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yè)評測] 中國人對面子的追求可謂永無止境,這在汽車市場已經有無數的實例可以佐證這個觀點。對于主要負責商務接待的大型5座MPV而言,牌子和檔次更是人們購車時最主要考慮的因素。所以作為豪華品牌中唯一的7座商務MPV,去年在海外剛剛完成換代的奔馳V級毫無疑問就是這級別的終極選擇了。
奔馳V級的身份,想必不做過多說明大家也能看出來。它是現款福建奔馳唯雅諾的換代車型,算起來,2015款車型屬于家族里的第三代車型了。目前,奔馳官方還沒有正式將它引入國內銷售,我們這次測試、體驗的車是大連的一家平行進口車商提供的(文章結尾處有經銷商聯(lián)系方式),車輛有正規(guī)手續(xù),可以正常上牌。
全新V級有長短軸版本,軸距和現在的威霆、唯雅諾一樣,分別為3430mm和3200mm。如同全新的S級,換代車型并沒有加長軸距。當時奔馳官方的解釋,大概意思是:它的軸距已經足夠長了,“無止境”的加長會對車輛的行駛性能產生影響。我想V級沒有加長軸距,也是出于這個原因吧。另外,短軸版車型又提供了800mm和1045mm兩種后懸長度可選,這樣,V級便有了3種車長可選,分別是短軸版本的4895mm和5140mm以及長軸版的5370mm,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我們這臺黑色的V級是軸距3200mm、長后懸的版本。如果把3個版本分為大、中、小號的話,那我們這臺就是中號的。簡單解釋一下長后懸是什么意思吧,“后懸”可不是“后懸架”,它是后軸到車尾最后端的距離,長后懸版本意味著這臺車擁有更大的后備廂甚至后排空間(是否能增加后排空間,取決于車廂內的設計)。
另外,從動力水平、車型定位來看,這臺V 250 BlueTEC又是最高級別的版本。在歐洲市場上,還有V 200以及V 220兩種低功版本可選;另外還有一系列搭載不同排量發(fā)動機的Vito(等同于國內的威霆)車型,Vito車型比V級定位低,如同現款福建奔馳的威霆與唯雅諾。
氣場十足的商務范兒
第三代V級在海外市場上市已近1年,我們也對它做過一些報道,相信大家對它的外觀已不再陌生。它的整體造型與唯雅諾類似,方方正正的車廂依舊是一副標準MPV的樣子。我一直覺得,奔馳全新的家族化前臉造型相比之前奔馳各款轎車的前臉更個性、年輕,或者說更“妖媚”了?蓻]想到,當這種設計被放在C級、GLE級乃至S級時,它們對車輛氣場的提升竟然能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對于眼前這臺V級來說,也是一樣。這就是設計的奇妙之處吧,時代在變,并不是非要一板正經才夠商務了。
這臺車的配置很高,車頭處,帶著“玻璃罩”的三叉星標識告訴人們,這臺車擁有ACC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車身四周的四個攝像頭組成了全景影像系統(tǒng)。它還有全LED頭燈和尾燈,并帶有智能照明系統(tǒng)。另外,乘員艙的兩個側滑門都是電動的(見視頻),后備廂門也是。不過這是一臺歐規(guī)車,況且這些配置里包含不少選裝,所以咱們就不要嘗試從它身上去預測中規(guī)版可能的配置情況了。
雖然不能同時遙控兩個車門,不過你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操作,為鑰匙重新編程,自行選擇用鑰匙控制哪一側車門。當然了,我相信在靠右行駛的國家,大家更需要用鑰匙控制右邊的側滑門,所以國內的車主也就不需要更改這一設置了。
在奔馳的V級宣傳片里,故事有兩個主線,一個是溫馨的居家風格,另一個是高端商務范兒。很顯然,奔馳希望V級能同時滿足這兩種不同的需求。單從外觀設計風格來說,看前臉,嗯,“上得廳堂下的廚房”的感覺,沒問題;但看車尾,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奔馳V級官方宣傳片』
轎車化的駕駛艙以及豐富的配置
駕駛艙無疑是驚艷的,設計、用料達到了一臺奔馳轎車的水準。要知道這是一臺MPV,先前,當它們主要被用作商務接送時,留給專職司機的中控臺往往是不被重視的部分。如今,人們再也沒有理由抱怨這臺車的內飾不顯檔次了。
這臺V 250 BlueTEC配備了COMAND Online系統(tǒng),國內的官網稱它為:“駕駛室管理和數據系統(tǒng)以及聯(lián)網功能”,我特別喜歡這個翻譯,它已經詳細到我不需要再花筆墨去做解釋說明了。這套系統(tǒng)是目前奔馳最高級別的多媒體系統(tǒng),信息顯示在一個8.4英寸的彩色顯示屏上,可以使用旋鈕、按鍵和觸摸板等多種方式操作。全景攝像當然也顯示在這里,這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全景攝像系統(tǒng)之一。對了,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它沒有裝備天窗。我估計天窗,甚至是全景天窗都有可能是未來奔馳將V級引入后的標準配置,誰讓中國人那么喜歡天窗呢。
