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電影汽車賞析] 復活節(jié)前夕,保時捷紀錄片《耐力賽》正式上線。作為一名汽車運動愛好者,我一口氣看完了這部90多分鐘的影片,有些感想希望和大家分享,同時也借此機會回顧一下保時捷品牌的賽車運動歷史。
關于紀錄片《耐力賽》
《耐力賽》由曾以獲獎美劇《一級方程式:疾速爭勝》而聲名鵲起的英國導演詹姆斯·勞斯(James Routh)執(zhí)導,講述了保時捷在2019年6月連續(xù)征戰(zhàn)兩場全球頂級耐力賽事——勒芒24小時耐力賽和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的臺前幕后故事。
影片的主角不僅僅是保時捷911 RSR和911 GT3 R這些基于高性能量產跑車911 GT3 RS打造的賽道強者,還有車手、工程師、車隊經理等無數(shù)參與其中的人。賽場上的緊張氣氛和困難挫折在影片中被真實地刻畫,且未經任何修飾,為觀眾呈現(xiàn)出保時捷投身賽車運動以來度過的最艱巨的兩周時光。
賽車運動中,“背靠背”是指連續(xù)的兩個周末都有比賽。2019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于6月15日-16日在法國舉行,而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則在僅一周后的6月22-23日于德國上演。在這兩場比賽中,保時捷車隊都承受了長達24小時的耐力考驗,面對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fā)狀況。
表面上看勒芒大賽只是一場橫跨周六周日的比賽, 實際上在距離開賽前4周,保時捷911 RSR賽車已經開始在與勒芒較為相似的意大利蒙扎賽道進行測試,盡可能多的收集數(shù)據(jù),以驗證賽車的調校。距離開賽前2周,官方還會組織一場試車活動,所有參賽車隊齊聚勒芒賽道,為即將到來的大賽做準備。對于職業(yè)車手來說,為了兩周內參加兩次24小時比賽,備賽期間他們會利用爬山、騎自行車等方式來調整體能和心態(tài)。
擁有悠久歷史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自1923年開始舉辦,2019年已是該賽事的第87屆。不僅如此,本屆勒芒大賽還作為2018-19賽季WEC世界耐力錦標賽的收官之戰(zhàn)。此戰(zhàn)之前,保時捷廠隊在LM GTE Pro組別6個參與競爭的制造商中已經提前加冕年度車隊總冠軍,最大的懸念是組別車手年度總冠軍的歸屬。按照積分排名,保時捷廠隊有兩個車組具備爭冠資格,作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衛(wèi)冕冠軍的92號賽車是奪冠熱門。
按照規(guī)則,WEC賽程中的6小時賽和1000英里賽,每輛車都由2位車手輪流駕駛,而勒芒24小時賽則要求由3位車手輪流駕駛。賽車是一項團隊運動,車手與隊友、賽車工程師、數(shù)據(jù)工程師以及機械工程師之間需要相互信任、緊密合作。除了廠隊賽車以外,保時捷同時還為多支客戶車隊提供支持,包括派出青年職業(yè)車手代表客戶車隊參賽。
2019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共有61輛賽車參賽,92號保時捷的排位賽成績并不理想,僅排在組別第7位。當?shù)貢r間下午3點,比賽正式打響,開賽后1小時,不斷完成超越的92號賽車已經來到了組別第2位。從組別第13位起步的91號保時捷同樣表現(xiàn)不俗,但追趕到第6位時賽車突然發(fā)生異響,不得不進站維修更換前剎車,這讓他們損失了一些時間。
處于組別前兩位的51號法拉利和92號保時捷競爭激烈,但超車過程并不一定要在賽道上冒險完成,很多時候車隊策略同樣關鍵。當比賽進行到4小時45分,51號和92號同時進站,保時捷率先完成加油,出站后順利超越法拉利取得領先。不過距離比賽結束還有很多個小時,因此一刻也不能放松。
比賽剛剛過半,意外發(fā)生了。凌晨3點45分,92號賽車突然遭遇機械故障,這成為本場比賽的重大轉折。為了讓92號盡快重返賽場,保時捷兩個車組的維修技師全部集中到一起,爭分奪秒僅用20分鐘就為賽車更換了整套排氣管;氐劫惖罆r,92號已經落到了第7位,但只要能夠繼續(xù)比賽,就仍然有希望爭奪年度總冠軍。
經過24小時熬戰(zhàn),最終AF Corse法拉利車隊的51號賽車奪得了2019年勒芒LM GTE Pro組別冠軍,91號保時捷追到了第2位,92號雖然僅排在第9,但年度總積分仍然領先,并因此如愿捧得了車手世界冠軍獎杯。這樣的結果并不完美,但能夠跑完整場24小時比賽本身也是一種成就。
沒有更多時間慶祝,因為緊接著還有另一場硬仗要打。翌日,保時捷來到了世界上最殘酷、最危險的賽道——有著“綠色地獄”之稱的紐伯格林北環(huán)。在那里沒有以廠商名義參賽的車隊,兩輛身披黃綠色戰(zhàn)袍的保時捷911 GT3 R將代表Manthey Racing客戶車隊出戰(zhàn),而保時捷則全程提供支持。
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的規(guī)模更加盛大,有158輛賽車同場競技,每臺賽車由4位車手輪流駕駛,911 GT3 R所在的是最高等級的SP9即GT3組別。1號保時捷作為衛(wèi)冕冠軍備受關注,但從賽前試車反饋看,車手對車輛調校并不滿意,由于時間緊迫,工程師團隊連夜對車輛進行了重新檢查,雖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明顯問題,但仍參考車手意見做了調整。即便如此,車輛依然沒有達到最佳狀態(tài),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1970年開始舉辦的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2019年迎來第47屆大賽。下午3點30分比賽正式開始,從第7位發(fā)車的1號賽車很快攀升到了第3,可惜好景不長,17點09分1號車遭遇爆胎還連帶損壞了差速器,這讓他們損失了大量時間,掉到了第35位。另一方面,911號保時捷表現(xiàn)不俗,第一圈便全力以赴發(fā)起進攻超到了第2位,緊隨梅賽德斯-AMG賽車等待時機,并在18點44分完成了漂亮的超越。
