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說到豐田Avalon,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但其實在很多年前,國人按照英文發(fā)音給這款車起了一個牛氣沖天的中文名兒:亞洲龍。對于這個名字,相信很多60-90后的朋友們應該都有所耳聞。盡管Avalon已經(jīng)遠離國內(nèi)市場很久了,但威名和情懷仍在,而且已經(jīng)傳出了將要國產(chǎn)的消息,這樣一來,剛剛在2018北美車展亮相的最新車型就很值得關注了。所以在看過了外觀內(nèi)飾和空間體驗后,我們今天來聊聊它的底盤結構。
- 車型平臺:家族最新
關于TNGA我們之前聊過太多次了,拋開那些技術術語,大家只需要知道TNGA之所以被稱之為“架構”,是因為在TNGA的體系中,按照車型的定位、大小以及發(fā)動機布局等,還存在著不止一個平臺,我們今天要說的Avalon,就是出自最新的K平臺。
- 前懸架:沒有驚喜
作為一款中大型轎車,大家免不了要對Avalon的前懸架結構有所期待,不過可以直接告訴大家的是,在這里依舊是前麥弗遜式結構。如果稍稍琢磨一下,其實會發(fā)現(xiàn)雷克薩斯ES也是同樣的結構;此外,包括林肯大陸、凱迪拉克XTS等一些同級別車型也都是如此。這些車型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都是采用橫置發(fā)動機布局的車型,而麥弗遜結構因為無需布置上控制臂而對于空間要求較低,正好讓工程師更容易把一臺相對較長的四缸機(如果是V6發(fā)動機,長度也并不會比直列四缸更大)橫向放進發(fā)動機艙里。
注意,我并沒有說橫置布局不能使用多連桿或是雙叉臂結構,比如老款本田雅閣(第八代及之前)和沃爾沃S90等車型就使用了雙叉臂式前懸架。不過,“一根筋”的北歐人甚至有過把直列6缸橫著放進一臺中型車機艙的經(jīng)歷(沃爾沃S60/V60 T6,配麥弗遜式前懸架),所以對他們來說這也算不上什么問題。
應該說,全新Avalon與同平臺的第八代凱美瑞在前懸架結構上保持了一致,在零部件的材料方面也沒有什么驚喜,遠沒有外觀設計那種激進的感覺,依舊“很豐田”。
- 后懸架:超越“凌志”
盡管很多人會將Avalon和雷克薩斯ES聯(lián)系起來,的確,從車型平臺的角度看,上一代Avalon和現(xiàn)款ES都誕生自豐田的老K平臺。這個平臺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被國人譏諷為“筷子”的兩連桿式后懸架。隨著TNGA架構的出現(xiàn),豐田已經(jīng)逐漸在新車型上擯棄了這種比較老舊的懸架結構,而開始推行多連桿式結構(豐田自稱為雙叉臂,并且在小型車上還會有扭轉(zhuǎn)梁式后懸架)。
如果和自己相比,全新Avalon的后懸架結構的確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老舊的兩連桿式(或稱后麥弗遜式)更換為強度更高、側(cè)向支撐更優(yōu)秀的E形多連桿式結構。不過,在今天,這種結構已經(jīng)非常普及且常見了,因此與其它車型橫向比較的話,也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優(yōu)勢。
此外,部分Avalon車型還標配了AVS主動減振系統(tǒng),其原理和我們熟悉的CDC主減振器非常相似,并且可以通過底盤模式選擇鍵來主動調(diào)節(jié)減振器的阻尼。這也使其成為了北美第一款搭載該類系統(tǒng)的豐田車型。
- 細節(jié):日式精致
在站展臺上看,Avalon的底盤看起來算是比較規(guī)整的,特別是中部安裝了面積不小的底盤護板,應該說這也是TNGA架構帶來的一些新的理念。和舊款相比,Avalon整車的重心降低了,同時廠家也聲稱它變得更加運動了,因此在車底的空氣動力學方面也會更用心一些。
總結:
拋開夸張的外表不談,全新Avalon在機械結構方面的進化還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全新的TNGA K平臺在底盤部分的變化非常顯著,而實車開起來是什么感覺,乃至未來國產(chǎn)的Avalon開起來怎么樣,目前還沒人知道。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當年的“亞洲龍”曾經(jīng)是一種非常高端和個性的存在,而在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中,Avalon將如何定位,這是擺在廠家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文/圖 汽車之家 張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