前排儲物空間挺大的,不過駕駛員的手機沒有特別合適的地方放置
門板的儲物槽、地臺的儲物箱是前排儲物空間的亮點,對于這臺前排很可能坐著專職司機的V級來說,這些空間足夠他們放下自己的隨身物品了。唯一一點讓我們有些不滿意的是:不管是門板的儲物槽還是地臺的儲物槽,在放置手機時,都存在拿取不便的問題,而其它地方又沒有能容納手機的儲物空間。雖然說開車時基本無需觸碰手機(車上有導航和藍牙電話),但有個順手的地方放置終歸是好的。
物有所值的入門級柏林之聲音響
測試車選裝了一套入門級的柏林之聲音響,它配備了16個揚聲器(包括一個低音炮),擁有640瓦的輸出功率。你可以將聲場選定在三排座椅的任意位置,我嘗試了幾種不同的設置,發(fā)現還是將音場置于第二排正中感覺是最舒服的。均衡器調節(jié)部分相對傻瓜一些,只提供了高中低頻三組調節(jié),對于發(fā)燒友而言,更細分的調節(jié)選項也許會更受歡迎,不過從實際效果來看,個人認為已經完全夠用。另外,V級還配備了VNC主動降噪功能,在保證行駛過程乘客也能擁有極佳的聽音體驗。
經過兩天的接觸,這套音響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高中低頻非常均衡,沒有明顯短板,解析力出色,沒有太多音染,也沒有任何頻段的特意強調,對各種音樂類型都有著出色的適應性。
可以說這套柏林之聲音響有著德國人一貫嚴謹的特點:通透且純凈的聲音演繹小編制古典或者流行人聲味道特別正,對于舞曲和搖滾類歌曲,會感覺少了一些激情,不過通過調節(jié)EQ就能很好的彌補這個不足。這套音響最強大的地方就是駕馭起交響樂也能夠游刃有余,各類樂器和大動態(tài)的氣勢,它都能還原到位。從經銷商處得到的消息看,這套入門級的柏林之聲音響的選裝價格為3萬元,絕對物有所值。
所有這些東西,包括外觀和內飾,營造出了同尺寸MPV中堪稱頂級的氣場。商務場合中,它能為主方賺足面子。在很多人眼里,車頭的三叉星代表著主方的實力,以及對客方的重視。這甚至是V級能夠成為終極商務艙的重要原因之一。哦,當然,這不是全部。重要的乘客是會被安排在后排的,所以,是時候移步至后面的車廂去看看了。
靈活多變的空間
奔馳V級最多可以乘坐8名乘客,那是在后面的車廂里安裝了兩排3人座椅的車型上。我們這臺車是6座版本的,后面的車廂里安裝的是4個獨立的座椅,還帶有一個可以變形為辦公桌的中央扶手。關于座椅的舒適度、配置、中央扶手的使用,還有后排的儲物空間情況,請先看一個視頻,看完了咱們再聊。
即便是短軸版,3200mm的軸距也可以秒殺市面上大部分MPV。再加上近2米寬的車身,以及出色的空間利用率,使得這臺車的車廂非常寬敞。并且,完全平整的地板從第一排乘客的后方一直延伸到車尾。不論是對坐或是都朝前坐,不論是第二排還是第三排乘客,頭部、腿部和胳膊都不會有壓抑的感覺。把所有部件全都拆下之后,車廂里就像一個空房間似的。然后你可以像擺放家具一樣把它們裝回去,只不過需要把它們擺在相應的軌道里。這感覺棒極了。
奔馳V級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將第一排座椅后方的所有東西全都拆下來,并且地板完全平整的MPV。它的后排車廂也非常寬敞,兩名體驗者試坐了兩種最常規(guī)的座椅布局,如果用常規(guī)的方法來考量空間表現的話,這臺車可以得一個很高的分數?上攵幢闶前褍膳抛味纪耙苿,兩人也可以坐得很舒服,同時后備廂空間又能擴大,設計相當人性化。
在后備廂最小化的情況下,我們坐在第二、第三排體驗空間,得出的結論是很寬敞。接下來我們去看看此時此刻的后備廂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
與后排一樣多變的、寬敞的后備廂
測試車選裝了電動后備廂,感覺這臺車的配置已經近乎是頂級的了。第三代V級的后備廂設計同樣巧妙,它有兩種打開方式,對于這臺后備廂門很長的車來說尤其適用。奔馳給每臺車配備的折疊籃子在V級上從一個變成了兩個,它倆打開時可以放在后備廂隔板的凹槽里,合上時又正好嵌在里面,這設計可真夠貼心的。
這款長后懸的車型,常規(guī)狀態(tài)下后備廂就很寬敞。我們使用的道具是一個34寸的超大行李箱,以及一個24寸的小行李箱,還有兩個背包,以及一個兒童安全座椅。嘗試了一會兒之后,我們發(fā)現只要把第三排的某一個座椅略微向前移動一點,這些東西就可以被很好的安置。在前面的空間體驗中我們已經知道,座椅的小幅度移動基本不會對乘客的舒適性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決定讓座椅保持這個狀態(tài)。
我們沒有時間去體驗“所有的”布局,因為這臺車的車廂布局種類太多了,根本就體驗不完。于是,我們只展示了常規(guī)的狀態(tài),以及“全拆”的狀態(tài),剩下的,大家自由腦補吧!
