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在試駕的最開始,我要先跟大家解釋一個事情,其實這次奧迪S4的試駕是在2019年的7月完成,這篇文字也在活動結束之后就完成了。不過由于保密協(xié)議的原因,本來應該是到明年3月底應該和大家見面,而如今又因為種種原因,它就這么神奇的發(fā)布了,人生就是充滿了變數(shù)。之所以選擇S4而不是A4,是因為我覺得我的同事們肯定會在我文章發(fā)布之前就試過了,岔開反而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不過既然它提前發(fā)布了,也不要緊,我會把A4的試駕感受寫在文章最后作為補充。各位網(wǎng)友們,請看這篇本應該明年3月發(fā)布卻在9月提前登場的奧迪S4試駕報告。
30秒了解新款S4亮點
1:3.0T柴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55kW(347PS),峰值扭矩700N·m,峰值扭矩轉速區(qū)間為2500-3100rpm。
2:發(fā)動機使用了48V輕混技術
3:0-100km/h加速成績?yōu)?.8秒
4:四驅系統(tǒng)是帶運動型后差速器的quattro,普通版是quattro ultra,6缸發(fā)動機搭配8擋自動變速箱,4缸發(fā)動機搭配雙離合變速箱
● 兩種四驅系統(tǒng)
2015年這一代奧迪A4發(fā)布,4年之后進行了首次中期改款,作為換代前的最后一次升級。話說前不久寶馬剛剛完成3系換代,A4也就隨之完成了改款,而如果再往前回顧,2018年初的日內瓦車展,奔馳對C級進行了改款升級,這三家就是這么有默契,依次改款/換代,既提升了自己的戰(zhàn)斗力,也避免了大家針鋒相對最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一架炫酷的黑色涂裝ATR-72雙螺旋漿飛機把我們帶到博爾扎諾機場,試駕將從這里開始,我選則了經(jīng)過布里克森的長距離路段,試駕手冊上寫這里很美,并且大部分是山路,聽起來就特別的振奮人心。雖然剛出機場后,中國媒體統(tǒng)一被分配到了A4的轎車版本,但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則,我在午飯時通過少吃兩口,成功從工作人員那里得到了S4的鑰匙,真正的試駕現(xiàn)在開始。
駕駛的這臺車型是以奧迪S4命名的第四代產(chǎn)品,手中握住的方向盤依然是S系列的傳統(tǒng)風格,平底且尺寸適中,手感很好?v置臥在發(fā)動機艙內的是一臺3.0TDI柴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未來中國版將是汽油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55kW(347PS),峰值扭矩則達到了700N·m,高扭矩輸出是柴油發(fā)動機的優(yōu)勢。四驅系統(tǒng)是后橋帶運動型差速器的quattro系統(tǒng),通過多片式離合器,來分配左右后輪的扭力輸出,是偏向于性能的設計,與普通的A4車型是不一樣的。
不過這里還是要介紹一下普通奧迪A4使用的這套新的quattro ultra四驅系統(tǒng),它的結構上與以往有些區(qū)別,位于后橋的差速器增加了一組狗牙離合器結構,通過電機和彈簧完成離合器的結合,位于中央的多片式離合器通過一個電機控制蝸桿,從而壓緊中央的離合器,實現(xiàn)后輪動力的傳遞,這兩套系統(tǒng)互相配合,當后軸不需要動力的時候,就可以切斷中央傳動軸和后軸的動力,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而四驅系統(tǒng)會根據(jù)當前的車輛狀態(tài)來決定是否會進入到四驅模式,這包括車速、轉速、駕駛員風格、油門開度,前后軸負載等12個項目來判斷,四驅系統(tǒng)會提前0.5秒進行準備接入,能夠在0.2秒完成兩驅到四驅的變化,基本上對于日常駕駛來說,這足夠快速了。
