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設計] 距離上次中國汽車設計峰會已經(jīng)過去一年,我們在今年的會場又見到了上汽乘用車公司設計部總監(jiān)邵景峰,這位被媒體昵稱為“邵帥”的網(wǎng)紅設計師依然不改爽朗和風趣,他的履歷不必我多做贅述,多年上海大眾和德國大眾總部的工作經(jīng)歷使他對設計有著自己的見地,此次峰會他也帶來了關于上汽乘用車的一些設計構想。
○ 做心驚肉跳的設計簡單 要符合大眾審美最難
說來我們將對話約在早餐也是迫不得已,因為邵景峰是峰會第一位講演的嘉賓,白天的行程也安排的比較滿,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早上。不過,在酒店一層陽光充沛的西餐廳,我們用一天中最早的時光換來的了設計師最坦誠的溝通。
從2006年10月,上汽集團正式將其自主品牌定名為榮威Roewe,這個品牌被中國消費者所認識已經(jīng)11年了。無論是“醒獅計劃”還是“律動設計”,在邵景峰眼中,榮威品牌的定位一直是堅持國民訴求的樸實審美,不追求小眾,設計要簡潔明朗。他坦言,這其實比設計激情澎湃的車要難很多,因為越出挑的設計視覺語言越強烈,越容易抓人眼球。就像上汽連續(xù)舉辦五年的SDC上汽設計挑戰(zhàn)賽,每一年學生們的作品都天馬行空,但設計量產(chǎn)車不能如此。
○一支筆,既是設計也是溝通
“你看過2005版的《傲慢與偏見》嗎?或者還記得《The King’s Speech》中驕傲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嗎?”作為消費者更關注的名爵6,邵景峰并沒有上來就聊設計,他先說起了英國本土電影。
如果說榮威的律動設計講求的是舒展、韻律和精準,那名爵的設計思路就有所不同,邵景峰稱之為感性力設計。這和目前更注重鋒利線條的設計想法不同,它更像是緊握的拳頭,但表面包裹著有溫度的肌膚,力量感的傳遞是自內而外的,這是一種更飽滿、沉穩(wěn)的體量感。這不同于眼花繚亂的鋒利線條或極細的倒角,在這一點上有些日系車走的有點極端。
同時,對于消費者車不再是冰冷的機械,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行其道的今天,車更多的時候充當了伙伴,有情感和陪伴的屬性。而在人們挑選“伙伴”的時候,溝通是必須的。在邵景峰看來,中國市場還有著獨特的“中國需求”,所以他所展示的設計是東方的“有所為 有所不為”。在汽車設計圈懸浮車頂、貫穿式尾燈大行其道的時候,名爵要做的是抵制住“誘惑”,按照自己的設計步驟來。
○五年之約 反哺中國設計
我猜邵景峰在接受的無數(shù)對話中,被問及次數(shù)最多的問題也許是:“如何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元素?”這就又回到了對于“中國需求”深層的解讀,汽車作為高級別的工業(yè)設計產(chǎn)品,在更多的時候對元素的借鑒和闡述也要求更高。所以邵景峰作為這一代中國設計師巧妙地采取了“取義 不取形”的手法。怎么講呢?翻譯成人話就是,你喜歡茶道不必滿屋子摞滿茶餅,端一個手有余香的空杯更贊。
上汽設計挑戰(zhàn)賽舉辦的5年來,邵景峰一直參與評審,他一再強調:“設計的強弱,跟國籍、性別、地域沒有關系!敝袊贻p的設計力量不比任何國家差,在這一點上他希望媒體可以和他一樣對中國后輩設計師們報以鼓勵的態(tài)度,而不是滿腹質疑。
在良好的設計土壤中滋養(yǎng)過的靈感,再回到中國市場,這應該是最好的反哺。如果說現(xiàn)在的中國設計還談不上“中國風格”,那么在下一代中國設計師成長起來后,我們也許會看到完整成熟的中國風格。
全文總結:
設計作為一門溝通的藝術,始終充滿魅力。或許今天的汽車設計師還是在為產(chǎn)品賦予形態(tài),而未來他們的設計將是為出行體驗賦予形態(tài),當然,前提是要始終保有一顆年輕、血性的設計之心。(文/圖 汽車之家 張玥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