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张开腿喷水高潮,日韩一级一黄2020免费,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超碰

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何時修成正果?理想Q4財報背后的期待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汽車之家 行業(yè)]  2月份的倒數(shù)第二個工作日,理想成為了“蔚小理”中最先交卷的優(yōu)等生,率先發(fā)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財務業(yè)績。

汽車之家

  若用一個字來形容這份財務業(yè)績,那就只能是漲。數(shù)據顯示,在2021年10-12月中,理想汽車交付量為35221輛,同比增長143.5%;車輛銷售收入為103.8億元,同比增長155.7%;車輛毛利率為22.3%,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2個百分點;收入總額為106.2億元,同比增長156.1%,季度營收首次突破百億;毛利為23.8億元,同比增長228.5%;毛利率為22.4%,相較去年同期增加4.9個百分點;研發(fā)費用為12.3億元,同比增長228.7%;凈利潤為2.955億元,相比去年多賺了1.88億元……

汽車之家

『理想汽車財務表現(xiàn)(2021年全年)』

  在大幅增加研發(fā)投入和銷售網絡擴張加速的前提下,取得上述成績值得肯定。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業(yè),經歷過SEV項目夭折的低谷,經歷過外界對增程式路線的非議,也經歷過一系列公關危機。6年時間一路坎坷,終于完成了從0到1的驗證。

  然而從今往后,理想所面對的將是更加殘酷的競爭環(huán)境。如何保持既有優(yōu)勢,如何面對老貴族們的打壓,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補上自己的短板,都成了決定企業(yè)生死的關鍵問題。在摸到成功的門檻后,理想要如何更進一步?

重壓下的奮進

  2016年,李想正式在微博公布了車和家(理想汽車前身)產品計劃——用兩款車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場景。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負責短途出行,SUV滿足家庭長途出行場景,二者相互補充,實現(xiàn)全場景覆蓋閉環(huán)。

汽車之家

  為了推進SEV項目以及那款續(xù)航約100km,速度不超過45km/h,可乘坐1-2人,整備質量為350kg的車型,李想想了很多,比如在海外進行共享出行業(yè)務,待國內低速電動車合法后再返回中國市場。

  可惜的是,幾年的努力并沒有得到正向回應。2018年4月,李想宣布暫停SEV項目,至此,這家企業(yè)最初構想的業(yè)務版圖,一下就折了一半。對于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來說,再拿不出靠譜的方案,就不會有金主繼續(xù)投錢,錢燒光之日,就是李想告別汽車產業(yè)之時。

  重壓之下,李想開始求生。在正式宣布暫停SEV項目的幾天前,車和家得到了30億元B輪融資,并宣布與某頭部出行公司合作,以更低的成本去探索智能電動車在共享出行領域的落地方案;另一方面,李想把寶壓在了另一半的商業(yè)版圖中——滿足家庭長途出行需求的SUV。

車和家 車和家SEV 2018款 基本型

『車和家SEV』

  此時此刻,蔚來ES8、威馬EX5陸續(xù)上市,小鵬G3也交付在即,眼看著同一批進入的新玩家們漸漸走上正規(guī),李想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雖然智能電動車在當時還算個新鮮事物,但大家都知道,留給新人的窗口期不會太長。想活著,就得在最快時間內取得成功,而迅速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聚焦和定位。

  于是李想力排眾議,砍掉了當時競爭力不高的純電動項目(續(xù)航里程400km的純電動SUV),以及難以在短時間內做出特色的5座車型,主攻增程式解決方案,以及能最大程度上強調家庭屬性的6座SUV。在產品定位上,李想帶領眾人進行反向推導,先明確用戶是誰,再明確用戶需要什么,然后明確組織需求是什么,最終明確目標,拆解成為關鍵結果和工作計劃。

  在這一套方法論下,首款車型的定位迅速明晰——滿足奶爸消費者,主攻有孩子的家庭。定位確定后,開始極致地打磨產品。舒適性、空間、操控性、智能座艙體驗全部圍繞家庭需求進行打磨。沒有工廠就去收購,沒有一流增程器供應商就去從二流供應商中選一個進行扶持和改進,智能化沒有吸引力就去選一個相對容易發(fā)力的點去全力自研。

理想汽車 理想ONE 2019款 增程6座版

理想ONE(參數(shù)|詢價) 2019款』

  在這一步過程中,李想和他的團隊至少違反了兩條汽車行業(yè)的“定律”:第一、增程式乘用車沒有賣得好的;第二,6座SUV遠不如5座和7座有市場。然而從事后的反饋來看,他們就是成功了。在外人眼中,2018年初放棄SEV到2019年底理想ONE交付只過了不到2年,但在李想、合伙人和工程師們看來,那是一個個夜以繼日的死戰(zhàn)。

  兵車未動,糧草先行。為了讓錢燒慢點,李想把“摳門”這個屬性發(fā)揮到了極致。超過3000人的團隊只有兩個VP,連高級總監(jiān)都寥寥無幾;員工出差只能選折扣最低的經濟艙,住宿選經濟型酒店還得同性一起住;首款產品理想ONE發(fā)布會只花了200萬,就連辦公地點都是在一個老4S店的基礎上“改”出來的。

  于是就有了李想的那句名言:“很多人說(造車)需要300億、500億,我們10億美金就能做到盈利”。

  得益于初期產品定位的成功,理想ONE交付量日益走高,從最初的月銷幾千輛到如今的穩(wěn)定破萬。2021年,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為90491輛,雖然還是蔚小理中的第三,但與第二名的差距已經越來越近。

汽車之家

『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與此同時,理想也在不斷地優(yōu)化這款產品——更換過硬的座椅、調整體驗不佳的懸架、更換算力更高的芯片、推送NOA(導航輔助駕駛)/視覺融合的AEB等智能網聯(lián)功能。在研發(fā)、產能、渠道方面也在不斷擴軍,加大自動駕駛研發(fā)投入,在重慶兩江地區(qū)建設制造基地,擴充線下門店等。而如今的第四季度財報,恰是以數(shù)據的形式,給了李想和理想最為客觀的肯定。

  磨難之后,理想成功了,但這種成功又將如何延續(xù)呢?

