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朋友們新年好啊,我今年過年回家發(fā)現(xiàn)身邊買新車的家人、朋友格外多,最讓我驚訝的是,買新能源車型的占了將近一半的比例,而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省錢(主要是省油錢)。事實上,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fā)的一年,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了將近一倍,達到567.4萬輛。因此,本期內容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2022年新能源車型銷量的TOP 5,希望給大家買車提供一些參考。
不賣關子,先給大家看結論,2022年新能源車型銷量TOP 5分別是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五菱宏光MINIEV、比亞迪秦PLUS、特斯拉Model Y以及比亞迪漢系列。最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放在整體乘用車市場來看,這五款車型的銷量依然名列前茅。因此我們也能得到一個結論,2022年消費者已經(jīng)完全接受并且優(yōu)先考慮新能源產(chǎn)品了。
● 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銷量475306臺(售價15.48-21.88萬元)
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絕對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chǎn)品,它在12月份的銷量達到了恐怖的7.02萬臺,已經(jīng)完全取代了曾經(jīng)的“王者”哈弗H6、大眾途觀等車型,可以說新一代銷量王誕生了。宋PLUS新能源目前在售車型有9款,其中DM-i插混版有7款,售價區(qū)間為15.48-21.88萬元;純電版有2款,售價分別是18.68萬元和20.38萬元。很明顯,插混版是它的主銷車型,同時性價比也更高一些。(以下介紹為插混版)
● 靜態(tài)體驗:
宋PLUS目前已經(jīng)發(fā)布了三個類別的版本,分別是燃油版、EV純電版以及DM-i版,它們的外觀設計均由比亞迪全球設計總監(jiān) 艾格 領銜,比亞迪全球外飾設計總監(jiān) 洛佩茲 打造,設計理念則仍然以“龍”為主調,但與最初采用相同設計理念的其它比亞迪車型相比,它的外觀細節(jié)已經(jīng)得到優(yōu)化,整體設計更接近于目前熱銷的比亞迪漢。
其中,燃油版的前臉明顯是傳統(tǒng)燃油車的設計風格;EV版的前臉去掉了傳統(tǒng)的中網(wǎng)格柵,幾乎全封閉的設計符合電動車的主流設計;DM-i版的特性介于前面兩個版本之間,因此前臉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中網(wǎng)格柵,同時還采用了部分EV版的細節(jié)設計。
顯然,宋PLUS三個版本車型在外觀上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前臉設計,而且各自的辨識度都很高,基本上是一眼看過去就能準確地將它們區(qū)分開來。至于哪個更好看,這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就不做過多的評價了,反正是各有各的特色。但不能否認的是,它們各自的前臉設計都跟自身的特性頗為吻合。
● 動態(tài)體驗:
宋PLUS DM-i搭載了驍云-插混專用的1.5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是110馬力,最大扭矩是135!っ,動力的賬面數(shù)據(jù)并不算突出,但官方公布其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是7.9秒(110km版)、8.5秒(51km版),可見其加速性能是比較強的,尤其是純電續(xù)航里程為110km的版本。其實能有這樣的效果,起到最為關鍵作用的是DM-i系統(tǒng)上匹配的高效電機。
如果跟宋PLUS DM-i 51km版本對比,它的動力儲備也明顯更加充足,中后段的提速能力相對強一些,在跑高速時就會察覺到當中的差別,而在城市里中低速游走,它們的動力表現(xiàn)則可謂是不相伯仲的。
此時它的動力水平雖然不如電量充足時那么強勁,但是應對一般的超車需求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于電量更低時,它的動力輸出還會繼續(xù)削弱,但正常駕駛很少會遇到這種情況,畢竟它本身的“回電”速度足夠快。兩次在深圳市區(qū)道路及高速路上駕駛,遇到的唯一一次電量低于20%的情況還是我長按EV鍵強制讓它耗電導致的。
