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數(shù)說新車] 在過去的十年里,大眾朗逸全系列車型的銷量突破了350萬臺,證明了中國消費者對它的認可。但十年的確是個不短的時間跨度,新車經歷兩次中期改款,但老舊的PQ34平臺到底不足以再讓朗逸在白熱化的緊湊型車市場上維持競爭力。于是在5月25日,基于大眾最新MQB平臺打造的全新朗逸正式上市,新車定位高于老款朗逸。其推出6款車型供選擇,指導價區(qū)間為11.59-16.29萬元。在新車上市之后,我們第一時間針對關注這款新車的消費者進行了調查。那么在這些消費者眼中,全新朗逸的定價怎么樣?配置豐富嗎?最受關注的車型是哪款?同時,消費者對于全新朗逸最看重的地方又是什么?別急,上述問題的答案就在本文之中,您不妨繼續(xù)往下看,通過我們展示的具體調研數(shù)據(jù)更好地了解這款新車。
樣本說明:本報告樣本取2018年5月25日至6月7日期間投放并回收的《全新大眾朗逸上市用戶調研問卷》,有效樣本數(shù)為790人(年齡18歲以上,一年內有購車意愿,并且有意向購買緊湊型車的用戶)。
如果您還不了解大眾全新朗逸這款車型,可以點擊這里進入車系頁查看它的圖片和參數(shù)配置等,另外還可以點擊這里了解編輯試駕新車后的真實感受。
● 關于全新大眾朗逸的售價:總體接受度20%,表現(xiàn)較低
從結果來看,有20%的消費者認為全新朗逸的價格可以接受,其中有2%的消費者認為全新朗逸的性價比高(包含認為性價比高和極高的用戶);同時也有80%的用戶認為全新朗逸的價格太高,根本不能接受。具體到車型來看,入門的1.5L手動風尚版擁有最高的價格接受度,不過也僅為26%;頂配和次頂配的280TSI DSG舒適版/豪華版是價格接受度是車系中最低的,分別為16%/15%。通過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全新朗逸從1.5L自動舒適版到頂配的280TSI DSG豪華版這三個車型定價要高于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從而導致最終價格滿意度過低。
備注:汽車之家用戶調研在價格接受度方面的統(tǒng)計方法是選項為“價格太低、性價比極高”、“價格略低,性價比高”、“價格適中,符合心理預期”以及“價格略高,但還可以接受”這四個均歸屬于消費者可以接受范疇,而剩余選項則歸屬于不可接受范疇。
我們先回顧一下全新大眾朗逸的外觀,新車在外觀一改現(xiàn)款車型有棱有角的設計,從前45°來看車頭變得更加圓潤。大嘴造型符合國人對“面子”的認知,大燈的一體化布局在即將推出的全新CC和途銳上都能見到。不同配置車型在細節(jié)設計上也會略有區(qū)別。車身側面來看,從前大燈一直延續(xù)至尾燈的腰線是車側的亮點,這讓新車在某些角度看來像極了這一代奧迪A6。然而與高配車型間的區(qū)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翼子板和門把手上的鍍鉻飾條被取消了,所以車身側面看起來多少有那么點簡單。
和現(xiàn)款朗逸相比,新車在尾部造型上有了明顯的突破,這也讓整車線條看起來挑不出什么毛病,尤其是原先在老款車型上并不太協(xié)調的C柱造型,全新朗逸的設計完全避免了原先的問題。新車采用了短尾的設計,不僅是后懸的長度有所減少,車頂線條的下墜點也比較靠后,既保證了后排的乘坐空間,又讓整車看起來顯得年輕耐看。
全新朗逸 官方指導售價 | |
車型 | 售價(萬元) |
1.5L 手動風尚版 | 11.59 |
1.5L 自動風尚版 | 12.79 |
1.5L 手動舒適版 | 12.79 |
1.5L 自動舒適版 | 14.29 |
280TSI DSG 舒適版 | 14.99 |
280TSI DSG 豪華版 | 16.29 |