● 想要魚與熊掌兼得
出酒店短暫的山路,最開始被一輛本地車輛死死壓住速度,而這之后的鄉(xiāng)村小路也因為限速而必須放慢腳步,接下來的高速也沒什么特別刺激人激情的地方。所以空有700N·m和255kW的動力儲存,但卻沒有施展的機會,只能跟著車流慢慢前進。而當放棄了去開得稍微激烈一點之后,也只能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去探索一下。比如這款車帶有多種駕駛模式,不同模式下,除了油門,轉向力度等有區(qū)別,懸架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運動模式下會傳遞的很完整,路面的裂縫,減速帶的起伏等都會通過減振系統(tǒng)傳遞給駕駛員,這時候你會覺得信息很豐富,很有一輛運動型車的感覺。而調節(jié)到舒適模式或者經(jīng)濟模式之后,懸架有可以柔軟到把剛才這些都過濾掉,它既可以是一輛去找找駕駛樂趣的機器,也能成為一個長距離巡航的座駕,在技術的輔助下,魚與熊掌也并非不能兼得。
能自動跟車,把車保持在車道中間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已經(jīng)比較常見,在國內可能感受不深,但在駕駛習慣比較規(guī)矩的國家,這套系統(tǒng)就會變得非常好用,你只需要把腳輕輕搭在剎車踏板上以備不時之需。電子系統(tǒng)會根據(jù)前車步調來判斷加速和減速,這個過程非常柔和,就跟你自己開一樣,而且電子系統(tǒng)會把車輛保持在車道中間,遇到緩一點的彎道,方向盤會自己輕微轉動,然后就平平淡淡的過去了。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意大利北部,周圍的山景非常美麗,不過能讓我停下車來的地方卻少之又少,一路走馬觀花,直到來到一處滑雪場停車場,才真正找到了一個能停車拍照的地方,另外巧合的是,這滑雪場也是奧迪冠名,看來即使我在這里拍攝,也不會有人會把我轟走了。
● 小改怡情
新款的奧迪A4在外形上只是小范圍調整,比如格柵更扁平,車燈從不規(guī)則造型變?yōu)橐粋多邊形,前包圍兩側的的造型也有所變化。這些都是只普通版對標普通版,在S4和S Line版本上,會在發(fā)動機蓋和格柵之間增加一條通風孔,前包圍兩側的造型也同樣有變化。
側面線條是整車變化最大的部分,從前后翼子板延伸出的兩條硬折線,配合與車門把手高度的一條腰線,三條線勾勒出了新車型的側面特征。S4使用了255/35 R19規(guī)格的輪胎,輪圈造型很復雜,但視覺上還不錯,輪胎品牌則是韓泰萬途仕Ventus S1 evo2,一款注重公路性能的產(chǎn)品。另外隱藏在輪圈后面的紅色剎車卡鉗,給S4又增加了一些運動感。
內飾變化就更小,重點是MMI的操控部分被取消了,從設計上來說,少了一個“裝樣子”的設備,但同時多了一個尺寸還不錯的儲物盒。從設計上來說,多一個大旋鈕和一堆按鈕,自然顯得要更高科技一些,但從實際使用來說,少了它操作依然方便,液晶屏操控起來還是很便捷,并且空調和音量控制按鈕依然采用實體按鍵,依然可以盲操作。而于此同時,你還多了一個空間來放手機或者錢包,實用性其實是更好了。
空間依然保持之前的水準,標準版軸距沒有經(jīng)過加長,更加原汁原味,不過實際使用后我覺得還是加長更符合中國用車需求,標準軸距的并非不夠用,但想隨性的坐著也不是太容易。關于空間問題,晚餐的時候奧迪德國這邊負責A4車型的負責人也閑聊了一下,他表示不是很理解為什么中國市場偏好大空間,我說可能大部分中國家庭只有一輛車,這輛車除了自己和另一半以及孩子,可能還要帶上雙方父母,車主不會愿意讓這其中任何一個人湊合湊合,于是空間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 最后爽快的山路
拍攝完標準圖片,也是時候完成試駕路線的最后一程,也是純山路的最后一程。位于布里克森周邊的這些小城鎮(zhèn)都位于阿爾卑斯山的南部,所以這里其實也是滑雪勝地。整條山路風格其實我還挺熟悉,因為它很像北京懷柔的山,但也有些不同,就是山與山之間的距離很大,所以視野更敞亮,看著也更波瀾壯闊一些。
