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靜態(tài)體驗] 英朗,這名字起得不錯,深得中文之精髓,絕對正氣,而且上口。光聽名字就會讓人想像其英姿勃發(fā)俊朗軒昂的樣子,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的想像力太豐富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車已經(jīng)被關注了很長時間,每一次關于它的文章都會有相當高的點擊。自從前些日子正式公布了售價,不光是點擊高了,就連文章下面的回復也開始熱火朝天。盡管此次體驗的僅是全系5款車型當中的一款,但也是次頂配車型了,1.6T新銳運動版,價格僅次于1.8L自動豪華型。話不多說,就讓我們從中一窺究竟。
很多人都知道,英朗的原形車就是去年才發(fā)布的全新歐寶雅特,外觀設計上基本保持了原汁原味,除了前臉的豎條格柵以外。雖然說直瀑式中網(wǎng)就等同于別克家族的代名詞,但是也并非所有家族內(nèi)成員均照搬照用,我們還是能看出在不同定位的車型上是有差異的。而英朗跟君威比起來顯然就是小弟級別的,中網(wǎng)的整體造型就要更緊湊年輕,電鍍的效果更突出,豎條不是很粗壯,盡量讓人感覺到時尚與活力,而并非沉穩(wěn)與大氣。
除此之外,我們再有什么溢美之詞,就全部都要奉送給雅特的設計師了。比如說,從兩個角度能得到兩種視覺效果的前大燈,正面看挺酷,側面看又造型飛揚,可惜的是沒有雅特上面的LED行車燈,終究是少了些神采。整個車頭的精華在于線條的連貫,于簡潔中營造出動感,所謂動感的關鍵字是“動”,所以我可以說英朗的線條動感,但并不能說它的大燈或中網(wǎng)動感,因為那實在是不合邏輯。
其實我所掌握的修辭手法真的很有限,每當寫關于輛外觀部分的描述時,都會有種詞窮的感覺。今天說到英朗的側面造型時,這種感覺再次油然而生。經(jīng)過一番仔細的推敲,我決定把我有限的詞匯都用贊美車頂線條,因為至少對我來說這是最能打動我的與設計有關的部分。正是由于這條圓潤的弧線流淌而過,英朗的側影才會和很多做得頗像MPV似的兩廂車有了本質(zhì)的形像差異。
車身修長的效果并非依然靠設計手法而實現(xiàn)的假像,英朗的軸距長達2685mm,這個數(shù)字在緊湊型車里雖未達到霸主地位,但也算是一流的“武林高手”了。它可以自豪地說一句:我真的很長很大!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整個車身的上半部分都是被一條連貫流暢的線條包覆其中,在C柱前后的銜接尤其值得稱道,自然嫻熟沒有絲毫生硬之感,也沒有刻意為運動感而拉扯出一些多余的部分。由于車身上半部分顯得扁一些,因此車頭在視覺上被拉得更長了。而至于說腰線和側裙上沿那條立體線條,也為整體的運動風格貢獻了力量,只是這種設計太過普遍了。
光滑圓潤的尾部幾乎找不到什么直棱直角的設計,尾窗、尾門,乃至后杠,都是各種大小疊加的U形,包括那個尾門拉手都以一個別致的U形包圍了起來,只是說我不知道這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含義。
奇特的是五輻式的輪轂也是從雅特身上繼承而來的,樣式完全一樣,十分地忠于原版。而在這款運動版上的尺寸225/50 R17也是絕對同級別中的高等級配備,話說回來,這兩年別克的新車型都挺舍得在輪子上花成本的。不光是看上去賞心悅目,寬胎的抓地力也確實要更好一些。只是這個五輻輪轂樣式,我嫌它粗壯有余運動感欠缺,當然這僅是我的個人眼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