從價格來看,全新朗逸的起售價格為11.59萬元,與競品豐田卡羅拉(起售價10.78萬元)和本田思域(起售價11.59萬元)來看,僅是與卡羅拉的起售差價幅度為0.81萬元,并與思域起售價保持一致,同時相比老款朗逸(10.99萬元)在起售價上要高出0.60萬元。雖然官方表示,其定位將高于老款朗逸,并主打老款朗逸與帕薩特中間的緊湊型市場,從而通過面向差異化市場的策略與現(xiàn)有的對手拉開差距。但僅指導價格而言,全新朗逸確實高于部分同級別競品車型,而20%的價格接受度也恰好說明了這一定價在廣大消費者心中并沒有得到認可。
不過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以全新朗逸和老款朗逸舉例,二者雖然起售價格相差0.60萬元,但是在配置上新車相比老款車型增加了發(fā)動機啟停、自動駐車、方向盤上下+前后調節(jié)、后排座椅比例放倒、藍牙/車載電話、全LED大燈組、LED日間行車燈、后排空調出風口等實用性配置。此外,相比競品豐田卡羅拉來看,二者雖然起售價相差0.81萬元,但在配置上全新朗逸要多胎壓檢測、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車身穩(wěn)定控制(ESP/ESC/DSC)、后倒車雷達、發(fā)動機啟停、上坡輔助、自動駐車、發(fā)動機電子防盜、行車電腦顯示屏、座椅高低調節(jié)、藍牙/車載電話、全LED大燈組、LED日間行車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車窗防夾手功能、防紫外線/隔熱玻璃以及后排空調出風口等。此外,全新朗逸已經由老舊的PQ34平臺更換為大眾最新的MQB平臺,新平臺的使用帶來來車身輕量化的體現(xiàn)。盡管新車的價格相比老款朗逸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不過考慮到其產品實力以及很多實用配置,相信它能夠憑借依然較高的性價比進入消費者的購車計劃之中。
● 關于全新朗逸的配置:總體接受度51%,除入門版外,其余配置車型接受度較為平均
在配置接受度方面,有51%的消費者認為全新朗逸的配置是可以接受的,相比以往車型的配置接受度來看,這樣的成績表現(xiàn)一般。具體到每款車型來看。全新朗逸1.5L手動風尚版車型配置接受度都不高,僅為39%,拉低了整體水平;而其余5款配置接受度則要好一些,最高可以達到69%。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全新朗逸6款車型的配置水平如何,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差異。
◆ 咱們先看看入門的兩款車型:1.5L手動/自動風尚版
官方指導價11.59/12.79萬元
1.5L手動/自動風尚版主要的作用就是拉低全系的入門門檻,這兩款車型在配置方面并沒有太多的亮點。同時,如果說能拿出手的配置也就是LED大燈、車載手機互聯(lián)支架、電子手剎、后駐車雷達、方向盤四項調節(jié)、自動駐車、后排空調出風口以及發(fā)動機啟停等;A配置說得過去,但是在性價比方面并不算很突出。但是在安全配備上,該車僅配備了兩個安全氣囊,導致這兩款車在配置滿意度方面的表現(xiàn)并不出色。此外,對于全新朗逸而言,手動和自動風尚版除了變速箱配置上幾乎相同,兩者差價為1.2萬元,對于單一變速箱區(qū)別的話,這個價格差略大。
◆ 分數(shù)逐漸增高的兩款配置:1.5L手動/280TSI DSG舒適版
官方指導價12.79/14.99萬元
我們能看到1.5L手動舒適版的配置滿意度已經開始提升至61%,通過配置來看,我們能發(fā)現(xiàn)其配置相比風尚版確實要全面不少,手動版車型售價增加了1.2萬元,配置增加了多功能方向盤、電動天窗、6.5英寸屏幕和前排側氣囊等,輪圈也增加到了16英寸。從這些配置來看屬于合理的配置增加。而在看一下280TSI DSG舒適版的配置車型,在對動力有需求但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已經比較夠用,因此即便是1.4T的入門版的車型,它的實際配置表現(xiàn)相對于售價而言也能夠令多數(shù)消費者滿意,因此最終其配置接受度達到了65%。