成功后的圍城

  在明朝文學家馮惟敏的筆下,膽小怕事,顧慮太多的人被描述為“前怕狼,后怕虎”。顯然李想不是這樣的人,理想也不是這樣的企業(yè)。然而事實情況是,在如今的新能源車市場中,李想和理想確實面臨著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

汽車之家

  在李想看來,蔚小理過去的成功在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而這些特長是被原有的領先者們忽視的。對于蔚來來說,特長在于用戶服務能力,對于小鵬來說,特長在于智能駕駛能力,而對于理想來說,特長則在于面對家庭用戶群體的產品能力。這些特長雖然容易被忽視,雖然很小,但對于用戶來說有巨大的價值。在這些特長被領先者們忽視后,堅定的后來者可以做到各自特長下的天花板級別。

  只不過特長也是有壁壘的。蔚來在用戶服務領域到底砸了多少錢,耗費了多少精力,外界有目共睹。正如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所說,“以物理為王的年代還可以抄,以精神產品為主的時候,其實是抄不了的”。

汽車之家

『詳細內容請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而小鵬在智能網聯(lián)領域也已創(chuàng)造出了一定壁壘,車載OS、語音交互、自動駕駛全棧自研。在2019年1月,小鵬汽車開啟了首次整車OTA升級,這一時間點早于絕大部分車企。數(shù)據顯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間,小鵬實現(xiàn)了軟件收入3000萬,XPILOT 3.0的累計付費率超過20%,并且在去年3月達到了約25%。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小鵬研發(fā)團隊人數(shù)超過4000,相比6月也增加近1000人,較2020年底增加100%。其中僅自動駕駛團隊就達到1500人,規(guī)模超越特斯拉。

  相對來講,理想的特長更容易被復制。理想ONE的成功在于吃透了一批“奶爸用戶”,就像理想官網上標簽一樣——創(chuàng)造移動的家,創(chuàng)造幸福的家。達成這一點是多方作用的結果,首先,理想敏銳的捕捉到了這部分市場需求,其次,吃到了智能電動車的紅利,與以往那些成功者們形成差異化隔離,第三,增程,打造零焦慮。

  但這三點因素既把理想推向了1.0時代的成功,同時也在某些程度上成為了其未來發(fā)展的束縛。想持續(xù)滿足“奶爸群體”,日后的車輛定位就得只高不低。中大型定位,可以做的十分奶爸;但中型呢?有點難;緊湊型或者更小呢?其難度恐怕會上升到“地獄級”。也就是說,該定位下,理想天然排除出了部分細分市場。

金康賽力斯 問界M5 2022款 四驅性能版

『問界M5』

  而與此同時,智能和增程這兩個領域的追兵,也已經越來越多。前有嵐圖,AITO這些背景雄厚的品牌,后有牛創(chuàng)等新玩家在緊鑼密鼓地對理想ONE進行著“復刻”。雖然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理想做到了該領域的天花板,但到了天花板之后,又該如何保持與后來者的差距呢?

  理想給出的突破路徑分兩條,第一條,向上突破,繼續(xù)強化原有成功屬性,三缸增程器換四缸,中大型SUV變大型。第二條,品類突破,涉足純電動,強化智能屬性。從第一條路徑來看,代號為理想X01的車型已經進入路試階段,車長達到5200mm,軸距達到3100mm。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售價有望觸碰50萬元門檻,由第一款車的33.8萬元到第二款車的50萬元,這對任何品牌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式挑戰(zhàn)。

汽車之家

『理想X01量產版諜照』

  從第二條路徑來看,其挑戰(zhàn)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純電動路線成功的最佳依托點仍是“奶爸”定位,這也很難逃脫前文中所提到的定位束縛;其次,純電動路線無疑將踏出此前的“零焦慮”舒適圈,這對理想的補能體系和品牌定位是一次考驗,畢竟此前在踏向增程式成功的路上,理想已經渲染了太多純電補能焦慮,其補能體系建設相較于另外兩家一線新勢力也稍顯不足。而且純電動不比增程,提前入局的玩家數(shù)不勝數(shù),再想找“被成功者們忽略的特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許對于理想來說,未來的成功,更多的要依靠創(chuàng)造,而非延續(xù)。在多次創(chuàng)業(yè)中,李想已經證明了自己“頂級產品經理”的能力,只是不知在未來的道路上,他還能給外界一個足矣媲美理想ONE的驚喜嗎?(文/汽車之家 陳燦)

何時修成正果?理想Q4財報背后的期待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行業(yè)視角
電動車車聞
更多精彩內容:
產業(yè)透視
海外售價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fā)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