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車牌?快拿好限購城市的增量指標
真金白銀的補貼固然對消費者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對于限購城市的人們來說,他們迫切想要的莫過于一塊鐵皮號牌,畢竟一二線限購城市的人們相對而言差的不是錢;若不是限購政策阻擋,有些家庭可能會買上四五輛車都不止。
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在今年3月13日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zhì)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nèi)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qū)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其實早在2019年,相關部門就已經(jīng)呼吁限購城市對購車指標進行“松綁”,那么實際執(zhí)行的城市又有哪些呢?
■杭州:增加2萬個購車指標
杭州在3月25日發(fā)布《關于2020年一次性增加小客車指標的配置公告》,提出杭州市2020年將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按3:1的比例通過個人階梯搖號和縣(市)個人指標搖號的方式進行配置,即個人階梯搖號15000個、縣(市)個人指標搖號5000個。
■廣州:或增加超5萬個購車指標
3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第15屆104次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了《廣州市促進汽車生產(chǎn)消費若干措施》。政策提出,將增加中小客車指標,具體增加的數(shù)據(jù)將進行核改,預計兩周后出爐。
在2019年6月,廣州就宣布2019、2020年各增加5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額度,增加的購車指標原則上按1:1比例分別配置普通車競價指標和節(jié)能車搖號指標,其中單位和個人分別占增加配置額度的10%、90%。如今廣州市擬核改增購指標,意味著其接下來放出的增購指標或讓其市民驚喜。
■深圳:增加4萬個購車指標
深圳在2019年6月宣布增加購車指標,按照規(guī)劃,深圳2020年將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個人指標占88%,企業(yè)指標占12%),其中,1萬個采取搖號方式配置,3萬個采取競價方式配置。另外,2020年增加的4萬個指標按月平均分配到全年12個月;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新增的小汽車指標在深圳市辦理小汽車注冊登記時,小汽車須符合國六標準。
■上海:購車指標已在逐步釋放
上海市目前雖未明確出臺刺激政策,但從數(shù)據(jù)來看,購車指標已悄然回彈。今年1月,上海個人額度8612輛,中標率6.5%;2月7966輛,中標率6.1%;到3月個人額度再次上升至11970輛,中標率也提升至8.9%。
在2019年,有8年限購歷史的貴陽市率先取消汽車限購,隨后汽車行業(yè)翹首以盼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石家莊及海南等多省市對限購“松綁”。就2020年來看,目前多個限購城市已增加購車指標,北京雖仍未有明確表示,但此前“增10萬個購車指標”的烏龍事件顯示出,北京剛需車主正期盼來一波購車指標的“紅包雨”。
總結全文:受疫情沖擊,汽車前2月累計銷量下滑42%,其中2月更是下跌了79%;另外,隨著多數(shù)企業(yè)延遲復工復產(chǎn)導致人們的收入不穩(wěn)定等,購車需求進一步被抑制,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刺激消費政策就顯得勢在必行。因為汽車行業(yè)作為重要的經(jīng)濟支柱行業(yè),對促進國家稅收增長和人口就業(yè)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作用,商務部服貿(mào)司司長冼國義就在3月26日的例行發(fā)布會上表示:“汽車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隨著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均明確鼓勵汽車消費,相信除上述地區(qū)外,接下來將有更多城市加入這一陣營,持續(xù)提升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消費信心。(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