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最近車圈被兩位大佬霸屏,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各位車迷吃瓜吃到飽,如果您還不了解始末可以點擊《AEB 99%是假的?何小鵬余承東互懟之家實測告訴您真相!》回顧,簡單來說就是小鵬汽車的CEO何小鵬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針對自家與競品車型的AEB功能展開了一場博弈,那不少朋友可能對他們爭論的“AEB”產生了疑問,到底什么是AEB?它跟我有什么關系?別急,本篇內容就讓各位在吃瓜之余了解一下讓車企大佬相愛相殺的AEB到底怎么回事!
所謂AEB就是主動緊急制動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e)俗稱為主動剎車或者自動緊急制動。在當今智能化的背景下,它已經如ESP一樣配備在多數智能汽車上。這是目前在主動安全領域十分重要的一個功能,它能減輕因駕駛員走神而發(fā)生碰撞事故的概率。
這位隱形教練這么大的能耐它靠什么呢?這就不得不聊聊AEB功能的原理了。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AEB系統都是通過“感知”、“決策”、“執(zhí)行”這個邏輯來進行設計的。大家也可以把它當做是這位隱形教練的眼睛、大腦和手腳。
多種數據融合會增加探測目標存在概率的可信度。每一種傳感器依據于各自的探測,對于同一個物體進行判斷,然后系統將其判斷的情況進行匯總,通過匯總的數據可以更精準的判斷這個物體是什么或者在進行什么運動,以此增加判斷的準確度。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進步以及智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當下不乏也出現了一些感知層面融合了激光雷達的解決方案,只不過即使是比較入門級的激光雷達價格也不低,采用此類融合方案的車型往往不便宜。而根據相關企業(yè)介紹,此類“高階”方案能夠比傳統的方案在感知層看得更遠,可以對地上的不規(guī)則障礙物進行更有效識別,暗光環(huán)境下對路上物體的識別率更高,而這也就造就使用此方案的AEB系統能夠面對更加復雜的行車場景。
有了能看的“眼睛”只是AEB系統的其中一環(huán),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負責數據處理的控制器,這就相當于大腦,依據不同企業(yè)對數據的積累總結出的算法,來計算“眼睛”捕捉到信息是否會存在安全隱患。
那么有了眼睛去看,有了大腦去判斷還得有手腳去實施制動,這就是AEB三部曲之中的最后一環(huán)——執(zhí)行,那所謂的執(zhí)行僅僅只是一腳剎車踩到底嗎?只能說這個操作是AEB系統的最初級形態(tài),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fā)展,在最后的執(zhí)行階段,如今也已經進化得更加細膩。
受限于技術、成本限制,無論是前面提到的決策層的研發(fā)成本,還是感知層的硬件限制,AEB系統仍無法讓駕駛員放開手中的方向盤。例如當我們面對上下起伏的道路,大雨、大雪、大霧甚至是光線不足的夜間,此時傳感器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在感知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寫在最后:
AEB系統扮演的角色就是副駕席上那個隱形的教練,它是王者榮耀里的蔡文姬,原神里面的班尼特,它就是一個輔助駕駛員行車安全的系統。提升自身的駕駛技術,遵守交通規(guī)則,必要時學習防御性駕駛,才是現階段行之有效的“AEB系統”。不知你對AEB系統怎么看,歡迎下方投票留言。(圖/文 汽車之家 李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