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懸架奔馳(進口)-奔馳B級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20款 B 200 時尚型
節(jié)選自《才華有限公司 測試奔馳B 200 時尚型》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20款 B 180
節(jié)選自《解讀低配車 實拍全新一代奔馳B 180》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20款 B 200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15款 B 200 動感型
節(jié)選自《解讀低配車 實拍最低配的進口奔馳B 200》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15款 B 200 豪華型
節(jié)選自《小改款/更年輕 實拍新款奔馳B200豪華型》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12款 B 200
節(jié)選自《讓人煥然一新的蛻變 實拍新款奔馳B200》
相關車型:奔馳B級 2012款 B 200
全新的多連桿獨立后懸架設計無疑有助于改善后輪的循跡表現(xiàn),老款車型的后懸結構顯得過于活躍敏感,極限較低,多連桿結構不僅能夠幫助提升后懸掛的行駛穩(wěn)定性、提高操控極限,而且在舒適性上也會有直接的改善。此外,B級原來的底盤設計亮點也被傳承下來,比如原先驅動橋中間傳動軸的設計就出現(xiàn)在了新一代B級上,它使左右半軸幾乎等長,避免了因半軸不等長引起的扭力轉向的情況。而且,在尺寸加大的情況下,車輛的靈活性依然沒有受到影響,新B級的轉向半徑僅為5.5米。
節(jié)選自《動力底盤看點多:奔馳B級技術亮點淺析》
車輛懸架
這一代B級誕生于全新的MFA模塊化前驅平臺(modular front architecture),這一平臺在車身和底盤結構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老款奔馳A/奔馳B級采用的單鉸接點弧形車橋+瓦特連桿的獨特后懸架結構已經被如今常見的四連桿懸架所取代,而將發(fā)動機置于副車架和車身底板之間的“三明治”結構也已經不復存在。發(fā)動機艙也回到了常規(guī)前驅車型的布局,為此專門開發(fā)的斜臥式發(fā)動機也將退出舞臺。
節(jié)選自《最低調的革新 全新奔馳B級設計解讀》
快速閱讀:奔馳B級的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