◆ 1.5L自動舒適版車型才是主力車型
官方指導價14.29萬元
1.5L自動舒適版的售價相比1.5L自動風尚版差價在1.5萬元,比280TSI DSG舒適版便宜了7000元,但配置要更加豐富,具體來看,其相比風尚版增加了大尺寸液晶屏、皮質座椅、天窗、16英寸輪圈、后視鏡加熱、多功能方向盤等實用便利配置。同時,自動舒適版還配備了側氣簾和AEB主動剎車系統(tǒng),這也是AEB首次搭載在朗逸車型上,對于主被動安全提升有幫助。此外,其與280TSI DSG相比,1.5L自動舒適版主動安全配置更高,而且價格便宜7000,如果購車的消費者不太注重動力的話,該配置車型將成為不二之選,這也就是為什么該配置達到了65%的配置接受度。
◆ 配置滿意度最高的車型:280TSI DSG豪華版
官方指導價16.29萬元
作為全系最高配置車型,豪華版相比280TSI DSG舒適版官方指導價貴了1.3萬元,而配置方面增加了自適應巡航、無鑰匙進入/啟動、自動空調、主駕電動調節(jié)座椅、AEB主動剎車系統(tǒng)等,對于1.3萬元的差價來說比較合理。這也更好的解釋了這個配置為接受度榜首高達69%。但值得說的是,一般選購緊湊型車的消費者對于價格敏感程度比較高,價格相對低一些,并擁有夠用的配置要比價格略高但是配置豐富更有吸引力。
● 預購比例方面:有41%的消費者會購買
通過上述圖表顯示我們能夠看到,全新朗逸的價格接受度并不算很高,但是考慮購買這款新車的消費者仍然達到了41%,也就是說雖然新車的定價會讓部分消費者感到不滿甚至失望,但是全新朗逸產品本身還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那么考慮購買這款車的消費者是因為什么而選擇它?不考慮這款車的消費者又是因為什么拒絕了它?我們一起看看調查數(shù)據(jù)。
● 不考慮購買全新朗逸的原因:性價比占89%
從結果來看,性價比成為大家不選擇全新朗逸的主要原因,高達89%。舒適配置以及科技配置分別以21%和20%成為大家不選擇這款車的第二和第三大原因。此外,還有一些消費者選擇了內飾設計以及動力性能等。確實,從大家對于這款車價格方面的評價不是很高,自然會認為性價比不夠高。雖然該車采用了大眾最新的MQB平臺,以及在動力系統(tǒng)換裝1.5L發(fā)動機,有一些消費者還是不太能接受。
● 考慮購買全新朗逸的原因:品牌因素、外觀造型、燃油經濟性以及車內空間等等
對于購買全新朗逸的消費者中,有65%的人群是因為該車的品牌因素是最具吸引力的,歸根結底大眾這個品牌可以說是海外品外較早的進入中國消費者生活中的,其在老一輩的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品牌價值以及品牌粘性,所以很多消費者都秉承著買“大眾”不會錯的心理去挑選車輛。
而外觀造型、燃油經濟性以及車內空間等因素,它們的百分比分別達到了55%、46%和34%。的確,經過換代的全新朗逸可謂是脫胎換骨,大眾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讓該車一改此前較為中庸的視覺感受。想必多數(shù)消費者無論年輕還是年長都不會拒絕一款看著硬朗、運動的車型吧?所以有55%的受訪消費者選擇了“外觀造型”作為購買該車的原因之一。
至于燃油經濟性來說,由于全新朗逸采用了大眾最新的MQB平臺,該平臺的采用不僅能夠讓車輛實現(xiàn)輕量化,同時其在動力系統(tǒng)也進行了改變,用全新的1.5L發(fā)動機替代了之前的1.6L發(fā)動機,功率提升了5馬力,峰值扭矩降低了5!っ祝瑪(shù)據(jù)差距不大。而1.4T發(fā)動機依舊保留,參數(shù)與老款保持一致。最新的平臺以及成熟的動力系統(tǒng),帶來的一定是可觀的燃油經濟性表現(xiàn)。
最后在我們再看一下占比為34%的車內空間這一選項,畢竟購買這一級別的消費者更看重空間這一部分,那全新朗逸的實際內部空間表現(xiàn)如何呢?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
