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車壇的車手培養(yǎng)大都遵循著這樣一套定律:七八歲時卡丁車啟蒙,十多歲后拿到國家級別(甚至更高級別)的年度冠軍,再往后進入到各級方程式賽車中磨礪,最后有實力又兼具運氣的人才有機會開上真正的F1。馬薩也不例外,8歲接觸卡丁車,16歲在巴西雪佛萊方程式賽上奪冠,21歲轉入F1索伯車隊,25歲投奔法拉利。只是比起別的同時代車手來,馬薩對同為巴西人的塞納的膜拜卻是更深刻地沁入了骨子里。
『馬薩已經看不到自己在F1的未來』
“我的夢想是站在領獎臺的最高處,成為年度車手冠軍。作為一名車手來說,那簡直是難以置信的,尤其對我這樣一個巴西人來說,對無比熱愛賽車的我的祖國來說,那將是最美妙的。塞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車手之一!30歲的馬薩步入了職業(yè)生涯的尾聲,2008年他以一分之差丟掉了當年的車手總冠軍頭銜,機會轉瞬即逝,現在他已經沒機會一圓夢想了。
『本賽季低迷的表現讓馬薩的正式車手位置岌岌可!
法拉利主席蒙特澤莫羅已經發(fā)話了,想要保住車手席位,馬薩下賽季必須做出成績。從2010到2011賽季(數據截至巴西站正賽完賽前),這個巴西人沒有拿到過桿位和分站冠軍,就連領獎臺次數也只有少得可憐的5次,還都是上賽季的“老黃歷”。當法拉利沒有能力讓馬薩再贏在起跑線時,這個巴西人被逼到了面臨下崗的角落。
『在阿隆索依舊有突出成績的2011賽季,馬薩卻難有亮眼表現』
其實在故事的一開始,馬薩的確是自塞納殞命賽道后最幸運的一個巴西車手。他只在綜合實力尚可的索伯車隊待了3年,而且期間大多數時候只是不功不過的表現,然后就被法拉利招至麾下,補了巴里切羅離隊后的缺,成為舒馬赫的隊友。比起巴里切羅和塞納的親侄子布魯諾·塞納來,他真是幸運太多了——前者在進入F1后的第8年才進入法拉利車隊,后者更慘,28歲了還只是蓮花雷諾的替補車手,只要庫比卡傷愈復出,他隨時可能下崗。
一流車手與普通車手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能讓賽車性能超常規(guī)發(fā)揮,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皆可(阿隆索很符合這條)。至于馬薩,當法拉利鼎盛時,他可以履行2號車手的職責,不過一旦遇上像近兩年這樣的賽車狀況,他很可能就成為老板下一個要炒的對象。
場上無作為,場下愛抱怨
『同漢密爾頓的摩擦更讓馬薩多次吃虧』
抱怨慢車擋道,抱怨硬胎不給力,抱怨“危險駕駛”的漢密爾頓總在賽道上和自己過不去……如果抱怨也是一個奧運項目的話,馬薩肯定能入選明年的巴西奧運代表團。
初入F1車壇之際,有人寄希望于馬薩能成了“塞納接班人”,并相信他具備了足夠的天賦。不過,從舒馬赫、萊庫寧再到現在的阿隆索,從2006年成為法拉利的正式車手至今,馬薩的隊友已經換過兩次,但他的隊內角色卻始終是陪襯的2號車手——而且越開越露拙。
『無論是舒馬赫或者是阿隆索,馬薩都只能作為他們身邊的2號車手』
在2010和2011這兩個對法拉利來說頗為艱難的賽季里,馬薩沒有桿位和分站冠軍的收獲,站上領獎臺的次數也屈指可數,只有5次(數據統(tǒng)計截至巴西站前)。作為他的隊友,阿隆索的同期數據則為兩個桿位、6個分站冠軍、共20次站上領獎臺。隊友間的比較,總能高下立現。而且更不討喜的是,嚴重的成績下滑還把馬薩從一個受車隊信賴的乖乖牌2號車手引向了祥林嫂的語系風格。
『馬薩本賽季過多的抱怨也讓法拉利對他難以忍耐』
今年5月西班牙站,馬薩抱怨該站比賽所使用的硬胎配方和法拉利賽車太難兼容,一進站換上硬胎后賽車的抓地力就基本喪失了,他在賽道上掙扎,后來發(fā)生故障的變速箱索性送他出局。今年6月加拿大站,他又開始抱怨慢車阻擋,害自己撞上了防護墻,損失大把時間,只拿到個第六名。不過,真正讓馬薩把抱怨發(fā)展成話癆的“罪魁”還是漢密爾頓,本賽季他倆在賽道上發(fā)生碰擦的概率高得驚人——達到6次。其中在摩納哥站和新加坡站上,漢密爾頓受罰,而在印度站上受罰的一方則是巴西人。漢密爾頓在接受對話時曾說,因為摩擦頻頻,馬薩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和他說話了,與此同時在圍場內外,馬薩卻是把自己對漢密爾頓駕駛風格的不滿對身邊人重復了N遍。