此外,動力系統(tǒng)的動力輸出十分線性自然,即便是突然深踩加速踏板提速,動力跟進雖迅速且直接但并不突兀,不會對行駛平順性帶來太多負面的影響,這同樣是行駛平順性的保障。雖然燃油版在行駛平順性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現(xiàn),但跟它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它的剎車采用了博世IPB系統(tǒng),官方宣稱100-0km/h的制動距離僅38.5m。在實際體驗時,可以感受到它的制動踏板的行程更加緊湊,輕踩便有較強的制動力輸出,但制動踏板反饋回來的腳感生硬且偏重,即便是“制動踏板感調節(jié)”處于舒適模式下也是如此,腳感沒有燃油版的那么線性自然,初次接觸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
能有這樣的效果,一方面同樣是電動機先天優(yōu)勢帶來的效果,而另一方面則是車廂的隔音水平也確實做得不錯。當車速超過100km/h之后,除了左、右外后視鏡與各自A柱之間傳來的風噪稍微有點明顯之外,其它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而輪胎對路噪的抑制能力更是值得一提之處。
● 購買建議:
推薦購買2021款 DM-i 51KM 尊榮型(售價16.48萬)
如果單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講,51KM 尊榮型的售價比尊貴版貴了1萬元,可增加的舒適性配置和主/被動安全功能都非常實在。它比低配車型增加了ACC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行人識別/保護系統(tǒng)、交通標志智能識別系統(tǒng)、車道偏離預警及保持系統(tǒng)、盲區(qū)監(jiān)測及開門預警系統(tǒng)等。
另外,主駕座椅電動調節(jié)也升級為8向,副駕座椅由手動調節(jié)升級為4向電動調節(jié),前排座椅均帶座椅通風/加熱功能,單色氛圍燈也升級為環(huán)繞式多色氛圍燈,液晶屏組合儀表升級為12.3英寸全液晶屏儀表,方向盤增加振動提醒功能,手機無線充電等,進一步提升了乘坐舒適性。
● 五菱宏光MINIEV:銷量404823臺(售價3.28-9.99萬元)
宏光MINIEV全年銷量也超過了40萬臺,“國民神車”絕對算得上名副其實了,這款小車目前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象級的產(chǎn)品,在基礎款的底子上,通過推出多款限量或定制車型,進一步提升產(chǎn)品形象,同時還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以下介紹為基礎款)
● 靜態(tài)體驗:
宏光MINI EV定位于“人民的代步車”,除了經(jīng)濟實用外,其還具備方正小巧、時尚便捷等特點。車身尺寸方面,它的長寬高分別為:2917/1493/1621mm,軸距僅為1940mm。
內飾部分采用了雙色混搭的居家紋理面料,整體布局簡約自然,線條運用流暢。另外,它還配備了彩色液晶儀表、手動空調及簡單的收音機+USB功能(娛樂系統(tǒng))。
● 動態(tài)體驗:
宏光MINI EV開起來的感覺非常便捷輕巧,由于整備質量只有705kg,因此這臺僅有20千瓦的驅動電機,驅動車身還是十分輕松的。
剎車方面,雖然談不上多么線性,不過前半段沒有偏軟的現(xiàn)象,整體力度也還可以。該車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非獨立懸架,底盤整體上的完整性表現(xiàn)尚可,在通過城鎮(zhèn)道路的一些坑洼路面或者減速帶時,也沒有生硬的顛簸感或松散的感覺。
宏光MINI EV除了經(jīng)濟便捷外,還充分具備靈活穿梭及好停車的特點,在日常駕駛時,它開起來的感覺便捷輕巧、提速也并不慵懶拖沓,底盤的表現(xiàn)完整性較好且沒有松散的感覺,這對于一臺代步車來講已經(jīng)足夠了。如果您是寶媽級女性用戶、剛步入社會的年輕打拼者或者是中老年中的男性朋友,需要一臺實用便捷、成本低且安全的小車來滿足日常代步需求,那么選擇宏光MINI EV會再合適不過了。
● 購買建議:
推薦購買馬卡龍版(售價4.38-5.28萬)
宏光MINIEV的車型雖然比較多,但可以分成基礎款、馬卡龍款、GAMEBOY款、以及敞篷版四大類,如果你預算有限,可以選擇基礎款;馬卡龍版有著不錯的性價比,同時外觀也更加精致時尚,這是我首推的版本;而GAMEBOY定制款更適合那些有預算充足且有情懷的用戶;最后是敞篷版,9.99萬元的售價跟確實談不上性價比,相信買它的用戶更像是買了一個大玩具,而非日常代步車。
