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維特C7 Stingray裝配了6.2L V8 LT1發(fā)動機(這款發(fā)動機采用OHV底置凸輪軸、配備缸內直噴、主動燃油管理、可變正時氣門等先進技術),連續(xù)在2014、2015年榮膺沃德十佳發(fā)動機大獎。
這次的賽道駕駛培訓算是對于我三年前與其擦肩而過的一次彌補,開著一臺擁有400多馬力、600多!っ椎目茽柧S特,而且還是一臺手動擋,有多刺激可想而知,甚至在上車之前就會讓你對它充滿敬畏。坦白講,這是我第一次駕駛7MT的超級跑車(不想在跑車還是超跑的問題上糾結),或許整個編輯部也沒幾個人有這樣的機會,那就讓他們徹底的羨慕吧!反正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玩得盡興,否則真的對不起眼前的這臺科爾維特。
不過我得事先聲明一下,因為此次是賽道駕駛培訓,所以...我是不可能用到第7擋的。后面我會講到,在這條賽道上,你能用到的擋位真的很少,甚至全程都在3擋和4擋之間來回切換,2擋只是在低速彎時偶爾會用一下。聽上去有些無聊嗎?其實不然,這條賽道其實一點都不小,也很有挑戰(zhàn)性,包含各種高速彎、低速彎、S彎、長直道,再加上突然變化的高低落差,可以說充滿樂趣。
再回過頭來聊這輛科爾維特,敬畏之心從松開離合器的那一刻就開始“減弱”了。不,嚴格來說,一開始我是擔心它太過暴躁,沒想到它開起來卻是那么平易近人。離合器并沒有想象中那樣沉重,擋位清晰并略帶生澀。它對我很友好,似乎在告訴我:“來吧!我沒那么高冷!
我開始嘗試著與其深度溝通,在高速彎道逐漸加深油門開度,用心感受著輪胎的極限。要知道在沒有完全熟悉賽道之前,合理的走線只有一條,之前我還在抱怨它的的坐姿微高,而現(xiàn)在它卻成了我的幫手,因為低矮的車頭能讓我看清每一個彎心的位置,只不過身體沒辦法被牢牢固定住,座椅兩側的支撐性還有待加強。
出于安全性考慮,教練不會允許任何一個人完全關閉ESC,想做華麗的漂移?好吧!我承認我的技術還沒有嫻熟到像CH那樣,所以還是穩(wěn)妥點好,我可不想被尷尬的“請”出賽道。不過在ESC關閉一擋的情況下,我還是在一個高速彎油門給大了,車輛在滑移了大概1秒左右,ESC就無情終止了我的野蠻動作。我知道自己犯了錯,假裝天真地瞟了一眼教練,當看到教練示意我go on的時候,不安的心才放下來。
很遺憾這不是一臺Z06,6.2L V8發(fā)動機沒有機械增壓加持,不過635!っ椎姆逯扭矩也足以令許多人手心冒汗了。即使在20mile/h(約32km/h)的低速彎,教練都不建議學員使用2擋,因為2擋扭矩實在太強,出彎時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屁股甩起來。盡管使用3擋會削弱一點加速力道,但是對于非專業(yè)車手來說,這是最穩(wěn)妥的方法。
美式大排量發(fā)動機的最大特點就是底氣足!如果你愿意的話,幾乎可以3擋走天下。它的動力輸出非常平順、線性,不會讓你有突然害怕的感覺。它帶給你的力量感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它能不斷把你推向高潮,這才是一款好車應有的表現(xiàn)。當然在賽道上,怎能缺少換擋的樂趣?這款科爾維特帶有降擋自動補油的功能,開關就在“換擋撥片”的位置。沒錯,剛剛你是不是和我一樣,還在納悶手動擋車型為什么還會有撥片?
如果你的跟趾技術嫻熟的話,你大可關閉這項自動補油功能。但如果你只是個菜鳥,那還是老老實實地打開它吧!之后電腦會幫你調整好一切,讓你充分享受每一次換擋所帶來的愉悅。
老實說,在沒親身接觸科爾維特之前,我并沒有對它的操控性抱有太高的期望值,然而在開上賽道之后,它所傳達給我的感覺卻和其它眾多超跑一樣,超強的輪胎抓地力、出色的轉向手感、緊致的車身,唯一讓我不太滿意的也就是支撐力還不夠強的座椅了,因為在高速過彎時,我總是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來想辦法對抗強大的橫向g值。
剎車同樣給力,當你在直道尾端因為速度的恐懼而下意識的深踩剎車時,很快就會為自己膽小的行為感到懊悔,因為你還遠遠沒有觸碰到它的極限。不過普通版的C7 Stingray剎車同樣很容易出現(xiàn)熱衰減的現(xiàn)象,所以還是不要太頻繁地暴力對待它。
金卡納賽道挑戰(zhàn)賽視頻
Spring Mountain賽道主視角
總結:
短暫的接觸總是讓人意猶未盡,尤其這還是一臺手動擋的科爾維特C7,這樣的機會真的非常難得。很遺憾,這次的試駕時間并不太充裕,教練也顯得有些過于謹慎,每個人下車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真想再開兩圈!”沒錯,開著它,我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攻克賽道”上面了,而沒有太刻意感受這臺科爾維特C7的極限。不過話說回來,也只有彼此信任,才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做到默契配合。如果沒有良好的底子和出色的操控性,我們都不可能快樂的享受其中。(文/圖 汽車之家 張子儀 攝 雪佛蘭官方攝影師)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