『最壞情況出現的話,馬薩可能在2012年結束就要收拾行李離開法拉利了』
職業(yè)生涯步入晚期后,馬薩的“口才”見長,跟當年退役前夕的雅克·維倫紐夫有得一拼。覺得慢車可惡,覺得賽會干事判罰不公,覺得法拉利賽車在換上新胎后太不給力——聽起來,抱怨的馬薩其實是在指責競爭對手、賽會干事,甚至是自己的車隊。漸漸地,多梅尼卡利也不再“維護”他的抱怨了。在這點上,阿隆索表現出了更高的情商,他很少會對客觀劣勢及判罰尺度等抱怨,也從不會把矛頭指向確切的任何一方。(文/東方體育日報 章麗倩)
關于馬薩的“A”-“Z”
A-Ana Elena Massa(阿娜·艾莉娜·馬薩)
馬薩的母親阿娜,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B-Brazil(巴西)
1981年4月25日,馬薩在巴西圣保羅出生了。
C-Chevrolet(雪佛萊)
1999年,從卡丁賽車領域“畢業(yè)”的馬薩贏得了巴西雪佛萊方程式賽的冠軍。
D-Dolce Gabbana(杜嘉班納)
這是馬薩鐘愛的一個服飾品牌。
E-Eduardo Massa(埃德瓦多·馬薩)
埃德瓦多是馬薩的親弟弟,是他的頭號粉絲,同時也是一名賽車手。
F-Felipinho(菲利普)
2009年,馬薩升級到了爸爸,他給兒子起的名字讀起來和他自己的那可是相當接近,翻成中文都是“菲利普”。
G-Grand Prix(大獎賽)
F1方程式大獎賽,馬薩奮斗的舞臺。
H-Hotel(酒店)
F1車手總在全球巡游,對于各式各樣的酒店,馬薩真是經歷得太多了。
I-Interlagos(英特拉格斯賽道)
馬薩曾于16歲那年在英特拉格斯贏得過巴西雪佛萊方程式賽,而在成為法拉利的車手后,他曾兩度在此折桂。
J-Jeans(牛仔褲)
馬薩有收藏各種紀念版牛仔褲的嗜好。
K-Karting(卡丁車)
馬薩的賽車經歷也是從卡丁車起步的。
L-Luiz Antonio(劉易斯·安東尼奧)
沒有父親劉易斯的付出與支持,也許就沒有F1車手身份的馬薩。
M-Michael Schumacher(邁克爾·舒馬赫)
馬薩從前隊友舒馬赫那兒學到了很多,這點他一直承認。
N-Niro(羅伯特·德尼羅)
馬薩沒多少時間能花在看電影上,但是羅伯特·德尼羅的影迷。
O-Opportunities(機遇)
馬薩得到的機會還少嗎?
P-Plaggio Aero(私人飛機)
馬薩也有一架私人飛機,只是它的知名度不那么高。
Q-Qualifying(排位賽)
在法拉利強盛時期,馬薩對正賽的控制力也較排位賽弱。
R-Raffella Massa(拉菲拉·馬薩)
她是馬薩忠誠的妻子,也是一位慈愛的母親。
S-Scuderia Ferrari(法拉利車隊)
從2003年的試車手到2006年成為正式車手,馬薩代表法拉利獲得過11個分站冠軍頭銜。
T-Jean Todt(讓·托德)
托德一家在馬薩生活中扮演過相當重要的角色,讓·托德?lián)畏ɡ囮牻浝頃r,他的兒子尼庫拉斯是馬薩的經紀人。
U-Underestimated(被低估)
馬薩初入F1時有人認為他的能力被低估了,稱贊他是“塞納接班人”。這話現在可沒人提了。
V-Victory(勝利)
加盟法拉利的第一個賽季,馬薩就在土耳其站和巴西站拿到兩個冠軍,那是他的“勝利融合期”。
W-Working(工作)
沒比賽的時候,馬薩每天也要“上班”,各種體能訓練,各種與工程師的交流。
X-XXL(超大號)
曾被認為擁有“超大號”天賦的馬薩,現在他陷入了“超大號”的職場危機。
Y-Yacht(游艇)
游艇是馬薩的大玩具。
Z-Zest(充滿熱情)
對生活、對賽車,馬薩都是個熱情的人。
●更多相關閱讀:
2011賽季F1收官 韋伯苦盡甘來巴西奪冠
http://www.jewelry-store-wholesaler.com/sport/201111/269303.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