● 比亞迪秦PLUS:銷量341943臺(售價11.38-17.88萬元)
現(xiàn)階段,如果你想買一臺緊湊型車,比亞迪秦PLUS絕對是你繞不開的一臺車,它的銷量已經(jīng)跟軒逸、朗逸在同一水平線上了,要知道它還是一臺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這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目前在售的秦PLUS有DM-i插混、和純電兩個版本,從它們的銷量來看,主銷的還是插混版本,它倆的交付比例基本在5:1左右。(以下介紹為插混版)
● 靜態(tài)體驗:
作為一款“PLUS”車型,秦PLUS DM-i的車身尺寸并沒有比家族的兄弟們大,而是基本保持一致。然而,它在顏值方面卻更為圈粉,因為比亞迪Dragon Face設計語言在它身上得到進一步的演繹。
秦PLUS DM-i的顏值較家族兄弟又升了一個臺階,除了沿用已經(jīng)深入人心的Dragon Face龍臉設計,它在前大燈、尾燈以及尾標字體等細節(jié)方面進行了升級,視覺效果看起來更為講究、精致。
比亞迪DM插混車型首次提供直流快充,充電倍率可高達2C,電量從30%充到80%的時間為30分鐘,從15%充到80%僅需40分鐘。需要說明的是,快充出現(xiàn)在120KM版本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有兩個充電接口(快充/慢充),而55KM版本只支持慢充,因此接口也只有一個。
配置方面,秦PLUS DM-i將配備DiLink 3.0智能網(wǎng)聯(lián)系統(tǒng),熟悉的中控旋轉大屏有效提升科技感。此外,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也將出現(xiàn)在新車上,它包含了全速自適應、自動緊急制動、交通標志識別、行人識別/保護、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式車道保持、盲點監(jiān)測等系統(tǒng)功能。至于秦PLUS DM-i的空間表現(xiàn),我們在此前的靜態(tài)實拍文章就為大家展示過,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這里查看。
● 動態(tài)體驗:
秦PLUS DM-i有多種模式可選,日常如果電量充足,那可以只用EV純電動模式。而如果在低電量的狀態(tài)下,系統(tǒng)會自動切換至HEV模式,相關的SOC值(車輛電量平衡目標值,秦PLUS DM-i最低為25%)可以在中控屏設置。本次的測試車都是低電量,所以我們全程選擇ECO+HEV的模式組合進行行駛,來看看秦PLUS DM-i的油耗表現(xiàn)。
當發(fā)動機介入?yún)⑴c驅動或者直驅時,相信大家會比較關心車輛的平順性以及NVH表現(xiàn)。得益于EHS電混系統(tǒng)的搭載,秦PLUS DM-i的平順性得到優(yōu)化,其中發(fā)動機由于轉速區(qū)間相對固定,有效避免了和變速箱不匹配而出現(xiàn)的頓挫。至于NVH,秦PLUS通過系統(tǒng)控制優(yōu)化以及在發(fā)動機艙外沿加密封膠條等做法,一定程度抑制了發(fā)動機的噪音,可還是無可避免能感受到行駛質感的變化,但整體影響不大。
由于這次主要是體驗秦PLUS DM-i的油耗表現(xiàn),所以我們就沒有對其它環(huán)節(jié)進行更多的體驗。當然,在跑完油耗測試后,我還是單獨開著秦PLUS出去溜了一圈,ECO、NORMAL以及SPORT三種模式帶來的駕駛體驗很不一樣,ECO模式會讓人感覺車開起來比較沉,SPORT模式則確實夠爽帶勁,NORMAL就是折中的選擇,比較適合作為日常的默認模式。
此次共有四輛秦PLUS DM-i參與了測試,最終油耗分別是2.48、2.54、2.61以及2.8L/100km,平均值為2.6L/100km,甚至比官方的3.8L/100km還要低,確實讓人很驚喜。當然,這是帶著“比賽”的心理跑出的成績,駕駛風格自然會收斂很多,所以這個成績僅給大家參考。未來拿到測試車后,我們會再次進行油耗測試,敬請關注。
● 購買建議:
推薦購買2021款 DM-i 120KM 尊貴型(售價13.78萬)
既然插混版是主銷車型,我就給大家推薦2021款 DM-i 120KM 尊貴型,它擁有全液晶儀表盤、后排中央扶手(含杯架)、電動天窗、17英寸鋁合金輪圈、后座出風口、溫度分區(qū)控制以及10.1英寸自適應旋轉懸浮Pad,基本日常配置都比較齊全,同時120公里的純電續(xù)航里程也能滿足短途上下班,再加上13.78萬元的售價,整體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 特斯拉Model Y:銷量315314臺(售價25.99-35.99萬)
