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本田思域,作為近年來北美市場最受歡迎的緊湊型轎車,上一代(第九代)的市場表現(xiàn)出了些意外:5年前2012款思域上市之后,由于設計上存在不足,當時媒體評論毀譽參半,結果本田馬上第二年就推出中期更新。您見過有新車剛上市,第二年就推出中期改款的先例嗎?盡管如此,車體架構不能通過小修小改來得到本質提升,因此第九代思域在北美市場只有短短的四年壽命,就被現(xiàn)在最新的第十代車型所取代。為了戰(zhàn)勝對手,在新一代車型上,廠家決定不再按常理出牌:它幾乎不按目前同類型競爭對手的套路來走。接下來,請看本田是如何在2016款思域上面出招。
文章作者簡介:
超哥,在美國生活10余年,曾經(jīng)在石油和投資管理行業(yè)工作。擅長結合技術和消費心理評車。目前創(chuàng)辦了汽車媒體YouWheel.com,任CEO。之前多次給汽車之家供稿,曾發(fā)布過野馬試駕文章,和介紹美國購車的文章,以后他會持續(xù)給大家?guī)砗M庑萝囋囻{及相關文章。
以下文字為超哥撰寫:
我這回拿到的測試車屬于2016款思域的頂配車型。具體都有哪些創(chuàng)新點?我這里也賣個關子,接下來每個章節(jié)里會逐一提到。
● 外形:思域歷史上最具顛覆性的造型
開著2016款思域上路,您絕對不用擔心路上的行人認不出來這是新的設計,因為新一代思域的外形實在太有個性了。兩大特征:1. 車頭形狀走健碩和肌肉感的路線;2. 車體后半部分溜背造型徹底掩蓋了整個后備廂。新思域跟上一代的外形尺寸相比,軸距、總長、車寬都有些許增加,而車高則降低了一點點。
咱們先來看車頭。前幾代思域的車頭從側面看,發(fā)動機艙蓋往下傾斜的角度較大,因此車頭形狀比較尖,給人以“秀氣”的感覺。但新款的設計就不同了:盡管整體還是向下延伸,但由于有輪拱所雕刻出來的肌肉線的支撐,新思域的發(fā)動機艙蓋有種“向上鼓起來”的趨勢,車頭側面輪廓勾劃出一個小曲率并且漂亮的拱形,視覺上具有力量感。
車頭那大片鍍鉻裝飾橫條增添了厚重感,跟車頭飽滿的輪廓造型遙相呼應。它就像在Word文檔里把一段字拉黑加粗那樣,特別顯眼。從車前看過去,相信您第一眼留意到的便是這塊鍍鉻橫條。
美國市場2016款思域有兩種不同配置的前大燈。Touring款(測試車就是這一款)的近/遠光燈采用了LED發(fā)光體,而其余款式則是普通的鹵素燈。LED大燈總成每一邊各有5顆LED負責近光,4顆LED負責遠光;日間行車燈是一條發(fā)光帶,勾勒出大燈總成的下沿形狀。轉向燈則位于大燈總成的上方。
接下來我們把視線轉到車尾。新思域采用了極具運動氣息的溜背設計,并且進行得十分徹底:逐漸下行的車頂輪廓直抵尾燈,完全融合了車尾廂,跟寶馬的3系GT、X4、X6這類車極其類似。這種前衛(wèi)的設計在同類型車子里很罕見(豐田卡羅拉、日產(chǎn)Sentra、福特?怂、大眾捷達等這些轎車,側面輪廓還是比較保守的)。
大溜背的設計看上去挺過癮,但它也是把雙刃劍。由于要銜接上緩慢下行的車頂,新思域的腰線不得不以更大的角度往上提。所付出的代價便是后座側窗還有車尾玻璃的視野被壓縮了。按照我的親身體驗,新思域的車尾視野不怎么好,從倒后鏡里只能看到后車擋風玻璃的上半部,還有天空;假如不是有攝像頭的輔助,倒車的時候我還真怕碰著別人呢。
不管您喜不喜歡這個車尾造型,不可否認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是本田在新思域上不按常理打出的第一張牌。
車尾還有一個奧妙之處:1.5T發(fā)動機的思域采用了雙邊共兩出排氣管,但是它們很低調地隱藏在車底下。我就想:既然平常不怎么看得到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也并不是太大的輸出,為何不干脆用單排氣管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