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輛大號的911
雖然是SUV,但卡宴Turbo S依然注入了來自911的基因,除了長得風格不一樣,剩下的幾乎全面繼承。懸架很硬,雖然可以在comfort、sport和sport plus三種模式中選擇,但即使是舒適模式,懸架的硬度也幾乎跟我的86沒有區(qū)別,更不用說相比對手,特別是駕駛過它之后再換到我們的GL8工作車上的時候,對于硬的感覺就更加深刻。而值得欣慰的是在comfort模式下,這種硬度還沒有完全摧毀舒適性,有型的運動座椅會減少沖擊給我?guī)淼牟皇孢m感。
不過當懸架模式調整到sport和sport plus時,減振器的硬度便會再上一個臺階。如果說剛才還僅僅是硬,那么現(xiàn)在減振器的感覺就是4根木樁,再算上那4條比一本200頁雜志厚不了多少的輪胎,似乎壓過路面接縫的時候你都能知道這條縫跟剛才那一條有什么區(qū)別。另一方面,在操控端不同模式下對于車身的支撐同樣有所區(qū)別,但并不算明顯,比如舒適模式下連續(xù)快速轉向時車身還會有一些擺動,雖然小但依舊存在,而后兩個模式下幾乎感覺不到車身的晃動。
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我覺得如果在封閉道路上蒙上眼睛去駕駛,我說不定會把它誤認為是一款911,懸架的硬度和車身的動態(tài)反應,都不像是一款常規(guī)SUV應該有的表現(xiàn)。我們也覺得它很像是一輛卡丁車,不僅僅是懸架的硬度,更是行駛時幾乎感覺不到這輛車超過2噸的整備質量所帶來的慣性,它似乎很小巧,也很靈敏,很容易就忽視掉它龐大的體積,只有在上海狹窄高架橋的車流中快速通過,看到旁車被突然超過來的卡宴Turbo S嚇壞的時候,才會突然想起“哦,這車其實很大很寬的!
V8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很有聲勢,570Ps(419kW)的峰值功率以及800N·m的峰值扭矩不可小視,點火時V8發(fā)動機特有的聲浪會讓人陶醉,不過當你坐在車廂內部時,卻不大能聽到這銷魂的聲浪,只有右腳將油門踏板踩到底,也才勉強能聽到一絲來自發(fā)動機的嘶吼,看來有時候隔音太好似乎也不全是好事兒。
強大的動力自然就帶來了更好的加速能力,不需要刻意對油門踏板施壓,大排量增壓發(fā)動機就會帶來可觀的加速能力,踩到底自然感覺就是澎湃,對于Turbo S來說這雖然充滿激情,但不能稱為驚喜,雖然開車前就已經(jīng)想到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但它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期,之所以覺得用驚喜來形容動力給人的印象不準確,是因為我現(xiàn)在其實有點害怕,所以也就放松了右腳,不再繼續(xù)全力加速。
方向盤并不像911,如果說911那個方向盤的手感屬于多一分則變厚重而少一分則太過纖細般的恰到好處,卡宴Turbo S的手感則有些太過粗壯,而這應該是為了配合SUV本就壯實的造型。轉向的感覺偏沉重,這也與911有所區(qū)別,轉向的回饋不那么豐富,同樣也與911有所區(qū)別,因為車身尺寸的問題,不會像跑車一樣敏感,而以上這些,可能是駕駛上為數(shù)不多的幾處不像911的地方。
至于越野能力,這輛頂級車型具備三種模式,最高級別下,電腦會告訴你此時中央差速器已經(jīng)鎖閉,后差速器已經(jīng)做好準備,手動將懸架升高以提升通過性。我覺得除了那薄如A4紙的輪胎會讓駕駛員擔心以外,機械方面的越野能力并不會讓人失望,下一頁的測試部分中,我們也有詳細的視頻演示。不過從實際使用的角度出發(fā)來評判,卡宴Turbo S的越野能力只是為了證明它有且不弱而存在,試想有哪位車主會開著售價將近300萬,輪胎扁平比與跑車規(guī)格相似的SUV去越野,最多是走一段前往高爾夫球場前正在整修的爛路而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