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重慶第一家出租汽車公司成立, 由國家計委、財政部劃撥的20輛上海牌小轎車、5輛旅行車正式投入營運。這些出租車當年都只能在牛角沱一帶等活,通過一個統(tǒng)一的叫車、派車電話,實現(xiàn)業(yè)務(wù)的接單和轉(zhuǎn)達。另外,重慶最早的出租車不打表計費,乘客和司機談好價格后才上車出發(fā)。進入80年代后,菲亞特126P、拉達、波羅乃茨、伏爾加等相繼進入了重慶出租車市場。
為了方便乘客往來渝中區(qū)和江北區(qū),1982年,重慶修建了國內(nèi)首條跨江客運索道嘉陵江索道。該索道跨度為740米,車廂最大容量46人,日均客流量為1.2萬人次,最多時達到2.54萬人次。1987年,重慶又投入運營了第二條跨江客運索道,連接渝中區(qū)和南岸區(qū)的長江索道。該索道全長1166米,最大載客量80人,日運客量1.05萬人次。
1986年,我國第一部城市客運電梯凱旋路電梯建成投用,它連接著下半城的凱旋路和上半城的新華路,高11層,車廂乘員20人,提升高度32.5米。高峰時期,凱旋路電梯日運載量達到1.4萬人次,方便了重慶上下半城的人流往來。1996年,皇冠大扶梯取代兩路口纜車,連接起兩路口和菜園壩火車站;使诖蠓鎏萑L112米,提升高度52.7米,最大載客能力為1.3萬人次/小時。
隨著重慶現(xiàn)代化進程加快和城市交通狀況的變化,1993年起,重慶公交車開始逐步淘汰鉸鏈車。1994年,氣包車全面停止使用,同年,重慶首座壓縮天然氣(CNG)充氣站落成,為CNG公交車、出租車的推廣創(chuàng)造了條件。90年代,重慶的出租車以紅色夏利、奧拓為主,1997年,重慶出租車首次安裝了電子計價器。2000年,羚羊出租車投放主城,重慶出租車正式進入黃色時代。
2004年,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較場口-動物園”段開始試運行。該線路是我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也是中國西部地區(qū)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具有爬坡能力強、轉(zhuǎn)彎半徑小、運行噪音低、綜合造價省等優(yōu)點,其因列車在李子壩站穿樓而過聞名全國。如今,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6條,其中2、3號線為跨座式單軌,其余為地鐵,開通站點154個,總里程達264.3公里。
同樣在2004年,無軌電車退出了重慶歷史。2005年,重慶主城天然氣公交車保有量達4967輛,占公交車總量的91.4%;天然氣出租車6190輛,占出租車總量的95.8%。2008年,天語SX4出租車進入重慶,很快成為主城出租車換代產(chǎn)品。2010年,重慶在公交線路上正式批量使用了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2012年,重慶主城公交車擁有量達7982輛,出租車11934輛。
2015年以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出行平臺在重慶迅速搶占出租車客運市場,1.2萬輛在案登記的網(wǎng)約車,通過專車、快車、順風車、拼車等各類服務(wù)模式,為廣大乘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務(wù)。面對嚴峻的市場挑戰(zhàn)和沖擊,重慶傳統(tǒng)出租車行業(yè)積極主動適應(yīng)新形勢,在啟用新車型啟悅的同時,轉(zhuǎn)型提供網(wǎng)約車服務(wù),推進兩種業(yè)態(tài)融合發(fā)展。
今日的重慶,公交車占機動化出行比例為43.7%,私家車占比34.3%,軌道方式占比14.6%,主城兩江四岸主要的過江通道依賴于跨江大橋,而輪渡僅剩朝天門至洋人街一條航線了。在重慶輪渡最輝煌的時候,曾有輪渡近40艘,過江航線多達19條,日均乘客量超10萬人次。與此同時,纜車、索道等承載著老重慶記憶的交通工具也幾近消亡,唯一留下的長江索道已變?yōu)槁糜尉皡^(qū)。
● 重慶對未來智能交通的探索
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汽車產(chǎn)業(yè)基地,重慶在汽車智能化領(lǐng)域同樣積極進取。今年3月,重慶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出臺法規(guī)、允許自動駕駛汽車“有條件”進入公共道路開展測試的城市。4月,來自長安、百度、一汽、東風、廣汽、吉利、北汽福田7家車企的自動駕駛汽車,獲得了重慶首批可上路測試的試驗牌照,禮嘉環(huán)線成為首個開放測試路段。
5月,專注分時租賃運營的盼達用車,與百度在重慶兩江新區(qū)啟動了自動駕駛示范園區(qū),落地共享汽車一鍵召喚功能,成為國內(nèi)首個實現(xiàn)“車來找你”的自動駕駛商業(yè)試運營項目。 園區(qū)內(nèi)共有6輛盼達共享汽車搭載了該技術(shù),通過盼達用車APP,即可召喚到盼達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實現(xiàn)了在共享汽車領(lǐng)域從人找車到車找人的轉(zhuǎn)變。
結(jié)語:山城、江城的獨特地勢,孕育了重慶豐富多樣的交通方式。不過,隨著公路、軌道的飛速建設(shè)、私家車的逐漸普及,輪渡、纜車、索道等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交通工具,正悄悄遠離重慶人的生活。為了保留下珍貴的記憶,目前,朝天門纜車已確定在原址復建,嘉陵江索道的復建工作正處于選址階段,“水上公交”體系的恢復也已被提上日程。(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