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拆解] “別說你爬過的山,只有早高峰”,就是這句話,讓我記住了MINI COUNTRYMAN。這充滿挑逗意味的宣言立刻賦予了COUNTRYMAN一個強大且自信的形象。所以,當我見到MINI COUNTRYMAN的時候,我心中好奇了很久的問題便脫口而出:“嘿!你,爬過什么山?”
可惜的是,MINI COUNTRYMAN并沒有打算直接回答我的問題,檔期滿滿的它甚至沒能抽出時間來帶著我去山野中體驗一把。好吧,看看底盤的時間總是有的,讓我來見識見識你自信的來源。
►沒錯,它其實還是MINI,確切的說是XL碼的MINI
--小有驚艷的前懸架+依舊靈活的后懸架,最醒目的18寸大腳是公路范兒!
『MINI COUNTRYMAN擁有了四個車門和更魁梧的身材』
相比標準尺寸的MINI,MINI COUNTRYMAN擁有了四個車門和更魁梧的身材,軸距也增加了近130毫米達到了2595mm的水平,還穿起了大號的鞋子--四只18英寸的RONAL輪圈和225/45 R18的倍耐力Cinturato P7輪胎,并且一如既往的選用了防爆輪胎產(chǎn)品(試駕車輛型號是COOPER S ALL4)。問題也出來了,這COOPER S上用的Cinturato P7是節(jié)能耐磨的轎車用輪胎,在橫向抓地力上表現(xiàn)也不錯,但是這完完全全是一條公路胎,完全沒有“爬山”的誠意嘛!
要知道,其它中低配車型的普利司通的DUELER HP輪胎好歹是SUV專用的產(chǎn)品。而這輛COOPER S,明顯是在公路上撒野的主兒。你不信么?看看保險杠上的通風孔,COOPER S都這么干,這真是為制動系統(tǒng)散熱的!
『保險杠上的通風孔,確實能將氣流引導至前輪內(nèi)側,幫助散熱』
COUNTRYMAN在底盤結構上也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改變。懸架結構仍然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后多連桿獨立懸架(這個“多連桿”后面會討論)。但是前懸架的下控制臂給了我一個小小的驚喜,這鏤空的程度直接讓我想到了蕾絲花邊啊......
『管狀副車架+麥弗遜懸架』
『頗有蕾絲風情的下擺臂』
恩, 這個頗有蕾絲風情的下擺臂就是COUNTRYMAN在懸架上比較顯眼的改變,由之前老款MINI們的沖片焊接鋼制下擺臂換成了鏤空的鑄鐵擺臂,非鏤空部分的方向和形狀都是符合應力設計的,每一段鏤空的支撐部分所受的應力都沿著其支撐方向,主要的應力還是由下擺臂外緣的“T”截面結構擔當,所以還不至于讓我們擔心它的強度。不管怎么說,如此鏤空對減輕簧下質量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我很佩服工程師們能夠做出如此大手筆的“剪裁”。
COUNTRYMAN的后懸架則沒有這種驚艷的感覺,與MINI保持一致,MINI的這種后懸架可謂獨具特色,結構既不同于常見的多連桿懸架---它的橫向連桿數(shù)量僅2根,也不同于麥弗遜變種而來的連桿支柱懸架---它的減震器支柱與軸承座僅有一個連接點。
『后懸架結構示意』
它的減震支柱不會像在連桿支柱懸架上那么苦命,不需要忍受橫向、縱向的應力,能夠專心在兩點一線間發(fā)揮作用。上下兩根并不完全垂直于車身縱向軸線的橫連桿主要用來PK懸架受到的橫向應力。與車輪軸承座一體化的鑄鋁縱臂除了要限制車輪前后位移的自由度外,同時還要限制軸承座在水平面內(nèi)旋轉的自由度,這差事要比我們常見的三連桿+縱臂結構中的縱臂更辛苦。
單就表現(xiàn)而言,這套懸架無論在COUNTRYMAN還是MINI上都表現(xiàn)的靈活而敏捷,所以它并不復雜的結構帶來的結果還是值得肯定的,英國佬們對它的認可似乎也能說明問題。寶馬似乎很少在官方的文件中提及這套懸架的正式名稱,但是在國內(nèi)國外的很多文章和參數(shù)庫中,它卻堂而皇之被叫做了多連桿懸架...我寧可把它當成是單縱臂獨立懸架的變種(外加兩根連桿),或者是扭轉梁被防傾桿和四根連桿所取代了的縱臂扭轉梁懸架的“獨立”進化產(chǎn)品。其實,我們在上一代RAV4(2000-2005)上也可以找到類似結構的后懸架設計(不過人家RAV4是機簧分離設計),搜索了一下,竟有如此多的人把那個叫做雙橫臂懸架(海外亦是如此)...還是MINI厚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