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車寶典] 行車記錄儀,一個在汽車后市場占有率很高的用品。好處自然不用多說,記錄道路情況,防止碰瓷,近些年的記錄儀(智能云鏡)還具備了分享沿途風景、語音交互,在線音樂、收音機等功能,稱之為一個“小車機”也不為過。但上述附加功能的出現(xiàn)似乎又與記錄儀汽車黑匣子的屬性出現(xiàn)了偏離。
當行車記錄儀廠商正在不遺余力的開發(fā)新產品及其附屬功能時,越來越多的整車廠也開始涉足行車記錄儀。與那些常見走4S店渠道,歸類到美容裝飾上的“加裝原廠記錄儀”不同,一些中國品牌開始著力于內置行車記錄儀功能。二者區(qū)別是前者屬于購車后再加裝,也就是內飾完整性、走線隱蔽性好一些,而后者是算作車輛配置的一項,即購車后就可擁有。
我遇到的記錄儀問題
道路環(huán)境日漸復雜,或為保護駕駛員自己,或為發(fā)生事故后責任劃分,記錄儀的剛需一直沒有改變。但目前記錄儀市場魚龍混雜,新機狀態(tài)下幾個大品牌的差異無非是在攝像頭像素、感光元件、廣角這些硬性參數(shù)上。但如果考慮到使用環(huán)境、售后問題逐漸顯現(xiàn)了,舉幾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
1、“人去樓空”管生不管養(yǎng)
第一個記錄儀,造型獨特,且通過藍牙連接外置了快速抓拍按鈕。但好景不長,購入3天后抓拍按鍵就處于失靈的狀態(tài),通過客服報修需要將原機寄回,我一想功能需求不強湊合用算了,誰曾想一年后這個品牌的記錄儀產品在全網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媒體的評測信息。
2、記錄儀被凍傻了
第二個記錄儀,質量好些,讓人感嘆干殺毒起家的就是不一樣,服役了兩年半。但最近溫度驟降,記錄儀似乎“感冒了”。上車通電后基本處于無限重啟的狀態(tài),開關機提示音在固定頻率下儼然成為一首奏鳴曲。記錄儀顯示屏無限彈出“請格式化存儲卡”以及“TF卡無法彈出”似乎告訴了我它大限將至。
原廠內置行車記錄儀專治后裝頑疾
上述問題歸根到底就是記錄儀出現(xiàn)問題找誰修及記錄儀能否克服車輛行駛環(huán)境所帶來的影響。相比于后裝,新車內置行車記錄儀的做法可有效避免前文我遇到過的那些窘境。無論是環(huán)境影響還是售后問題,有整車廠作為堅實后盾,總好過那些管生不管養(yǎng)亦或是“身體羸弱”的后裝產品。當然,也不排除整車廠倒閉的情況。
電子產品根據(jù)標準大致可分為軍工級、車規(guī)級、工業(yè)級、消費級,不同的等級在環(huán)境溫度、濕度、設計壽命、抗沖擊等方面都有明顯區(qū)別。目前很多品牌的內置行車記錄都采用車規(guī)級標準,以我們調查過的長安CS35 PLUS所內置的記錄儀為例,其工作溫度范圍在-40℃——85℃之間,濕度小于95%。而我們常見的后裝記錄儀多數(shù)為消費級產品,多個維度的范圍并不高。
據(jù)了解長安CS35 PLUS的內置記錄儀設計壽命達到了10年的標準。而設計壽命方面又牽扯到我遇到的另一個問題,壞了誰管修!對于內置記錄儀來說,多數(shù)享有與整車同期的質保,且依據(jù)廠家策略不同,備件長達10年。所以內置記錄儀的售后基本可以說依托于整車品牌,只要品牌不倒,就能找到地修。
原廠內置行車記錄儀的一招鮮
內置記錄儀的優(yōu)勢在哪呢?首先可見的無非就是走線規(guī)整、位置隱蔽,且不存在固定位置受內飾設計的問題,同時固定方式導致的意外脫落、膠痕基本都不存在。不過這些優(yōu)勢并非是原廠內置記錄儀的專利,一些預留位置的“偽原廠”同樣具備這些優(yōu)勢,就沒點一招鮮嗎?
其實所謂一招鮮是指記錄儀與車輛信息的打通。舉個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例子——語音交互,在聯(lián)網(部分離線也能實現(xiàn))狀態(tài)下,你可以通過具備語音硬件的任何智能設備進行語音交互,如你對家里電視說,給我換到電影頻道,我要看XX節(jié)目,這就好比是在與車內后裝記錄儀進行交互,通過語音實現(xiàn)拍照,回看記錄甚至通過記錄儀內置的地圖進行導航,但這與車輛本身沒有任何關系。
內置記錄儀的最大優(yōu)勢就在于,記錄儀的畫面可以實現(xiàn)車輛當前的行駛狀態(tài),如車速、位置、是否系了安全帶甚至是當前這一秒是踩油門還是踩剎車了。看似雞肋?其實這將為一些事故的定責提供十足的證據(jù)。
記得前幾年等信號燈,倒車碰瓷的案例非常多,大致情況是前車故意倒車碰瓷后車,即使在有記錄儀的情況下,碰瓷者也會通過一些手段讓事故識別變得非常困難,最終實施詐騙。如果記錄儀畫面接入上述我提到的功能后,畫面會顯示油門、剎車狀態(tài),追尾的詆毀不攻自破。
選購記錄儀別忘了這個指標!
在購買記錄儀除了注意硬件參數(shù)、保修乃至附加功能以外,還應注意回放查看是否方便,這在出現(xiàn)事故定責時非常重要,一個是現(xiàn)場定責,一個是“走吧!跟我回隊里”,時間成本差之千里。
后裝記錄儀的查看方式一般有兩種,自帶屏幕或通過手機App近程查看,而內置記錄儀則是通過多媒體顯示屏與手機App,方式上沒什么新鮮的,主要是顯示效果。這方面因人而異吧,內置記錄儀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各位選購記錄儀時本著能夠快速方便查看的原則多家注意即可。
寫在最后:
如果單從記錄儀常規(guī)功能來看,原廠內置與主流后裝差別并不大,只是顯示效果、查看便利與否的區(qū)別,但倘若將記錄儀與車輛信息打通后,隨著可顯示信息的豐富,記錄儀或許真得可以成為“黑匣子”。那后裝記錄儀會消亡嗎?至少近5年不會!與目前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發(fā)展相同,雖然新車網聯(lián)功能完善,但從全國機動車保有量來看,網聯(lián)汽車比重并不高,那早期買車的消費者又想用網聯(lián)功能怎么辦?目前后市場有一些類似,車機盒子類的產物,通過車載協(xié)議連接,獲得網聯(lián)功能。此法或許是日后記錄儀豐富行車信息的一條捷徑。(圖/文 汽車之家 李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