關注特斯拉的朋友應該知道,雖然這個品牌在國內的輿論口碑一直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的銷量一直都非常高。尤其是特斯拉Model Y,在今年11月份銷量超過5萬臺,這絕對是一個非?植赖臄(shù)據(jù)。而在此之前,如此高的都是被價格更便宜的哈弗H6、宋PLUS新能源這類車型占據(jù);要知道,Model Y的價格已經(jīng)超過了30萬元,所以要想達到如此高的銷量,單靠品牌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依靠強大的產(chǎn)品力以及較高的性價比。
● 靜態(tài)體驗:
如果只看Model Y中控的圖片,很難將它與Model 3區(qū)分出來,如果說大家還在調侃某些車企玩“套娃”戰(zhàn)術的話,那么特斯拉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上,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降低成本,這也是讓我們只花30多萬就能買到Model Y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雖然Model Y采用溜背的造型設計,但后排頭部空間并沒有被侵占太多,還是非常值得稱贊的。不過該車后排座椅對大腿的承托性稍差,長途乘坐可能會產(chǎn)生疲憊?偟膩碚f,Model Y的乘坐空間相比Model 3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在細節(jié)處還有提升的空間,我們也希望在下一次改款時能進行升級和完善。
● 靜態(tài)體驗:
踩下加速踏板后,你會感覺到這臺車與Model 3還是存在不同的。Model Y的扭矩釋放會在加速初段稍微降低,隨著時速提高逐漸保持穩(wěn)定。通過0-100km/h的加速測試中也能夠看出,扭矩在100km/h以內幾乎沒有衰減,但相比Model 3又有了更柔和的表現(xiàn),不會有那種踩下踏板后車輛被電機扭矩猛烈向前“彈射”的感覺。
整個轉向系統(tǒng)的感覺與Model 3差別不大,在“舒適-標準-運動”三個模式下,每提高一擋,方向盤的轉向力度也會同步增加。在“運動”模式下,方向盤的轉向比變的更小,虛位也更低,精準度令人滿意。但反之,如果你希望擁有那種“軟綿綿”的轉向手感,即便在“舒適”模式下可能也很難達到你的預期。
而說到舒適性,車輛的懸架也會相比Model 3更柔軟一些,這在車輛經(jīng)過減速帶和大的顛簸路段時會有比較明顯的感覺?紤]到更大的車身尺寸和載物能力,Model Y相比Model 3的確向舒適度方面做了更多的優(yōu)化,也更加符合這臺車的用戶定位。但需要注意,舒適感僅僅是“傾斜”而不是“妥協(xié)”,這臺車整體依然是運動風格的行駛質感。
其實在Model 3上,靜謐性一直是很多用戶吐槽的問題。那么在新款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上,都增加了前排雙層夾膠玻璃。但Model Y的時速高于100km/h時后,風噪的體感會開始出現(xiàn)明顯增加,伴隨比較挑剔路面的輪胎,高速行駛中靜謐性依然不算令人滿意。
● 購買建議:
推薦購買2022款 改款 后輪驅動版(售價25.99萬)
在今年1月6日,特斯拉Model Y全系迎來了大降價,可以說讓這款車型的性價比大大提升,而入門版的后輪驅動版還不到26萬元,對于那些持幣待購的消費者可以說蠢蠢欲動了;不過特斯拉這種降價的做法也引來了老車主的不滿,同時“受傷”的還有二手車殘值率。關于特斯拉降價你怎么看,可以在評論區(qū)聊聊。
● 比亞迪漢:銷量272418臺(售價21.78-33.18萬)
比亞迪漢系列在2022年一直有著優(yōu)異的銷量表現(xiàn),這主要得益于它在去年4月份迎來了一次大改款,在外觀、內飾甚至上動力方面都進行了升級,這也讓它的整體實力再上一個臺階。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型還豐富了純電版的產(chǎn)品系列,這也讓漢EV的整體性價比再上一個臺階。(以下介紹為新款漢EV)
● 靜態(tài)體驗:
編輯此次試駕的是2022款 EV 創(chuàng)世版 715KM前驅旗艦型(以下簡稱漢EV),指導價為28.75萬元,我們首先還是來看看新車外觀部分的變化。對于一臺非換代車型而言,想要做到天翻地覆的變化,那自然是不現(xiàn)實的,但設計師通過對車身包圍等一些細節(jié)進行“動刀”依舊讓新車在視覺效果方面得到了提升。只可惜新車依舊保留了之前被吐槽的前大燈藍色裝飾條(老款車型/普通版EV車型,以下同理),如果能取消或者降低飽和度的話,那整體視覺效果還會更協(xié)調一些。
新車前包圍造型變化非常明顯,整個線條很流暢,并加入了更多的黑色高亮飾條進行點綴,減少了鍍鉻材質的使用,老款車型需優(yōu)化的細節(jié)都得到了調整,值得肯定。另外,其左右兩側設計相比DM-i車型更低調,個人覺得反而更和諧。
