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如果不是看了數據調查報告,我也不會想到中國消費者相比美國朋友對自動駕駛技術接受程度更高。當然,完全自動駕駛量產還需不短的時間,另一方面先期高昂的成本也會讓它不那么親民,那么現(xiàn)階段就沒機會享受到了嗎?答案也出乎您的意料。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近代高新技術的革命都是歐美國家引發(fā)的,自動駕駛似乎也該屬于其中。其實在很多領域,我們有著和華為一樣值得驕傲的品牌,這方面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提到自動駕駛技術,大家腦中的場景往往都是科幻電影、小說中營造的場景,人類駕駛員不用干預車輛行駛全過程,這是自動駕駛無誤,但嚴謹的說是最高階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技術的發(fā)展將以此為目標,逐步在各個場景內減少駕駛員干預情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攻克的不僅是硬件難關。
升級算法后,通過攝像頭收集到停車場的信息,從而完成對整體環(huán)境的描繪,最終再由系統(tǒng)規(guī)劃出車輛行駛路線。如果停車場已經預裝了相關的V2X硬件,那么掃描過程會相應減少;另外隨著搭載相關技術車型的快速增多,其他車輛對場地進行掃描過后相關信息會通過云處理系統(tǒng)進行上傳,后續(xù)到場車輛也可共享信息。
除了停車場,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另一處嶄露頭角的場景——高速公路,雖然它比停車場增加了更多道路分支、交通標示線,但相比于行人、非機動車穿行的城市路況而言仍簡單的多。當然,車輛時速的成倍增加,對處理器判斷復雜狀態(tài)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文總結:
很多年之前的道路設計,沒考慮到今天車輛的數量、行駛速度,因此才有了擁堵,結果今天如你所見,自動駕駛技術也注重解決當下的問題,能否完全解決以后的難題,還不確定,所以僅僅是一臺聰明的車或許還不夠,得有聰明的路和城市與之配合。范圍提升后,這就成為了單靠車企或相關企業(yè)無法完成的飛躍,實現(xiàn)目標亦需政府配合,全自動駕駛技術仍舊任重而道遠。(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