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臨近春節(jié)放假,能夠收到一封來自大眾中國的第7代高爾夫R的試駕邀請函,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其實眼下第6代高爾夫R的性能就已經非常強悍了,為了超越自我,第7代高爾夫R必須得拿出點過硬的真本事來才行。
● 試駕感受
發(fā)動機參數對比 | |||
車型 | 第7代高爾夫R | 第6代高爾夫R | 奧迪S3 |
發(fā)動機型號 | EA888 | EA113 | EA888 |
最大功率(馬力) | 280 | 256 | 286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100-6500 | 6000 | 5100-6500 |
最大扭矩(!っ祝 | 380 | 330 | 38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800-5100 | 2400-5200 | 1800-5100 |
相比第6代高爾夫R,而剛剛上市的第7代在性能上又有了大幅提升,用官方的話來說,它的性能足以顛覆任何一款前作。拋開MQB平臺不說,全新的EA888發(fā)動機,相比之前的EA113,馬力已經提升至280匹(海外版300匹),并且還配備了第5代Haldex四驅,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5秒(海外版4.9秒),光是聽上去就令人興奮不已。
全新的動力帶來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快!非?欤 。深踩下油門的一剎那,背后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你前進,不覺會讓人手心冒汗。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時間比上一代快了0.7秒,實際測試成績說不定還會更快。不過相比國外版本的300馬力,進口至國內的高爾夫R在動力方面依然顯得比較保守。
在國內,奧迪S3成為了第7代高爾夫R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近乎同樣的動力總成和底盤,來自大眾品牌的高爾夫R甚至比奧迪S3還要貴,Das Auto,你確定沒有寫錯價格嗎?從這次短短幾分鐘的試駕體驗來看,高爾夫R的動力整體感覺和奧迪S3基本相當,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奧迪S3的動力還是要略勝一籌。從數據上分析,高爾夫R的最大功率也比奧迪S3低了6馬力,且整備質量更重(奧迪S3 1505kg,高爾夫R 1519kg),但兩款車實際整體差距并不大。
為提升操控表現,第7代高爾夫R采用了第5代Haldex四驅系統,并配備XDS電子限滑差速裝置,優(yōu)異的底盤設定讓“菜鳥”也可以高速攻彎,這一點和奧迪S3也非常相似。只不過高爾夫R得益于兩廂造型,感覺車尾的循跡能力更強。尤其是在蛇形繞樁和8字繞圈時,高爾夫R顯得非常穩(wěn)定、從容。
受試駕場地和時間的限制,這一次我們沒能體會高爾夫R在關閉ESP之后的操控表現,也沒能感受它在三種模式下的不同特性。只是在快速出彎時,如果緩慢給油,高爾夫R依然會出現輕微的轉向不足。它的車身非常穩(wěn)定,底盤極限也很高,但橫置發(fā)動機的結構決定了它在特殊情況下,偏向于前驅車的特性。
這能否說明新一代高爾夫R就沒有樂趣呢?顯然不能。在這里我不得不告訴大家,別再相信那些后驅黨所倡導的獨一無二的“駕駛樂趣”了。即使在出彎時不能通過給油的方式做出漂亮的漂移動作,但四驅車所提供的強悍抓地力,如軌道般的行駛軌跡也足以讓你的臉上面帶笑容,而這就是樂趣。極端情況下,做出漂亮的四輪漂移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別輕易嘗試它的極限,因為從理論上分析,四驅車在突破極限時是很難被挽救的,除非你有著如專業(yè)車手般的駕駛技術。
方向盤精準的指向和細膩的力反饋也是新一代高爾夫R的亮點,這一點我認為它比奧迪S3做得更好。或許憑借這一點和短小精悍的車尾,高爾夫R能夠在操控性上扳回一局。另外,在競速模式下,高爾夫R的油門響應很快,變速箱降擋也沒有遲疑,很符合駕駛者的心意,多少能彌補一些國內沒有手動擋車型的遺憾。
新一代高爾夫R的底盤硬嗎?如果根據我的個人喜好,我的回答是“剛剛好”。因為作為一款性能鋼炮,出色的懸架支撐能力是必要條件。要知道,第7代高爾夫R比普通高爾夫的離地間隙整整低了20mm,減振器的行程更短,再加上只有40的輪胎扁平比,所以日常駕駛的舒適性確實不佳。比較遺憾的是,進口至國內的新一代高爾夫R依然沒有選裝DCC動態(tài)底盤(可變阻尼減振器),所以底盤的軟硬無法調節(jié),否則的話,會有更多的人喜歡上它。
● 靜態(tài)體驗
下面再讓我們回顧一下新一代高爾夫R的靜態(tài)部分。由于之前我們已經出過詳細的體驗文章,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只針對新一代高爾夫R的一些特點進行介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通過點擊文章最后的相關鏈接進行閱讀。
大眾家族的車型向來都采用簡潔的線條設計,這也讓高爾夫R這款性能鋼炮看上去有些低調。當然,這種低調的風格也正是高爾夫R的一部分精髓,自始至終它都扮演著一個扮豬吃老虎的角色。所以你要學會擦亮雙眼,千萬不要等待它秒殺你之后,看到那個氣勢洶洶的四出排氣時才恍然大悟。
在車身細節(jié)方面,高爾夫R也有著諸多專屬元素。例如遍布車身前后的R徽標,銀色的后視鏡、“砍刀式”的五輻輪圈,還有那個十分高調的四出排氣管。這些元素加在一起,便造就了高爾夫R外觀上的與眾不同。
盡管高爾夫R的內飾沒有過于復雜、動感的線條設計,但整體用料和做工都在向豪華品牌看齊,它的整體質感基本不輸于奧迪S3。在副駕駛正前方、左右門板和擋把等處,還貼有仿碳纖維裝飾板,是否喜歡這樣的搭配就因人而異了。
方向盤和儀表盤從設計層面來看的話,依舊沒什么好說的。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高爾夫R的最高車速是被電子限制在250km/h的。如果沒有限制的話,我認為它可以輕松突破這個數字。
對于許多車迷朋友來說,第7代高爾夫R最大的遺憾莫過于取消了那個經!绊训啊钡耐靶巫巍1M管如今的這套座椅包裹性和舒適性可以兼得,但我依然無法說服自己喜歡上它,看來人都有加入外貌協會的可能。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高爾夫R也可以和其它家用車一樣,載5個人,再拉點貨,343L的后備廂足夠你放個普通箱子和背包了。如果這都達不到你的要求,那只有國外的高爾夫R旅行版才適合你了。
總結:
講了這么多,新一代高爾夫R到底怎么樣?總結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自我超越。在6代高爾夫R的年代,我相信幾乎沒有人會想到未來的第7代能夠有如此大的提升,畢竟第6代已經十分優(yōu)秀,而如今的第7代向“完美”二字更進一步。假如沒有奧迪S3,那么現在的評論注定是一片叫好,但很可惜這個假設不成立。從定價來看,高爾夫R比奧迪S3還要貴,最重要的是,目前我們還沒能找到一個高爾夫R更貴的理由。如果必須在這兩者之間作出選擇的話,我相信多數人都會選擇奧迪。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然而我始終認為,大眾集團內部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或許真正的區(qū)別正如文中所說的一樣,高爾夫R勝在操控。只可惜,這次的試駕時間實在太短,不能深切地體會高爾夫R的操控魅力。沒關系,年后我們很快就會拿到測試車,到時候真希望它和奧迪S3能夠來一場真刀真槍的巔峰對決,或許那時候一切問題都會找到答案。(文/圖/攝 汽車之家 張子儀)
相關鏈接:
車型圖片 | ![]() |
基本參數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廠商指導價 | 40.78萬 |
廠商 | 大眾(進口) |
級別 | 緊湊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環(huán)保標準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5.01 |
