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在全面小排量渦輪化的前夕,我趕上最后一波自吸的熱潮,趁勢買了一臺本田在國內(nèi)算是最純正的性能車——思域Si。沒錯,就是號稱限量6800輛,可到了最后只有400多輛的手動擋“思域”。
●我是誰?
大家好,我是來自評測導購組的編輯王曉辰。由于之前的貪嘴,使得自己越來越往橫向發(fā)展。親戚朋友一致認為壯碩的我,應該配上一輛高大威猛的SUV才算對路子,可我偏偏還就喜歡小車,尤其是那種富有樂趣的“小玩意”。
●選車經(jīng)歷
由于買車之前我自己規(guī)定了范圍和目標,所以可選的車型不多,整個購車經(jīng)歷還算挺順暢的。既然談到選車,那我就說兩句題外話。對于疫情過后想要買車的朋友,我建議您根據(jù)預算給自己設定一個范圍。不止一個朋友曾經(jīng)問過我,你是做汽車編輯的,你給我推薦推薦,20萬買什么車好?30萬買什么車好?40萬買什么車好?每個人的用車需求不一樣,有的人追求性能,有的人追求品牌,有的人追求空間。根據(jù)預算,車型框定范圍,才是購車的第一步。
●聊聊賽道
思域搭載代號為K24Y6的2.4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原廠最大功率207馬力,最大扭矩235!っ。扭矩參數(shù)相比現(xiàn)如今一眾的2.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可以說是低的“可憐”了。原廠的擋把頭冬冷夏燙,使用“蘭花指”那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了。去年在東京團建的時候,我在東云的改裝店買過一顆SPOON的擋把頭,用了幾個月我又換了回來。為什么換回原廠,理由很簡單,就兩個字:手感。
跑山和賽道的情況下,盡可能把發(fā)動機保持在高轉速區(qū)間,這樣出彎時發(fā)動機才能提供更強的加速能力。與2.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不同的是,這臺2.4L發(fā)動機你可以盡情的往后踩,轉速越高勁兒越足。油門踏板的反饋很直接,細膩且輕微的動作都會反應在車身姿態(tài)上。
6顆i-VTEC燈在時速表的左側,每亮起一顆仿佛在給你注入一針強心劑。隨著轉速的不斷攀升,發(fā)動機的聲音也變得愈發(fā)動聽。毫無疑問,這臺2.4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發(fā)力點偏向中后段,整個加速過程線性,最大7500rpm的轉速相比于現(xiàn)如今的各類渦輪發(fā)動機已經(jīng)很高了,但如果和本田自己比的話,7500rpm的轉速還是低了,每次在賽道和山路里,我都想再壓榨1000rpm的轉速。
手動變速箱的換擋行程和手感無懈可擊,每次拉出和推進都是一種機械的碰撞享受。沒有自動變速箱“腦殘”一般的幫我處理擋位,更沒有還沒到轉速紅線就幫你升一擋的尷尬,一切全是手腳協(xié)作,油離配合的結果,6MT可以隨時讓發(fā)動機處于蓄勢待發(fā)的狀態(tài)。
或許是照顧大部分的日常情況,原廠的變速箱齒比我認為有兩個不太滿意的地方。第一點是以性能為訴求,2-5擋的齒比設定不算很密,在賽道駕駛每次升擋后轉速掉的有多點,加速稍微感覺不太連貫。第二是以日常為主,6擋的齒比應該更偏向于經(jīng)濟巡航的擋位,以原廠的齒比設定,120km/h的狀態(tài)下巡航,轉速已經(jīng)達到3000rpm,這種調(diào)校完全不利于燃油經(jīng)濟性。
