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汽車進入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而國人最早接觸到的汽車品牌大多都來自美國。1901年,匈牙利人Leinz首開先河,將兩輛美國制造的奧茲莫比爾牌汽車運抵上海。次年,袁世凱將一輛美國制造的杜里埃牌汽車,獻給了慈禧太后作為賀壽之禮。本文,我們就來一起回顧美國汽車品牌的入華歷程。
美國品牌汽車自清朝末年便已進入中國,民國成立后,越來越多的美國汽車品牌開始活躍在中華大地上,1913年,第一批福特T型車銷售到中國。近代風云人物的座駕中也不乏美國車的身影,比如:溥儀在擔任偽滿洲國皇帝時的座駕是一臺凱迪拉克Deluxe Tudor 8C型豪華轎車;上海灘大亨杜月笙最鐘愛的座駕是掛著7777號車牌的雪佛蘭;蔣介石經(jīng)常使用的座駕中包括一臺普利茅斯;國共和談期間,周總理的座駕為1941款別克Century。
改革開放初期,美國人率先將合資理念帶進了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1978年10月21日,時任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湯姆斯·墨菲率領(lǐng)代表團訪華時, 提出了一個中方非常陌生的詞匯“Joint Venture”。墨菲解釋說:“簡單地說,就是把我們的錢包放在一起,共同辦個企業(yè),要賺一起賺,要賠一起賠,這是一種互利的合作方式。”同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作出了“合資經(jīng)營可以辦”的重要批示。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進中國之克萊斯勒:
1、Jeep品牌
1984年1月15日,國內(nèi)第一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yè)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舉行了開業(yè)典禮。北京吉普由北京汽車制造廠與美國汽車公司(AMC)共同組建,首款引入的車型為AMC旗下Jeep品牌當時最新推出的第二代Cherokee,中文名為切諾基。1985年9月26日,第一批CKD組裝的北京吉普切諾基駛下了生產(chǎn)線。不過,受海南汽車走私案影響,國家開始嚴格控制汽車及零部件進口,但北京吉普沒能適應新政策的變化,一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直到國家出面幫助,企業(yè)才暫時渡過了難關(guān)。
1995年是北京吉普最為輝煌的時期,年銷量達到了8.2萬輛,之后急轉(zhuǎn)直下,1996-99年分別為7.2萬輛、5.2萬輛、3.1萬輛、2.1萬輛。即便2001年推出了國產(chǎn)大切諾基,北京吉普也沒能挽回局面,2005年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2007年起,Jeep品牌重新以進口車的形式登陸中國市場,最先引入的車型為大切諾基和指揮官,之后又帶來了指南者、牧馬人、自由客等。2015年起,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再次將Jeep品牌引入本土化生產(chǎn),目前已有自由光、自由俠、指南者和大指揮官4款國產(chǎn)車型。
2、克萊斯勒品牌
上世紀90年代,越來越多正規(guī)渠道的“大貿(mào)車”進口到中國市場,其中不乏克萊斯勒的身影,常見車型包括:太陽舞、彩虹、君王等。另一方面,克萊斯特通過收購AMC獲得了北京吉普的股份,其計劃將一款克萊斯勒轎車引入國產(chǎn),并投入了數(shù)千萬美元為新項目作準備。然而,當時國家汽車產(chǎn)業(yè)政策要求“年產(chǎn)量達到10萬輛以上者,可以批準上轎車項目”,但北京吉普無法滿足最低年產(chǎn)量要求,因此未能獲得轎車生產(chǎn)資質(zhì)。
1998年,戴姆勒-奔馳兼并克萊斯勒,組建了戴姆勒·克萊斯勒。2005年,北京吉普重組為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后者在次年推出了國產(chǎn)克萊斯勒300C,2008年又將鉑銳引入國產(chǎn)。此外,克萊斯勒大捷龍在東南汽車工廠投產(chǎn)。不過,隨著戴姆勒與克萊斯勒分道揚鑣,北京奔馳-戴克生產(chǎn)的克萊斯勒品牌車型全部停產(chǎn)。如今,國內(nèi)銷售的克萊斯勒車型包括加拿大溫莎工廠生產(chǎn)的進口300C、大捷龍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大捷龍PHEV。
3、道奇品牌
道奇曾在上世紀80年代錯失了與一汽合作的機會,1987年,一汽引進了克萊斯勒488發(fā)動機技術(shù)及閑置設(shè)備(該發(fā)動機可用于道奇600)。克萊斯勒原以為一汽會繼續(xù)購買道奇600的廢棄裝配線,因此開出天價轉(zhuǎn)讓費。與此同時,大眾給出了更具誠意的合作條件,一汽果斷選擇與大眾合作。得知消息的克萊斯勒提出將道奇600裝配線的報價降到1美元,但為時已晚。另一方面,紅極一時的廣東三星汽車,在90年代采用進口零部件組裝方式生產(chǎn)過道奇凱領(lǐng)。
由于極速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并被牽扯進“9898”湛江特大走私受賄案等諸多原因,三星汽車在2000年全面停產(chǎn)。道奇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7年,與孿生兄弟大捷龍一樣,道奇凱領(lǐng)同樣由東南汽車在福建生產(chǎn)。2008年起,道奇又以進口形式陸續(xù)引入了鋒哲、酷搏、酷威等車型。不過多年來,道奇品牌在國內(nèi)的表現(xiàn)一直不溫不火,如今在4S店只有酷威一款車型在售,而通過平行進口方式還能買到道奇挑戰(zhàn)者跑車、道奇Ram皮卡等。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進中國之通用:
1、別克品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1993年國家為進一步吸引外資,制定了免稅車優(yōu)惠政策,于是進口車數(shù)量呈井噴式增長。幾乎所有品牌的豪華車都伴隨這股熱潮來到了中國,別克林蔭大道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在桑塔納獲得巨大成功后,上海汽車工業(yè)(集團)總公司決定再以合資方式引入一款中高檔車,并與美國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進行了接觸, 它們提供的備選車型包括別克新世紀、福特金牛座等。
上汽最終選擇與通用合作,因為通用在對零部件國產(chǎn)化支持、CKD材料進口價格、技術(shù)轉(zhuǎn)讓費用等方面都有優(yōu)勢。同時, 別克新世紀大氣穩(wěn)重的造型也符合國人對中高檔車的審美。1997年6月12日,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8年12月,上海通用第一輛國產(chǎn)別克新世紀轎車下線。1999年4月,該車通過了40%國產(chǎn)化鑒定正式開始批量生產(chǎn)。經(jīng)過20年發(fā)展,別克品牌在中國不斷壯大,其產(chǎn)品已覆蓋轎車、SUV、MPV及新能源車領(lǐng)域, 2017年銷量超過了120萬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