由于能見度、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夜晚比賽更加困難。凌晨1點09分,1號車發(fā)生了嚴重撞車事故,遺憾退賽。禍不單行,911號賽車的無線電通訊臨時出現(xiàn)故障,加之車手Laurens沒有注意到限速提示,在事故路段超速通過,被賽會罰時5分32秒,領先勢頭就此終結。
比賽還剩最后1小時,911號賽車仍落后頭車1分24秒,為了將功補過Laurens將賽車開到極限,半小時已將差距縮短到32秒。沖刺階段,保時捷調整了戰(zhàn)術沒有冒險超車,最終以第二名完賽(賽后車檢未通過,成績被取消)。兩場背靠背的24小時耐力賽就這樣落幕了,保時捷沒能贏下比賽,這讓為之拼搏了數(shù)個日夜的團隊感到失望,但他們不會放棄,并將做好準備期待來年再戰(zhàn)。保持對勝利的渴望,這就是耐力賽的精神!
關于保時捷的賽事歷史
保時捷的賽車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1948年7月11日,當時第一款被冠以“保時捷”名稱的車型356獲得道路行駛許可僅一個月,品牌創(chuàng)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的侄子Herbert Kaes駕駛底盤編號為356 001的保時捷中置發(fā)動機雙座敞篷跑車,在因斯布魯克Stadtrennen大賽上贏得了它的第一個同級冠軍。從那時起,保時捷品牌就一直活躍在世界賽車運動當中。
保時捷在賽車運動中的聲譽是依靠其70多年來累計超過3萬場的偉大勝利而建立起來的。1951年,成為獨立汽車制造商僅一年的保時捷,憑借356 SL賽車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嶄露頭角,取得了1100cc以下組別小組冠軍。勒芒賽道對于保時捷來說是最佳主場,因為他們至今已經在那里奪得了19次總冠軍。沒有其它品牌像保時捷一樣在全世界最嚴酷的耐力賽上贏得過如此多的勝利,這也讓保時捷成為勒芒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制造商。
保時捷參加的另一項重要賽事是在西西里島上舉行的Targa Florio公路賽。如果說勒芒24小時耐力賽需要賽車發(fā)揮最大性能,并經受長時間的壓力考驗才能戰(zhàn)勝對手,那么在Targa Florio,除了要行駛超長的里程,還得應付不斷變化的狀況、地形和無法預見的事故,這些事故常常十分危險,甚至是致命的。1956年的Targa Florio大賽,是保時捷在重要國際性賽事中的首次勝利。
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和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是在北美地區(qū)兩項最重要的耐力賽事,1960年,保時捷憑借718 RSK 60 Spyder賽車在賽百靈初嘗勝果。時至今日,保時捷在賽百靈共奪得了18次總冠軍。1968年,907/6長尾賽車為保時捷贏得首個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冠軍。在該項賽事中,保時捷同樣獲得了18次總冠軍。
拉力賽和越野賽也是保時捷輝煌賽車歷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954年,保時捷550 Spyder在卡雷拉泛美拉力賽1500CC組中贏得了冠軍。1968年,911 T賽車為保時捷贏得了第一個WRC蒙特卡洛拉力賽的冠軍。1984年,保時捷憑借911 Carrera 4x4賽車首次在巴黎-達喀爾拉力賽中奪冠。1985年,保時捷959在法老王拉力賽中取得了勝利。次年,959又在巴黎-達喀爾拉力賽中奪冠。
方程式賽車領域,保時捷804曾在1962年贏得了F1法國大獎賽的勝利。保時捷在F1中的另一個成就是在1984-1986賽季,當時邁凱輪車隊使用的TAG1.5升V6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是由保時捷提供的,這也幫助尼基·勞達和阿蘭·普羅斯特問鼎世界冠軍頭銜。在電氣化之路上,保時捷從2019/20賽季起開始征戰(zhàn)F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
不僅如此,1986年,保時捷在德國推出了首個單一車型賽事944 Turbo杯。之后,保時捷開始構思以旗下最具代表性的911跑車為主角的單一車型賽事,并于1990年推出了卡雷拉杯,而作為F1墊場賽的保時捷超級杯于1993年設立。2003年,保時捷卡雷拉杯落戶亞洲,十多年來為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培育了諸多出色的車壇新星。
結語:回到《耐力賽》這部紀錄片,在故事講述的兩場24小時耐力賽中,保時捷都有爭冠實力,卻不是最終的獲勝者。而以這樣獨特視角拍攝的影片,反而更加真實和觸動人心。很多時候,即便勝券在握,也難免有意外出現(xiàn)。比賽如此,人生亦如此,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去準備、去迎戰(zhàn)、去拼搏、去謝幕,克服每一次的挑戰(zhàn)。(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