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車日新月異,我們似乎不過多久就能看到一輛新車發(fā)布,并帶著奇特的造型和古怪的名字來到我們面前。盡管已經(jīng)如此“內(nèi)卷”,但各大廠商依舊偏執(zhí)的選擇摒棄那些已經(jīng)被他人涉足的市場,轉而將新產(chǎn)品的定位進一步細分,以搶占新的市場先機。
如此以往,先前的產(chǎn)品很快就會被人遺忘,而那些真正為一個品牌帶來銷量和利潤的“功勛產(chǎn)品”,也逐漸淪落為了每月銷量榜上的一行數(shù)據(jù)。如果,此時這樣一款“舊車型”迎來改款/更新,你還會記得它嗎?
不久之前,我跟隨新款長安CS75 PLUS(參數(shù)|詢價)的試駕會對這款車進行了深入的體驗。新車是長安CS75 PLUS的中期改款車型,官方將新車稱之為“第二代 長安CS75 PLUS”是為了區(qū)分同堂銷售的長安CS75,并非傳統(tǒng)定義的換代。本文中將統(tǒng)一稱為“新款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是怎么火的?
現(xiàn)在回到文章一開始的問題,你還記得長安CS75 PLUS是如何在2019年異軍突起嗎?
時間回到三年前,那時候“新冠”還是一個不存在詞匯、各大車企依舊執(zhí)著于SUV車型的開發(fā)、哈弗H6依舊是緊湊型SUV銷量NO.1、電動車普及率遠不如現(xiàn)在、各家車企還在糾結新能源補貼退坡、消費者還在糾結國五/國六排放、購車者對中國品牌的態(tài)度還相對中立、“Z世代”的一只腳剛踏在歷史舞臺的階梯上、汽車的“新四化”都還是個新鮮玩意。
『2019上海車展首發(fā)的CS75 PLUS』
我們懷念當時,因為彼時的世界一切都還風平浪靜。但對于長安來說,它們卻深陷財務虧損和銷量下滑的泥沼之中——主流級別產(chǎn)品滯后、新車產(chǎn)品力不足部分導致了被動的局面。如此背景下,我們在當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迎來了CS75 PLUS的首發(fā)。
當時或許沒有人想到,這輛車成為了長安翻身的開始。
從銷量數(shù)據(jù)來看,2019年9月初正式上市的長安CS75 PLUS很快就獲得了當時消費者們的認可,上市兩個月后便在11月實現(xiàn)了破萬的銷量;2020年,在上半年遭遇疫情的狀況下,我們依舊可以看到CS75 PLUS保持了上升的銷量態(tài)勢,也讓該車正式加入了中國品牌緊湊型SUV的主流競爭行列中;同年9月,CS75 PLUS還迎來了一次小改款,使得該車的銷量在后半年再一次迎來了高點;2021年,在經(jīng)歷了一年多的產(chǎn)品周期后,CS75 PLUS的銷量逐漸趨于穩(wěn)定,月均銷量大約1.3-1.6萬臺左右。
『2020年9月小改款后的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讓我們看到,這個品牌似乎開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感覺”。盡管當下“智能化”“年輕化”這些詞匯已經(jīng)被用濫,但2019-2020年卻恰好是這些新概念飛速萌芽的階段——長安CS75 PLUS早期推出兩種風格的外觀套件,結果銷售占多數(shù)的是運動版套件,翻看當時的文章,我還能看到一些“說丑”的評論,但如果放到現(xiàn)在,消費者們可能會嫌不夠夸張;同時,延續(xù)到內(nèi)飾的運動設計、雙聯(lián)屏、互聯(lián)配置以及自動泊車等,在當時都是非常吸引消費者的點。
而相比當時尚未換代的哈弗H6和尚未改款的榮威RX5,長安CS75 PLUS顯然用更超前的“年輕化”“智能化”概念從它們手中奪取了更多市場份額。而隨后推出的CS55PLUS及換代車型、2019年初亮相/長安當下最火的UNI系列,都為這個品牌帶來了更多的市場認知度。同時也讓長安CS75 PLUS的光芒逐漸被埋沒,漸漸成為了支撐銷量的“背景車型”。
直到2021年末,長安CS75 PLUS迎來了中期改款。
新款CS75 PLUS哪不一樣了?