思域Si沒有現(xiàn)如今那些花里胡哨的駕駛模式,經(jīng)濟模式?運動模式?舒適模式?我的右腳就是駕駛模式選擇鍵。ESC車身穩(wěn)定程序只有開關兩擋,基本我一上車就會直接關掉它。
換了減振器意味著要犧牲一定的舒適性來換取更好的運動性能。事實上也是如此,懸架的回彈速度相比原廠更快,在彎中的側向支撐力度更足。更換減振器之后,后輪也做了走尾的設定調(diào)校,相比原廠更加靈活,不管是賽道還是跑山的樂趣會更多。不過這款TEIN的產(chǎn)品終究是一款走街的產(chǎn)品,想要更極致的性能體驗,未來繼續(xù)進行升級也是必然的事兒。為了增強轉向的響應,提升車頭的剛性,防止轉向時的車身變形,我還加裝了CUSCO的前頂吧。
不管是原廠還是如今的小改狀態(tài),Si在賽道和山路都是非常貼地,在彎道里車尾不會有任何多余的動作,底盤的狀態(tài)相當穩(wěn)健。挑戰(zhàn)你的駕駛技術?不存在的!如果你想體驗靈動的車尾,可能?怂筍T才是更好的選擇吧。
Si原廠的前橋標配了1 WAY的機械式限滑差速器,相比之下,機械式的鎖止率不高,賽道和跑山時的感受不是特別強烈,明顯不如裝配1.5 WAY摩擦片式差速器的818號飛度賽車來的明顯。不過它的結構更為簡單,使用壽命更長,行駛時也不會出現(xiàn)惱人的噪音。差速器整合在了變速箱內(nèi)部,保養(yǎng)的時候只要更換帶有潤滑差速器的手動變速箱油液即可,日常維護方便。
除了原廠輪胎以外,大部分時間我都換裝了優(yōu)科豪馬的AD08R輪胎。不過最近一次我也嘗了個新鮮,試了試鄧祿普的DIREZZA Z II STAR系列,尺寸也改為了前235/40 R18后225/40 R18的前寬后窄規(guī)格。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我認為AD08R的抓力性能還是更好,且價格也比較實惠。下次換胎的時候,我可能會考慮換回優(yōu)科豪馬的AD08R或者試試普利司通的RE-71R。
原廠剎車很容易過熱,腳感和制動力都不怎么樣。為了安全,也為了應付賽道和跑山,換裝了對向四活塞的AP 5000R剎車卡鉗,剎車盤和剎車片也進行了相應的升級,從根本上解決了腳軟的問題。
●日常好開么?
其實日常駕駛時,我會刻意隱藏住那顆躁動的“VTEC心”。第一,馬路不是賽車場,飚車是極為不可取的,安分守己很重要。第二,高轉的魅力在于聲音,但是它也有“副作用”,那就是不太理想的燃油經(jīng)濟性(歸根結底還是窮鬧的)。第三,就是太吵得慌,賽道,山路或者偶爾直線踩一腳爽爽其實感覺不錯,不過你一直這么“爽”,耳朵和小心臟受不了。
雖然是一臺高轉速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不過終究是Si,所以它不會像本田以往的紅頭高轉發(fā)動機那樣有著嚴重的兩極分化。日常使用時,低扭相當充足,轉速幾乎不會超過3000rpm。由于換裝了冬菇頭,發(fā)動機在4000-5000rpm時就有很明顯的不同,聽聲音總會誤認為已經(jīng)打開了i-VTEC,可事實上儀表盤左側一個紅燈都還沒亮呢。
原廠油門和剎車踏板的距離并不是很好做跟趾,所以踏板方面我也進行了小小的升級。換完之后兩個踏板的距離是比較近了,可是高低又有點不太合適。最終折騰一番,我還是自己又換了回來。Si的離合結合點高低適中,力度也不沉,堵車的路況也還算輕松應對。競技離合暫時還沒有考慮,畢竟不是天天下賽道,沒必要給自己找罪受。
原廠205mm的胎寬實在太窄了,冬天或者涼胎的情況下,起步時油門稍微給多一點,前輪就會出現(xiàn)打滑。50mm的厚度很大層面影響了操控的體驗,即使用了米其林PS3系列輪胎,可是在山路和賽道里依舊不夠看,輪胎的抓地力遠低于原廠減振器的極限。
