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讀] 就在上個月,筆者給大家?guī)砹藗黛鞯诙?a class="ShuKeyWordLink" href="http://www.jewelry-store-wholesaler.com/3691/" target="_blank">GS4(參數|詢價)的靜態(tài)解析以及試駕文章,當時不少網友留言說GS4與自家大哥的GS5有點像,“套娃”確實是很難避免的,畢竟它們都源自于“光影雕塑3.0”設計語言,但不可否認的是,二者在設計思路和設計層面上有明顯的差異。那么第二代GS4的設計團隊是如何將這套設計語言融入到新車當中,并且做到差異化的呢?筆者今天就來到了廣汽研究院聽聽設計師們聊GS4設計背后的故事。
● 第二代GS4設計團隊介紹
開篇之前,有必要聊聊“大師”二字,百度百科對“大師”的解釋是——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專家,而廣汽集團的設計師/工程師能夠被稱作“大師”,我認為“造詣深、享有盛譽”還不夠,還得富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畢竟一成不變是跟不上時代和消費者的審美觀。
今天給大家進行講解分享的設計師是但卡和馮煜,看過咱們汽車之家之前關于GM6設計解碼以及GS5設計解碼文章的網友應該不會對這兩位部長感到陌生,他們兩位也是第二代GS4外觀以及內飾的主要負責人。
但卡和馮煜是在2012年的時候加入廣汽的,他們經過了多年的積累與努力,逐漸成長為團隊的一線設計師,因此可以說廣汽家族設計語言的進化也有他們一份力量在里面。
一番介紹以后,下面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在今天的設計解讀中,兩位設計師除了為我們講解了第二代GS4外觀、內飾設計的思考與主張以外,還提到了平臺架構對設計的影響,以及如何實現價值升華。
● 基于全新GPMA平臺模塊化架構
這里首先要聊的是平臺架構,第二代GS4作為傳祺的“當家”車型,在第一代車型銷量破百萬以后,但卡坦言他所面對的壓力并不小,因此如何強化第二代GS4自身在設計、產品方面的主張和亮點,是他在設計之初遇到的最大難點。
好在這個時候廣汽研究院的大師們推出了一個自主研發(fā)的GPMA全球平臺模塊化架構,這個架構具備全球化、年輕化、舒適、低油耗、混動化、智聯化、安全、可靠、通用化等就九大特征,并且適配轎車、SUV、跨界、MPV車型。廣汽研究院一致認為第二代GS4能夠基于這個GPMA架構打造,或許是延續(xù)下一個“百萬銷量”的出路。
就這樣,第二代GS4成為了廣汽首款搭載GPMA架構A平臺的SUV車型,這個平臺經過底盤大師的不斷優(yōu)化,并對100多組調校方案做出對比,結合用戶的使用工況(包含高低附著路面、城市路面等),最終在操控及舒適性之間取了一個平衡點。這里和大家分享一組官方數據:第二代GS4極限側傾度為4.4deg、雙移線通過車速為69km/h。
既然聊到了GS4的底盤,這里就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一下,他就是擁有超三十年底盤調校經驗的廣汽研究院首席技術官、歐系底盤調校大師Marco.Gilardi,是他領銜打造了GS4的底盤。
得益于底盤調校大師Marco親自出馬,并且聯手供應商一同開發(fā)、匹配、調校,第二代GS4整車操控性、濾振平順性以及NVH性能得以提升,這一點讓筆者十分驚喜。廣汽甚至還給這套底盤取了個“綽號”叫——Marco底盤。綜合來看,這款新車一如筆者此前說過的那句話:廣汽把最好的資源、最新的內容都留給了GS4這個銷量“擔當”,而且還不僅限于GPMA架構以及Marco底盤,還有下文會聊到的外觀、內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