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駛感受
本田的i-MMD混動系統(tǒng)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是第三代產(chǎn)品了,我們熟悉的上一代雅閣混動使用的就是第二代的i-MMD系統(tǒng)。與之相比,第三代的2.0L發(fā)動機的熱效率進一步提升,達到了40.6%,整套系統(tǒng)的體重也有所下降。而且考慮到奧德賽(參數(shù)|詢價)混動的空間布局,本田還對IPU和電池位置進行了調(diào)整,最終電池選定的位置是第一排座椅下方,為此還特地設計了地板中間橫梁,使得車內(nèi)空間跟汽油版能夠保持一致一致的效果,但有得必有失,電池所占的正好是汽油版車型備胎的位置,這也意味著奧德賽混動版是沒有備胎的。
如果你翻看奧德賽在汽車之家的口碑,會發(fā)現(xiàn)這么幾個特點,車主對它的空間實用性評價很高,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動力一般,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隔音還有待提升。那咱們就帶著重點來聊聊奧德賽混動版的駕駛感受。
汽油版的奧德賽會用很靈敏的油門初段來展示自己的活力,相比之下混動版更愿意把體力平均分配,所以盡管在起步時是純電模式,不過它反而更線性、更容易讓大部分人接受。
如果你繼續(xù)踩下去,中低速段的加速感要明顯強于汽油版,沒有延遲的動力響應、勁道十足的推背感像極了電動車,但它的踏板阻尼更像汽油車,很好控制,而不是很多電動車那種奇怪的力度。高速時它依舊想給你生猛的加速,在踩下油門的一刻也仍能夠感受到類似電動車的“零延遲響應”,雖然這種感覺不會持續(xù)幾秒,不過你也不可能要求它高速時還能給你跟低速一樣的推背感,可以肯定的是它比汽油版的動力要好,這就足夠了。
在低速時車輛會盡量保持EV模式,也可以通過中控臺上的按鈕手動切換,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理論上在保持勻速行駛時EV模式也可以啟動,但實際在開車時很難維持,因為即便你輕踩油門,發(fā)動機都會瞬時介入。
作為一輛MPV,帶著全家老小一同出行肯定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場景,你肯定不希望在他們坐在后面被噪音所騷擾,而隔音恰恰是之前奧德賽的短板。混動版在這方面針對前門玻璃、發(fā)動機艙、儀表臺等都進行了加強。
使用EV模式自然是很安靜,如果你溫柔對待油門,發(fā)動機在介入時也不會很明顯,只會有種仿佛離得很遠的嗡嗡聲以及輕微的電流聲,不過要是在EV模式下深踩一腳,發(fā)動機為了保證電能不得不高速運轉(zhuǎn),這時聲音就會相對明顯了,且由于發(fā)動機一啟動就是高轉(zhuǎn)速,而非純?nèi)加蛙嚹菢友驖u進,所以會顯得有些突兀。底盤噪音也并沒有太明顯的改善,而風噪依舊不小,不過買MPV,這個心理準備是早應該做好的。簡單來說,在車內(nèi)接收到的噪音是比汽油版小的,但一部分功勞要歸結于混動系統(tǒng),如果你期待它跟汽油版比有很大提升,那么也許你會有些失望。
舒適仍是這輛車的主旋律,在MPV市場深耕了這么多年的本田深知該怎么做,小振動并不會對車內(nèi)乘員帶來不適,懸架給予車身的支撐主觀感受要強于GL8,如果快速通過一些坑洼,座墊上振動會略感生硬。你會感覺這幅底盤總體是舒適的,也許質(zhì)感稍欠火候,不過這點在奧德賽這上可能反而不那么重要,因為對于家庭用戶來說,對功能性的需求一定會大于對質(zhì)感的追求。
● 總結:
GL8商務一哥的形象無可替代,而提到更適合家庭的MPV,奧德賽恐怕是最先浮現(xiàn)在人們腦海中的名字。在自身實力已經(jīng)很強的前提下,混動的加入就好像是將之前的短板也進行了補長,除了上述說到的加速和噪音,混動另一個重要意義自然是節(jié)油,雖然實際效果還不知道,但以之前雅閣混動的實力來看,我認為我們有理由對它有更高的期待。另外,希望值得期待的不只是油耗,還有價格,這個月底,答案就將揭曉。(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澤石)
●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