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yè)評測]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向各位介紹了2014款Jeep自由光這款車的日常使用細節(jié)和駕駛感受方面的情況,并且給出了性能測試成績。今天我們到野外場地,看看它引以為傲的越野表現如何。
此次的測試車是2014款Jeep自由光2.4L精銳版,和我們之前測試的是同款車型,指導價45.99萬元。
自由光裝備了名為“Active Drive”的四輪驅動系統(tǒng),基于德國采埃孚(ZF)公司的“ECOnnect”四驅系統(tǒng)進化而來,以橫置發(fā)動機、前輪驅動底盤為基礎,通過多片離合器結構的中央差速器將扭矩傳遞到后橋,它的特點是分動箱在必要時可徹底斷開后橋,實現100%前輪驅動,提升燃油經濟性,而且它的后橋也具備多片離合器結構,可主動控制左右后輪的扭矩分配,起到限滑差速器的作用。
根據車型配置的不同,Jeep自由光共提供三種四驅型號,分別是Active Drive I、Active Drive II和Active Drive Lock。我們測試的這款2.4L精銳型裝備的是Active Drive II系統(tǒng),它是在在前者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傳動比為2.92:1的低速放大擋,攀爬能力進一步提升。此外全系車型還擁有Selec-Terrain路況模式自選系統(tǒng),預設不同駕駛模式可供選擇。
首先來驗證一下它的四驅脫困能力。架子的左前輪和右后輪位置有滑輪組,完全無抓地力。這樣的坡度對于自由光來說并不困難,無需使用低速四驅,越野模式自選系統(tǒng)放在“自動”狀態(tài)。在測試中,車輛慢慢行駛到滑輪組上,原以為打滑車輪至少應該空轉幾下,結果卻出人意料:車輪只輕微空轉了一剎那,緊接著電子輔助系統(tǒng)就果斷施加了足夠的制動力,幫助車輛順利爬上,整個過程非?,甚至車速都幾乎沒有變化,可見電子輔助系統(tǒng)反應極快,可以說是我們測試過的車型里最有效的。
接下來我們測試打開三組滑輪,只有左后輪有附著力的狀態(tài)。視頻中可見,此時前軸兩輪開始同步打滑,能夠明顯感覺到左后輪有明顯的動力,但似乎并不足以驅動超過1.8噸的自由光爬上坡。改用低速四驅后,效果好了一些,不過此時由于動力的不平衡,車輛開始向右跑偏,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多次嘗試之后還是沒有進一步挑戰(zhàn)極限。
隨后我們用“饅頭包”做實驗,自由光依然可以順利通過,毫無難度。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的車身剛性不錯,在路面扭曲的情況下,所有車門都能很順利的開關,令人滿意。
面對抓地力良好的20°坡,2.4L發(fā)動機還是可以應付的,無需使用低速四驅模式,車輛就能很穩(wěn)的爬上坡。這款車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為20°和26°,縱向通過角為20°,這個水平和專業(yè)越野車相比要遜色,不過對于城市SUV來說夠用了,應付一般路況不成問題。
自由光2.4L精銳版的最小離地間隙為199毫米,發(fā)動機進氣口在前格柵之上,距地面至少有800毫米。在經過440毫米左右的水坑時顯得很從容。需要注意的是排氣管高度大約350毫米左右,已經位于水線以下,此時不能熄火否則水會倒灌進排氣管。排氣尾鼓的最下方的小孔可以排水。
最后我們來體驗一下實地越野,首先是爬坡項目。此時我們選擇低速四驅+沙地模式,發(fā)動機扭矩放大2.92倍。沙地越野需要較快的速度,必須大腳油門沖出去,因此在沙地模式下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會允許車輪更多的打滑,防止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切斷動力導致車輛陷入沙坑,這一點尤為重要。這款車裝備了普利司通DUELER H/P系列輪胎,尺寸為225/55 R18,強調運動性和濕滑路面抓地力,沙地方面不太擅長。
從實際結果來看,自由光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輪胎具備足夠的抓地力,而且在沙地模式下沒有電子系統(tǒng)的限制,動力可以充分發(fā)揮,迅速幫助車輛駛出沙地。
最后實地交叉軸項目中,自由光依然表現出色,車輪輕微打滑后立刻鎖止,扭矩充分作用到有附著力的車輪,最終順利通過,可靠性令人滿意。
● 全文總結:
自由光的2.4L發(fā)動機應付城市道路日常使用不成問題,但超出11秒的0-100km/h加速成績與同級別渦輪增壓車型相比動力方面要遜色不少,好在它的剎車成績令人滿意,這一點還是不錯的。油耗方面,9.88L/百公里的結果很優(yōu)秀,體現出9AT變速箱應有的優(yōu)勢。
相比之下它的越野性能表現沒有讓我們失望,四驅系統(tǒng)表現出色,通過交叉軸項目毫不費力,2.4L發(fā)動機低轉速扭矩夠用,而且還具備低速四驅模式,另外越野模式自選系統(tǒng)效果也不錯?偟膩碚fJeep自由光四驅系統(tǒng)的專業(yè)性和實際越野效果在同級別中確實有明顯優(yōu)勢,可以應對絕大多數消費者所要面對的各種路況?偟膩砜醋杂晒膺@款車型很好的詮釋了Jeep品牌首次在市場上提出的“下一代”概念,性能達到了應有指標,至于它能否真的引領城市SUV的未來走向,就要看消費者的認可度了。(文/圖汽車之家 羅浩 攝影/汽車之家 于晗)
●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