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冷科技] 說起筆記本電腦的觸摸板,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應急的場景下進行辦公。關于觸摸板的技術也一直在進步,從早期蘋果PowerBook 100上的觸摸球到第一個觸摸板筆記本電腦PowerBook 500,從按壓技術到輕感觸碰,觸控技術經(jīng)歷了多次迭代。而在剛剛過去的CES上,一家中國公司展示了自己全新的筆記本觸控技術,這項技術還將應用在汽車領域,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打破蘋果壟斷的壓感技術
2015年的時候,蘋果發(fā)布了Mac Book Pro,這款筆記本采用了蘋果設計的壓感觸控的方案,使用過這個操控板的朋友都對其贊不絕口。
『2015款Mac Book Pro 15-inch』
為什么呢?因為壓感觸控可以帶來非常精細的觸感,同時觸控也很精準,另一方面由于線性馬達的加入,可以實現(xiàn)振動反饋,這樣就可以做到即使沒有物理按鍵的情況下,也能實現(xiàn)模擬鼠標左右鍵的操作感受,所以很多蘋果的用戶都認為蘋果觸控板確實很香。
人在敲擊桌面或者屏幕時其實也會產(chǎn)生波,這種波也會向水波一樣散開,在力學界稱其為彈性波,而波壓觸控技術其實就是對這種彈性波進行研究,而衍生出的觸控技術。
從彈性波的解釋來看,彈性波技術似乎并不復雜,但事實并非如此。彈性波定位精度并不好確定,需要硬件和軟件的精確配合,另外,其地位也很高,在工業(yè)領域,彈性波技術通常應用在高端機械的探測方面,比如高鐵輪軸的疲勞損傷檢測,或者飛機的損傷和裂紋檢測。
小新Pro13s這次使用的彈性波技術就是定位精度毫米級的波壓觸控技術,它是由北京的一家名為鈦方科技的公司提供,我在年初的CES上曾見到過鈦方科技的展示,顯然他們并不滿足波壓觸控技術在消費電子的應用,他們其實還在汽車和機器人身上投入了使用。
二、波壓觸控在汽車上的應用
波壓技術未來在汽車方面將會有兩方面的應用,一個用在車內(nèi),一個用在車外。我們先來看車內(nèi)。
我們可以把波壓觸控技術應用在中控屏的操作按鍵上,即使是虛擬按鍵,也可以配合線性馬達實現(xiàn)反饋,這樣就能實現(xiàn)對于虛擬按鍵的盲操作,而且波壓觸控對傳感器數(shù)量的需求較少,也能更好的控制成本。
波壓觸控技術還可以應用在窗戶或者天窗開啟方面,實現(xiàn)快捷操作。比如我們開車的時候想開天窗通風,有時候并不容易找到開啟天窗的按鍵,你需要抬頭一兩秒實現(xiàn)開啟天窗還是天窗遮陽簾的操作。
車外的應用則主要在碰撞方面。我們都知道特斯拉擁有哨兵功能,所謂哨兵功能就是當檢測到車輛受到大力撞擊后,自動開啟全車攝像頭進行記錄和報警,這是一項非常好用的功能,可以為你避免很多麻煩,同時能提供證據(jù),但特斯拉的哨兵功能功耗較高,而且是開啟后始終處于監(jiān)視狀態(tài),根據(jù)國外媒體的測試Model S 100D開啟哨兵模式后,一天的耗電量大約在5度左右。如果有波壓觸控進行碰撞方面的識別,就能大大降低相關功能的能耗,平時只處于待機狀態(tài)即可,而且因為波壓觸控技術可以對細微碰撞進行碰撞,即使鑰匙劃過車身,也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識別,如果能和哨兵技術這樣的功能進行融合,必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降低能耗。
波壓觸控技術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這種彈性波科技可以應用在多種材質(zhì)上,木板、鋼板、復合材料甚至是鋼筋混凝土,而且彈性波的特性也注定了其不受導向材料的影響,也就是說可以像電容技術一樣支持非導電材料,比如玻璃、塑料等,這將是一項非常適合應用在汽車內(nèi)的技術。
編輯點評:前段時間曾有幸對話過鈦方科技,他們透露波壓觸控技術已經(jīng)獲得了國內(nèi)車企的訂單,在今年就會有某個國產(chǎn)品牌應用到這項技術,對于量產(chǎn)產(chǎn)品還是十分令人期待的。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跨界科技應該到汽車中來,汽車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從A移動到B的工具,而將成為我們真正的生活中的一員。(汽車之家 圖/文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