新款漢EV長寬高分別為4995×1910×1495mm,軸距則是2920mm,相比老款車型變化不大,僅長度或許是因為造型變化的緣故略有增加。另外,新車新的側裙等設計也帶來了一些新鮮感。新設計的車尾我們在漢DM-i車型上已經(jīng)感受到了,最明顯的變化便是全新樣式的貫穿式尾燈,內部結構在點亮后極具辨識度,頗有點中國結的感覺。
新款車型環(huán)抱式的內飾設計,搭配各種材質以及不錯的做工,整體質感、豪華氣息營造得令人滿意。當然,這與其外觀那般運動、時尚的感覺有一定的跳躍感,風格變化較大。新款漢EV車型同樣采用了新布局的多功能方向盤,車道保持輔助和自適應巡航功能的按鍵進行了調整,操作更便捷。
● 動態(tài)體驗:
新款漢EV依舊是提供兩驅版本和四驅版本車型供消費者選擇,系統(tǒng)綜合最大功率為180kW(兩驅)/380kW(四驅)。此外,由于電池容量提升至85.4kWh,所以兩者CLTC續(xù)航里程分別為715km和610km。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老款車型官方純電續(xù)航里程是605km(兩驅)和550km(四驅),但那是NEDC工況下的數(shù)據(jù),并不能與新款車型CLTC續(xù)航里程直接進行對比。
作為一臺純電動車型,漢EV動態(tài)方面自然是有著包括動力響應快、動力輸出直白、靜謐性出色在內的諸多特點。當然,您或許會覺得編輯還漏掉了“加速快”這一特點,但編輯想說的是,我們今天試駕的這臺漢EV是兩驅版本,也就是單電機車型,所以它的0-100km/h絕對加速能力(官方數(shù)據(jù)為7.9秒)對于一臺電動車來說,并不出眾,反倒是在行駛過程中的中途加速表現(xiàn)更搶眼,直白的動力輸出+快速的動力響應讓其難逢對手,日常駕駛超車非常有信心。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我們日常駕駛對動力的需求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急加速超車以及起步這兩種狀態(tài)下,也就是動力響應和80km/h以下加速,0-100km/h加速或者極速等數(shù)值并沒有太多實際意義,至少在城區(qū)駕駛時難以體現(xiàn)。所以編輯個人認為,即使這臺漢EV 0-100km/h加速時間已經(jīng)需要接近8秒,但這并不代表它的動力“弱”,它仍然可以勝任日常市區(qū)使用,且游刃有余,這一理論也適用于其它電動車。
漢EV線性的動力輸出對于許多初次駕駛電動車的朋友來說,無疑是非常友好,不用擔心被“秀肌肉”式的動力輸出弄得驚慌失措。至于動能回收力度,如果車上有乘客或者想要一個更舒適的乘坐感受,編輯建議選擇標準模式,此時減速度自然、均勻,不會有明顯的拖拽感。稍顯遺憾的是,新車制動力的釋放還有提升的空間。
另外,新車靜謐性部分的表現(xiàn)做得頗為出色,畢竟發(fā)動機需要工作的漢DM-i車型的表現(xiàn)就已經(jīng)可圈可點了,沒有發(fā)動機的漢EV自然是更勝一籌。硬件上它還有著多層隔音玻璃等部件提供幫助,中/低速狀態(tài)的靜音效果令人滿意。
至于駕駛輔助系統(tǒng),我們這臺試駕車配備了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以及主動剎車等功能。編輯體驗之后感覺和老款長測車的表現(xiàn)幾乎沒有區(qū)別,開啟車道保持輔助之后,依舊是無法保持居中的狀態(tài),撞線的方式高級感不夠。
● 購買建議:
比亞迪漢買純電還是買插混更劃算?
首先我們先來看價格,插混版一共推出了5個版本,售價為21.78-32.18萬元,價格跨度非常大,不過如果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講,我更推薦你買中配的DM-i 121KM尊享型,雖然純電續(xù)航里程短了點,只有121公里,但它補貼后售價23.78萬元,并且還免征購置稅,不限行等等,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而純電版一共推出了6個版本,售價區(qū)間為21.98-33.18萬元,如果你預算充足的話,我更推薦你考慮EV 創(chuàng)世版 715KM前驅旗艦型,雖然價格來到了28.98萬元,但不論是續(xù)航里程還是配置豐富程度,完全能夠滿足咱們日常的使用需求了。
寫到最后:
細心的朋友可能看出來了,2022新能源銷量前五的車型里面,三款都是比亞迪的產(chǎn)品,不得不感慨比亞迪押寶新能源市場的決策是非常成功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未來汽車市場的發(fā)展方向,而對咱們消費者來說,能買到省錢、省心的好產(chǎn)品才是最重要的。2023年你會選擇購買新能源車嗎?可以在評論區(qū)聊聊。(文/汽車之家 侯明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