我們以身高180cm的體驗者來乘坐,第一排頭空間為3指,保持第一排座椅的坐姿,相同的體驗者來到后排,腿部空間為1拳4指,頭部空間為2指,整體空間表現(xiàn)尚可。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朗逸在座椅方面高配車型由原來的真皮材質變?yōu)榱朔缕げ馁|,主駕為電動調節(jié)并配有前排座椅加熱功能。座椅的舒適性也不錯,軟硬適中。而第二排座椅坐墊長度進行了升級,造型也有改變,對于舒適度的提升挺明顯的,另外因為軸距的增長,后排腿部空間也相應的提升。但是后排取消了中央扶手,好處是中間乘客靠背不會那么硬,缺點就是在乘坐2人時少了個對手部的支撐。
作為一款緊湊型轎車,全新朗逸的后備廂空間很規(guī)整,容積也很大,同時該后備廂還可以直接從外部通過按鈕開啟,并且后排座椅還支持4/6比例分割放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
● 關于車型選擇:消費者會優(yōu)先考慮1.5L自動舒適版以及280TSI DSG舒適版
在車型選擇部分,我們可以看到有34%和21%的消費者分別選擇了1.5L自動舒適版以及280TSI DSG舒適版。不得不說消費者的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這樣的結果與我們上文中的配置分析基本一致,這兩款車型在配置方面足夠豐富,適合日常家用。同時對于動力有需求的消費者也能夠通過1.4T發(fā)動機得到滿足。而對于資金有限但對于變速箱油需求的消費者,便選擇了1.5L自動風尚版,雖然性價比方面并不算很突出,但基礎配置還算說得過去。而對于280TSI DSG豪華版車型,雖然配置十分豐富,但奈何價格較高,所以選擇的消費者占比較少。
● 全新朗逸的競品車型:考慮一汽豐田卡羅拉、東風本田思域的居多
通過數(shù)據(jù)可知,在關注全新朗逸的同時,消費者對于一汽豐田卡羅拉以及東風本田思域這兩款熱銷車型同樣有所考慮,關注度分別為28%和25%,這兩款車型將成為全新朗逸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上圖為卡羅拉;下圖為思域』
作為一款緊湊型車,一汽豐田卡羅拉一定是難以繞過的對手,同時外觀運動、時尚的東風本田思域也成為了其競爭對手。但作為大眾家族的一員,相信全新朗逸能夠在這個市場中贏得屬于自己的份額。
● 有意向購買全新朗逸的家庭月收入:10045元
上文中我們已經提過,考慮購買全新朗逸的消費者集中在25-30歲之間,還有一大部分是31-35歲的消費者,綜合來看其潛在消費者的平均年齡為30歲,學歷以本科學歷為主,他們的家庭平均月收入為10045元。
全文總結:
從上文的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到,有大部分消費者對于全新朗逸的售價并不是很接受,主要是由于其定價要高于老款車型,與競品車型有沒有絕對的價格優(yōu)勢,超出了大部分消費者的預期,但作為一款全新?lián)Q代車型,除了價格外,配置也是消費者關注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全新朗逸在配置分布上比較合理,中低配車型就能滿足大家的日常使用。所以我們能夠看到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對于這款車產品本身還是比較認可的,而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它的消費者更居于剛步入社會以及成家的年齡群,對于全新朗逸來說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轉變。但值得官方注意的是,這類消費者購買力還是相對有限,對于價格十分敏感,所以未來這款車的市場終端價格若有所調整的話,相信會有更多的這類消費者愿意掏腰包進行購買。(文/汽車之家 周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