與“年輕化”背道而馳?
初次見到新款長安CS75 PLUS,是在2021年9月的“工信部車展”。隨后長安也逐步發(fā)布了新車的官圖,并完成了實車亮相。在2021年的最后幾天,我也在現(xiàn)實中見到并體驗了這款新車。
不過,改款后的長安CS75 PLUS給我的印象,卻反而感覺“更成熟了”——帶有貫穿光帶的頭燈依舊是上揚的設計,但輪廓變得更加平直;下方的格柵更寬更大,就像中年男性日漸飽滿的下巴輪廓;兩側縱置的進氣口依舊保留,但卻不再為前臉帶來出挑的視覺感受;尾燈變成了時下流行的貫穿式,點亮后的LED燈組樣式有些嚴肅,反倒是下方雙邊四出的排氣變得更加粗大;依舊是1.5T和2.0T的動力,但變速箱都升級為了8AT。
從前期款到“第二代”CS75 PLUS,這種變化感覺很是神奇,就像學生時代的舊識在出身社會后再次相見,看著對方發(fā)福的身材時那種感受。同時,或許也正式因為這種“成熟化”的設計沒有帶來足夠的感官刺激,讓一些人在看到新款CS75 PLUS后表示新車的變化不明顯。你覺得呢?
話說回來,當下的新車改款卻反而在變“成熟”,這好像有違剛剛反復強調(diào)的“年輕化”。難道長安自己也忘記了CS75 PLUS是靠著搶下年輕化市場而走紅的?
年輕化≠低齡化
時代,是會變的。
如同上文講到,2019年的長安,過的并不太平,后來CS75 PLUS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為這家企業(yè)帶來了轉機?梢哉f,早期的CS75 PLUS頗有些“家族頂梁柱”的意思,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品牌形象層面。
『長安UNI系列“KTV”組合』
那么2021年呢?長安的SUV系列早就有了UNI-T、UNI-K、全新CS55 PLUS這些新產(chǎn)品,這也是我們看到CS75 PLUS在2021年中的銷量表現(xiàn)一直趨于穩(wěn)定的原因——日漸壯大的Z世代年輕人,他們的挑剔口味交給UNI系列;追求高性價比、實用性的低價位消費者,他們的需求交給同堂銷售的CS75以及歐尚品牌。
盡管外觀是收斂了,但新款CS75 PLUS在使用體驗方面卻依舊在不斷地提升和優(yōu)化。新車搭載的梧桐車聯(lián)系統(tǒng)在功能方面進一步的豐富,除了此前已有的互聯(lián)和網(wǎng)聯(lián)功能以外,新車還加入了諸如手勢識別、面部識別以及兒童模式等功能。比較突出的體驗就是在試駕的途中,如果車機檢測到你有走神或者疲勞駕駛的狀況,它就會會不厭其煩的提醒你不要走神以及疲勞駕駛等,甚至用吹冷風+“偽造”呼入電話的方式來提示駕駛者。
雖然是“嘮叨”了點,但至少很負責。而除了車機之外,新款CS75 PLUS并沒有其他會“打擾”到你駕駛的地方,2.0T+8AT的動力調(diào)校很平順,底盤濾振性和支撐性也尚可。穩(wěn)重的性格能夠從日常駕駛的感受上傳遞給用戶,我想這也是新款CS75 PLUS收斂鋒芒的一種表現(xiàn)吧。
“年輕化≠低齡化”,固然CS75 PLUS外觀已不如此前犀利,原因在于它需要服務的群體并不全是剛剛出身社會的“青澀青年”。無論是定價還是定位都居于中位的CS75 PLUS,需要做的無非兩點:一是維護好原先的那部分消費群體;第二,繼續(xù)以一個相對“中庸”的身份為長安提供穩(wěn)定的銷量進賬。
加速進步的時代讓各家廠商的新產(chǎn)品層出不窮,如果不及時提升產(chǎn)品力,先前的產(chǎn)品便很快會被淘汰并遺忘。因此長安推出了改款的CS75 PLUS,一方面從配置方面實打?qū)嵉奶嵘水a(chǎn)品實力,同時也選擇隱去了這款不再需要“拋頭露面”的車型的鋒芒。
新款CS75 PLUS的對手是誰?