最大功率(kW) | 206 |
最大扭矩(N·m) | 380 |
發(fā)動機 | 2.0T 280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濕式雙離合 |
長*寬*高(mm) | 4276*1799*1442 |
車身結構 | 5門5座兩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25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5 |
實測0-100km/h加速(s) | 4.96 |
實測100-0km/h制動(m) | 38.43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7.3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長度(mm) | 4276 |
寬度(mm) | 1799 |
高度(mm) | 1442 |
軸距(mm) | 2626 |
前輪距(mm) | - |
后輪距(mm) | - |
車身結構 | 兩廂車 |
車門數(個) | 5 |
座位數(個) | 5 |
油箱容積(L) | 55 |
后備廂容積(L) | 343 |
整備質量(kg) | 1519 |
發(fā)動機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發(fā)動機型號 | CJX |
排量(mL) | 1984 |
排量(L)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氣缸數(個)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最大馬力(Ps) | 280 |
最大功率(kW) | 206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100-6500 |
最大扭矩(N·m) | 38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800-51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混合噴射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鑄鐵 |
環(huán)保標準 | 國V |
變速箱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擋位個數 | 6 |
變速箱類型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簡稱 | 6擋濕式雙離合 |
底盤轉向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全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guī)格 | 225/40 R18 |
后輪胎規(guī)格 | 225/40 R18 |
備胎規(guī)格 | 非全尺寸 |
被動安全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主● / 副●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 / 后● |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前● / 后- |
缺氣保用輪胎 | - |
主動安全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ABS防抱死 | ●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車身穩(wěn)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 |
疲勞駕駛提示 | -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駕駛操控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發(fā)動機啟停技術 | ● |
自動駐車 | ● |
上坡輔助 | ● |
陡坡緩降 | - |
空氣懸架 | - |
電磁感應懸架 | - |
可變轉向比 | - |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 - |
四驅/越野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 - |
駕駛硬件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前/后駐車雷達 | 前● / 后● |
駕駛功能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衛(wèi)星導航系統 | ● |
并線輔助 | - |
夜視系統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外觀/防盜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電動后備廂 | - |
感應后備廂 | - |
車頂行李架 | - |
發(fā)動機電子防盜 | ● |
車內中控鎖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車外燈光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LED日間行車燈 | ● |
自適應遠近光 | - |
自動頭燈 | ● |
轉向輔助燈 | - |
轉向頭燈 | ● |
前大燈雨霧模式 | - |
大燈高度可調 | ● |
大燈清洗裝置 | ● |
大燈延時關閉 | - |
天窗/玻璃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前/后電動車窗 | 前● / 后● |
車窗防夾手功能 | ● |
后風擋遮陽簾 | -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 |
后雨刷 | ● |
屏幕/系統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車載電視 | - |
智能化配置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車聯網 | - |
主動降噪 | - |
方向盤/內后視鏡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多功能方向盤 | ● |
方向盤換擋 | ● |
方向盤加熱 | - |
方向盤記憶 |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 |
車內充電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220V/230V電源 | - |
座椅配置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運動風格座椅 |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jié) | - |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節(jié)按鈕 | - |
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jié) | - |
第二排獨立座椅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音響/車內燈光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觸摸式閱讀燈 | - |
空調/冰箱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
后排獨立空調 | - |
后座出風口 | ● |
溫度分區(qū)控制 | ●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 |
車載冰箱 | -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