走過幾處旅游區(qū)域之后就正式進入到了可以放開手腳的路段,在迎面遇到一輛快速飛馳的阿爾法羅密歐GTV,又被一輛EVO III以大概140km/h的速度超過之后,我覺得這里應該可以開的更快一點了。
3.0T柴油發(fā)動機的強扭矩輸出,即使在兩個彎道之間的直線距離并不算長,但依然可以把車推到一個很高的速度,全油門加速時強烈的推背感,在最開始缺乏心里準備的時候也讓我感覺有那么一點點頭暈目眩。變速箱的響應很迅速,但我更喜歡在這里用撥片換擋,入彎前把擋位降低在2擋,保持足夠的轉速,從而在出彎時會有更好的響應。
四驅系統(tǒng)能夠給駕駛員更足的信心,四條高性能輪胎也保證了足夠的抓地力,不過極限在哪里?我也不清楚,狹窄的發(fā)卡彎要提防著對象來車,給對方足夠的空間,所以要保持在自己的線內,而在可以保持較高速度的長彎道中,考慮到90km/h的限速,也不會有太過激的表現(xiàn)。但即使是保持在理智范圍之內,開著S4在山路快速飛馳也足夠讓我找回曾經(jīng)那些愉快的回憶,配合著周圍壯麗的山景,嘴角會不自覺地輕微上揚,這種開心已經(jīng)很久沒有出現(xiàn)過,而這也是這幾年我最爽快的一次試駕體驗了。
惟一的遺憾是這200多公里的試駕過程中,意大利人并沒有表現(xiàn)出一個造出了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超級跑車的民族應該有的激情,99%的人都異常的保守,限速90km/h的山路也只敢開到大概60km/h左右。還好動力儲備足夠多,轉瞬即逝的虛線路段就可以完成超車動作。大多數(shù)當?shù)厝怂坪跻膊辉敢馀c別人有什么“互動”,你想超就超,他繼續(xù)勻速開自己的。只有一輛阿爾法與我“瘋跑”了一段,但這之后我倆繼續(xù)被緩慢的車流壓住了。
伴著落日的余暉我將車開回了酒店,將這輛Turbo blue顏色的S4還給了工作人員,這車漆挺特別,配S4還很有感覺,乍一看跟保時捷的邁阿密藍有些像。近來也有不少品牌開始喜歡用這種不是略有點啞光的車漆,感覺還是挺特別的,特別是對一些偏性能方向的車,這些車大多有大尺寸輪圈、更低的車身高度等,如果是用在普通家用車身上,我覺得效果可能沒那么好。
● 奧迪A4體驗
文章的最后,我也補充一下關于A4的體驗,動力上2.0T發(fā)動機對于A4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已經(jīng)足夠用了,現(xiàn)款就跑得很快,所以新款依然能跑得很快。開起來很輕盈很簡單,這是典型的奧迪駕駛方式,不會跟你較勁,也不會讓你覺得不踏實,適合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拈_,你要是想激情一點,它其實素質不俗,但少了點車與人交流的那種激情。
2.0T發(fā)動機搭配了12V的MHEV系統(tǒng),特點是在55-160km/h的時候支持關閉發(fā)動機滑行10秒,當然這需要周圍的交通符合要求。此外輕混合動力系統(tǒng)還能夠根據(jù)當前的形式狀態(tài)控制四驅和兩驅的切換,此外在速度低于22km/h,輕踩剎車可以喚醒發(fā)動機啟停功能,從而提升一些燃油經(jīng)濟性。
標軸版的后排空間表現(xiàn)正常,夠用,但也算不上奢侈,對于中國用戶來說,加長版本可能更符合用戶的真實需求。內飾大部分基本上與S4一樣,只是少了點個性,畢竟名字里不帶S。懸架的表現(xiàn)很堅實,對車身有很好的支撐,也讓車身響應敏捷,對路面顛簸的過濾處理得當,不會覺得特別飄忽,也不會覺得硬的不舒服。
● 編輯點評:
作為一款中期改款車型,不論是奧迪S4還是A4,都表現(xiàn)的很得當,修改了之前車型的一些不足,使之更為人性化。動力和操控表現(xiàn)繼承了老款的優(yōu)點,對于S4或者A4來說,本身就是易于駕駛的類型,新款依然表現(xiàn)出這個特點。對我來說這是一次不錯的試駕體驗,景色好,駕駛里程夠長,道路環(huán)境也足夠有樂趣。明年奧迪改款A4系列將引入國內,作為換代前的最后一次沖刺。(文/汽車之家 祁子鑫)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