從2019到2021,長安CS75 PLUS的外觀隨著用戶群體發(fā)生了變化,那它的競爭格局也變了嗎?這是必然的。我們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翻看2019年的長安CS75 PLUS競爭格局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年消費者用長安CS75 PLUS對比的前三名,主要為榮威RX5 MAX、吉利博越以及奇瑞瑞虎8三款車型。同時2019年競爭格局圖上的車型在反向?qū)Ρ扰琶径寂旁诘谝唬舱f明了在當年SUV產(chǎn)品不如今天豐富的情況下,CS75 PLUS在當年的突出表現(xiàn)也成為了大家對比的對象。
反觀2021年的競爭格局,與長安CS75 PLUS相關的車型變得愈發(fā)五花八門,正向?qū)Ρ扰旁谇叭能囆头謩e為哈弗H6、傳祺GS4 PLUS以及星越L。其中哈弗H6/傳祺GS4 PLUS與CS75 PLUS的關聯(lián)性較強,正向和反向排名均靠前。兩年時間過去,哈弗H6依舊是中國品牌緊湊型SUV銷量榜的常勝將軍,而傳祺GS4 PLUS的整體定位和用戶人群也與CS75 PLUS相近;吉利星越L在售價面訪與CS75 PLUS接近,因此成為了CS75 PLUS的購買群體經(jīng)常比較的車型,但更大的車身尺寸和更實用的屬性,讓星越L的用戶會靠后考慮CS75 PLUS。
這也就印證了上文提到的觀點,長安CS75 PLUS已經(jīng)是目前中國品牌主流競爭行列中的“優(yōu)質(zhì)選手”,并且長期處于與哈弗H6的市場競爭中。對于長城而言,那些主打細分市場的車型更是層出不窮,因此H6也是維持銷量和“中庸需求”的主力車型,這一點與長安CS75 PLUS非常相似。那么結果呢?2021年中,誰勝誰負?
上圖列舉了2021年1-11月兩車的銷量對比,由于哈弗H6目前也是兩代車同樣銷售的狀況,因此CS75系列中也包含了在售的CS75和CS75 PLUS?梢钥吹剑6的銷量表現(xiàn)依舊是這個級別中的佼佼者,長安CS75系列與之相比在銷量走勢上非常相似,但銷量數(shù)據(jù)方面始終有差距。在第四季度中,臨近改款的CS75 PLUS銷量被H6拉開了一定差距,這或?qū)⒃诤笃谛驴钴囆蜕鲜泻蟮玫礁纳啤?/p>
無論是CS75 PLUS還是哈弗H6,緊湊型SUV的細分化已經(jīng)使它們不再需要成為同時承擔品年輕化、品牌形象以及銷量等“多重重擔”。但市場需求最多的,往往還是那些能夠代表大多數(shù)的“萬金油”,因此CS75 PLUS和哈弗H6也將一直存在下去,二者也將不斷完善自身產(chǎn)品實力來保證它們在未來的多年中依舊是品牌的“銷量擔當”。
全文總結:
經(jīng)過改款,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成熟”的長安CS75 PLUS。新車外觀的改變見仁見智,但在我認為是更耐看了;車輛的配置更加豐富,產(chǎn)品力進一步加強;同時駕駛和乘坐感受也突出了一個“穩(wěn)”,并不顯得急躁。如此變化并不是長安CS75 PLUS要“逆時代”而為,而是在當下細分市場豐富的背景下,這款車以一種更“中庸”的方式來確保自己依舊是銷量擔當。
未來,長安UNI系列將進一步貫徹年輕化;長城的新車命名可能會更“離譜”,來讓消費者記住它們;吉利會繼續(xù)深入和沃爾沃的合作,強化產(chǎn)品的科技屬性;比亞迪帶著海洋和王朝系列繼續(xù)發(fā)現(xiàn)新大陸,搶占新能源市場——市場的格局正在逐漸打開,新款長安CS75 PLUS也是一樣。打開格局的新款長安CS75 PLUS也將以一種更“全面”的形象讓更多消費者選擇自己。(文/汽車之家 馬艾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