原廠的座椅基本上沒有包裹性,大腿和靠背兩側完全夾不住身體,不管是賽道還是跑山,彎道時身體有非常明顯的位移,兩腿膝蓋外側還會因為轉彎而碰觸到主駕駛的門把手和右側的中控臺。除了包裹性差以外,座椅的高度也是槽點之一。即便座椅調(diào)至最低,頭頂?shù)挠嗔恳琅f是捉襟見肘,更何況這還是沒有戴頭盔的情況下。所以,升級主駕駛的座椅也被我提上了的日程。
●細節(jié)上的處理
國產(chǎn)版的思域Si在出廠時在前翼子板的位置有“2.4 i-VTEC”標識,為了更加原汁原味,車買回來沒幾天我就把它給摳了,順勢在后門位置貼上了“i-VTEC DOHC”。其實,這就是個看心情的小改裝而已。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日系廠商自信的認為已經(jīng)了解國人的喜好,然后把中網(wǎng)、門把手、車窗飾條、車尾等等都加上了以為相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鍍鉻裝飾。有沒有點像“有種冷,叫父母覺得你冷”的意思。
車尾部分還是有些含蓄了,我認為還是Type R的大擾流板看著更給力。我身邊有其他的車友換過FD2的擾流板,后備廂蓋的螺絲孔位與原裝的不太吻合,在安裝時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理。
花20萬買一臺思域,你會得到一些贊許,但也同時需要一定的勇氣,為什么這樣講?因為我真實的經(jīng)歷過下面兩個場面,在車友眼里:“嘿,賺了,大本田,2.4L+6速手動+限滑差速器,真值”。而有一次我在家邊上自己擦車,碰到了一個不知情的大爺:“小伙咂,車不錯,多少錢?”“辦齊了20!薄20?”大爺用非常輕蔑的語氣對我說:“嘿,不買雅閣你買它?呵呵!”然而我呢,秉著尊老愛幼,且不愿意跟他爭吵的心態(tài),甩了他一句“你管呢?”
這塊屏幕一到冬天就有點“嬌氣”,大部分情況下涼車啟動時,屏幕不是死機就是黑屏,而且這還是通病,大部分車友都有這個情況。想恢復使用的話,等車熱了之后,重新啟動就可以了。
全文總結:
不管是同事還是車友,日系性能車算是不能回避的話題。有些人認為它們能夠復興,只是需要時間?稍谖铱磥,日系廠商已經(jīng)越來越側重利潤的上漲,而非上世紀的對于性能不顧一切的執(zhí)著。豐田86/斯巴魯BRZ、馬自達MX-5、雷克薩斯RC F、豐田Supra(未引入)、思域Type R(未引入)、日產(chǎn)GT-R、謳歌NSX等等算得上屈指可數(shù)了。反觀“對立面”的德系一派,小到Polo GTI、奧迪S1(未引入)、高爾夫GTI、奧迪S3、AMG A 45,大到奧迪RS 4/RS 5、奔馳C 63、寶馬M3/M4等車型,乃至AMG GT系列、保時捷911系列,可以說是全面開花,不管你有多少錢,只要你想,就可以讓你買到合適的性能車。然而日系品牌里,你能選擇的產(chǎn)品極其有限。可以說,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日系性能車真的不多了。
相比于梁奇收的斯巴魯BRZ,我這臺車改裝的東西不算多。在此之前,由于十代思域的全面渦輪化,導致思域Si的價格被炒的奇高。少則20多萬,更有甚者我看到有位賣36萬的賣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車能夠保值,我也不例外,不過這種炒作實屬有些過分了。最后,不管您是玩哪種車系,哪種車型,我都希望大家可以玩出自己的個性,玩出其中樂趣!盎ㄓ兄亻_日,人無再少年”,趁著年輕,不玩,等什么呢。▓D/文/攝 汽車之家 王曉辰 視頻/趙晉 協(xié)助/梁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