至此,發(fā)動機啟動之前的部分就算是分享完了,內容有點多,我來做個總結吧。首先可以肯定,它的優(yōu)點遠蓋過了缺點。整個體驗的過程就是一個讓人非常愉快的、不斷發(fā)現驚喜的過程。至于缺點,我覺得主要有兩個,第一是這臺車沒有選裝天窗;第二是座椅、后排中央扶手和后備廂的隔板都比較沉,拆裝的過程比較費勁。
4缸柴油機動力一點也不弱,車身也不顯大,很好上手
截止到目前,奔馳只為新一代V級配備了一臺2.1T柴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根據定位的不同,這臺發(fā)動機擁有高中低三檔不同的功率調校。我們測試的V 250 BlueTEC車型則是高功率版本,這臺發(fā)動機采用了雙級渦輪增壓器,能夠更好的兼顧高轉速時的動力輸出。賬面參數十分亮眼,最大功率達到了190馬力(140千瓦)/3800rpm,最大扭矩則為440!っ/1400-2400rpm,扭矩數據已經達到了主流的3.0T汽油發(fā)動機的水平,當S擋開啟超增壓模式時,扭矩還能進一步提升到480!っ,而190馬力的最大功率參數也已經逼近了主流2.0T汽油發(fā)動機的水平。與之相匹配的,則是奔馳的7G-TRONIC PLUS 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柴油發(fā)動機大扭矩、低油耗還有超長續(xù)航的特性和MPV的產品特點幾乎是完美契合的,另外,這套動力系統(tǒng)的保養(yǎng)間隔達到了驚人2年或40000km,后期保養(yǎng)更是省時省力還省錢。只可惜,現階段國內的柴油車處境比較尷尬,特別是北京地區(qū)的朋友只能期待汽油版車型早日到來。
從車外看,新V級的車身顯得很龐大,其實實際尺寸并不夸張,車身長度相比我們熟悉的GL8還短不少。當你坐到駕駛位,除了這級別MPV特有的高坐姿之外,周圍的一切都是很熟悉的奔馳味兒。高坐姿提供了良好的視野,因此除了較長的車身需要稍加留意之外,它基本沒有什么上手難度。話說回來,買得起V級的朋友,會自己開的也應該很少。
油門踏板依舊是熟悉奔馳風格:從容不迫且易于控制,變速箱升擋積極性非常高,轉速將將超過1500rpm就會迅速升擋。低速換擋很平順,不去仔細體會基本察覺不到換擋的動作。V級還提供了C(comfort)/S(sport)/E(ECO)/M(manual)四種變速箱模式選項,C模式和E模式的區(qū)別在于ECO模式下?lián)Q擋更早一些,而且空調系統(tǒng)和座椅加熱都會以最低能耗狀態(tài)運行,實際體驗差別并不明顯。
也許你會覺得,那么大那么沉一臺車,僅僅2.1L的排量難道不會肉么?事實上,這臺發(fā)動機完全夠用,要知道440!っ椎呐ぞ乜刹皇浅运氐。S擋下,發(fā)動機對于油門踏板的響應變得更直接,變速箱也會大大延后換擋時機,稍微深踩油門,強大的扭矩就會讓轉速逼近4000rpm的紅線,加速超車顯得輕而易舉。
這臺柴油發(fā)動機不僅一身蠻力,而且轉速超過3000rpm之后,動力并沒有出現明顯衰減的趨勢,后段加速勢頭也可以令人滿意。不過由于紅線轉速只有4000rpm,加速的持續(xù)能力相比汽油車還是有差距,當然了,我想除了瘋子,也沒人會開著一臺V級去飆車吧。
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柴油發(fā)動機在平順性上自然無法和傳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相媲美,車外的怠速噪音確實要比汽油發(fā)動機更大,震動也更明顯。還好,奔馳在發(fā)動機的懸置系統(tǒng)上下了大工夫,坐在車內你幾乎感覺不到任何多余的震動,關上車窗之后,也聽到任何讓人不快的噪音。當然,這也是一臺奔馳應有的水準,符合我們的預期。
