充電樁所占份額卻很小,而且還在不斷減少。參與充電樁建設的兩家主要公用事業(yè)公司——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運營的公共充電樁份額從2023年的近15%跌至2024年的10%。
c. 中國宏觀經濟增長策略改變,轉變不再依靠政府支出來加速GDP增長。
d. 地方一級的官員已經肩負起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責任,但受限于債務問題,并沒有多余財政支持,他們的策略是鼓勵私營公司,而非自己動手。2022年地方政府債務總額在90萬億-110萬億人民幣之間,占中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的75%至91%。2021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率為105.8%,首次超過100%,主因地方政府財力不足,面臨收入壓力、支出剛性和舉債收緊的三重困難。(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
e. 今年4月,三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一項試點項目通知,將在24個省份選擇70個縣,為每個縣提供最高4500 萬元的獎勵資金用于發(fā)展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中央政府將撥付至少70%,其余來自相關的地方政府。
7. 蔚來抓住政策激勵,加速布局農村充電樁
a. 蔚來已經開展了「加電縣縣通」計劃,在中國各地建立起一個充電樁和換電站網絡,其充換電地圖不僅詳細列出了全國所有可用的換電站,還提供了如何使用充換電站進行長途旅行(最遠可達新疆)的建議。
8. 華為也加入充電樁建設。華為最近發(fā)布了一款電動汽車,目前該公司正在建設一個快速充電站網絡,并承諾將覆蓋農村地區(qū)。
短評:對蔚來、華為這樣的公司而言,他們的目標可能不是通過農村充電站創(chuàng)收,而是改善希望在中國各地旅行的電動車車主的用戶體驗。雖然目前電動車車主以城市消費者為主,但對農村電動汽車消費者來說,效果是一樣的。
更多的充電基礎設施,加上地方政府的財政激勵措施,可以鼓勵中國農村居民購買電動汽車,這反過來又引導其他充電企業(yè)建設更多基礎設施,從而有可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一項成功的激勵計劃,不論其具體內容是什么,提高農村地區(qū)的電動汽車銷量都只是時間問題。農村電動汽車消費增長將代表著很多其他的宏觀政策目標都能獲得進展,從打造一流電動汽車制造業(yè),到鄉(xiāng)村振興、脫碳、刺激消費以及建設“小康社會”等。這樣的協(xié)同作用不可小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