這臺測試車還選裝了豐富的主動安全配置,幾乎將E級上的那套主動安全系統(tǒng)都移植了過來,如此高標準的安全配置出現在MPV車型上也實屬罕見。其包括整套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帶排隊功能的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駕駛員注意力輔助系統(tǒng)以及交通標志輔助系統(tǒng)。最實用的自然還是名為DISTRONIC PLUS的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停走功能無論是在市區(qū)還是高速上都非常好用。而交通標志輔助系統(tǒng)似乎些水土不服,對交通標志的識別率并不高。
運動型三輻方向盤造型和手感,跟別的奔馳并無二致,它甚至還配備了換擋撥片,你很難把這么一個方向盤和V級如此商務的外形聯(lián)系在一起。開起來同樣如此,轉向非常轎車化,沒有太多虛位,打滿2.9圈,力度甚至屬于偏輕的類型,低速挪車時單手打方向完全無壓力。
全新V級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拖曳臂式懸架結構,其調校風格也是奔馳一貫的傳統(tǒng),保證舒適的前提下保留了足夠的韌性,經過長波顛簸它可以盡可能保證車身平穩(wěn),也能夠很好的吸收絕大部分由路面?zhèn)鬟f來的振動,不會出現一般MPV那種忽忽悠悠的感覺,整個行駛質感很高級。不足之處就是遇到一些較大的減速坎,車身還是會出現一些令人不適的彈跳,這個問題在后排還會顯得更明顯一些。最后一起來看看全新V級的性能測試成績吧。
加速測試
以2000rpm起步,盡管后輪顯得很安分,但大扭矩給人的瞬間感官體驗還是很過癮的(最大G值接近0.8G),只可惜每擋加速持續(xù)時間太短,4000rpm的紅線注定了它必須在升入4擋后才能完成破百。變速箱換擋速度還算迅捷,并沒有浪費太多時間,最終取得了10.26秒的成績。這和奔馳的官方成績(9.1秒)有一定差距,我們猜測也許和國內的柴油油品有關。
隨著時代的進步,車輛設計及制造工藝在不斷提升,如今新款汽車產品的剎車性能相比多年前已經有了整體性的強化,為了對新產品剎車能力進行更科學合理的評判,我們綜合目前評測中心已經測試過的848款車輛剎車成績,重新制定了汽車之家汽車性能測試剎車性能的優(yōu)秀、合格、差劃分標準,自2015年4月1日起啟用:100-0km/h剎車成績,小于39米為優(yōu)秀,大于等于39米、小于等于44米為合格,大于44米為差。
測試車配備的是四條245/45 R18的固特異EAGLE F1輪胎,這四條偏運動定位的低扁平比輪胎用在商務范兒的MPV上讓人有點意外。實際測試中,輪胎出色的抓地力居功至偉,V級的整個剎車姿態(tài)也相當穩(wěn)健,最終39.46米的成績雖沒有進入我們認定的優(yōu)秀標準,但已完全可以讓人滿意。
好了,產品很出眾,那么價格呢?市場需求如何?
之所以一直沒有提到這臺車的價格,一為留個懸念,二是擔心大家上來一看價格就給這臺車定了性,從而無心再去欣賞,也更無心判斷它是否值得。在經銷商處,它的報價是109.8萬元,我想,大部分人看到這個售價之后都會覺得太貴了,包括我在內。不過,在詳細的體驗、試駕過后,我的看法有了改變。
我并不是說自己想要買這臺車,我并沒有那么高的購車預算,即便有,我對高端MPV也沒有需求。相信絕大部分讀者都跟我一樣,對它沒有需求,但這不代表沒有人需要它。想要理解這件事并不難,我們換個角度看:應該沒有人會否認,這臺車頭掛著三叉星標識的、氣場十足的、近乎頂配的(ACC、全景攝像、柏林之聲音響)高端MPV,是現階段人們在國內能買到的終極商務車了。至于GMC SAVANA那樣的大家伙,更多被用作私人保姆車,而不是商務用車。既是終極之選,便很可能會出現既有需求、又有實力的買主。至于我們這些從沒想過要買它的人,欣賞一下,拿它當個談資就好啦。(文/圖/攝影 汽車之家 李毅 時睦華)
感謝車輛提供經銷商:大連傲卡名車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五一路知鄰街16號
電話:0411-82888866
新浪微博:@傲卡國際名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