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官方公眾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就上海車展期間發(fā)生的特斯拉維權事件發(fā)表評論,表示特斯拉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責任何在?擔當何在?
特斯拉再陷爭議。
19日,上海車展剛剛開幕,一名女子就站上紅色特斯拉車頂,張開雙臂對圍觀群眾高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特斯拉剎車失靈!”
幾分鐘后,女車主因行為過激,被工作人員抬著手腳拖了下去。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事發(fā)后,特斯拉方面卻強勢而不失禮貌地回應:“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xié),同樣是我們的態(tài)度。”
一石激起千層浪。近10億網(wǎng)友關注,車主維權走向極端,質量問題頻頻爆發(fā),圍繞著特斯拉新能源車的爭議,再次甚囂塵上。
20日上海警方通報:因擾亂公共秩序,1人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1人被行政警告。維權車主也在微博上發(fā)文道歉,警方執(zhí)法客觀公正,不應采用錯誤的方式維權,造成不好的影響,但決不妥協(xié)。
女車主以極端的方式大鬧車展,擾亂了公共秩序,應當?shù)狼。但讓廣大網(wǎng)友心有戚戚的是:如果坐下來能解決問題,誰愿意不顧體面,爬到車頂上去嘶嚎?
而面對車主的一次次維權,特斯拉的回應中卻盡顯“老爺公關”的驕縱豪橫,讓中國消費者心寒。長安君對此有三句話想說——一次次拖拉扯皮中,損耗的是口碑和信任。
又漲價了?又失控了?又甩鍋了?從進入中國市場到今天,特斯拉如同一個“流量明星”一般,一直處于風口浪尖、從未間斷。
2020年,特斯拉無視疫情的沖擊,業(yè)績狂奔。與此同時,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卻真的“剎不住車”了——
4月11日,上海的特斯拉車主劉先生的車子在車庫拐彎時突然剎車失靈,直至撞到墻面后才逼停。
3月11日,海南?谝幻厮估囍髅上壬谕\噲鐾\嚂r,車輛在連續(xù)踩剎車的情況下無法停下,導致撞上護欄。
1月4日,山東臨沂一輛特斯拉失控沖進廁所,將洗手臺撞壞。司機表示失控原因是踩不動剎車。
海南海口、浙江紹興、河南安陽……
但迄今為止,特斯拉的回應很難讓人心服口服——
“路面存在積水”“女性踩剎車力量弱”,還有最著名的“甩鍋國家電網(wǎng)”。特斯拉回應車主稱,充電瞬間國家電網(wǎng)電流太大,不是汽車的問題,結果馬上慘遭打臉。
“質量有缺陷”“態(tài)度很傲慢”“從來不負責”……一次次的拖拉扯皮中,特斯拉將“甩鍋”進行到底,揮霍的是公眾對企業(yè)的口碑,損耗的是車主對品牌的信任。
在特斯拉維權爭議中,最讓人們氣不過的,不是誰向誰妥協(xié)的問題,而是到底車輛有沒有質量問題?到底怎樣正確操作才能避免危險?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不能為車主提供安全可靠的產(chǎn)品,出了問題不能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爆出安全事故,一次次將車主置于險境,試問企業(yè)的責任和擔當何在!
不論是否妥協(xié),特斯拉都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
一輛車不明原因,隨時可能會在路上剎車失靈,多人多次維權卻得不到合理解釋,任誰都難免焦躁。
產(chǎn)品安全無小事,尤其是行駛安全。不論是汽車還是新能源車,“代替人類行走”都是其基本屬性,它的產(chǎn)品質量問題,不僅關乎車上的安全,還關乎馬路上無數(shù)不特定人群的安全,更關系到公共交通安全,甚至全社會的安全。因此,其產(chǎn)品質量帶來的社會隱患,必然要大于一般工業(yè)產(chǎn)品和生活消費品的質量問題。
一個好的企業(yè)不僅在技術上要好,更應時刻將社會責任感放在心上。在事故發(fā)生之后,通過檢測及時準確查找原因,并對相關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或產(chǎn)品功能進行改進,杜絕同類問題再次發(fā)生,這才是負責任的企業(yè)應該做的事。
可特斯拉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不論是否妥協(xié),特斯拉都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明知隱患卻置若罔聞,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碰碰拉”繼續(xù)在路上當“隱形殺手”,無視公共安全風險,不在乎“賺中國人錢、撞中國人命”,試問企業(yè)的責任和擔當何在!
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xié)”的底氣?
事情發(fā)生后,有媒體質問: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xié)”的底氣?
嘴上說著“不妥協(xié)”的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在接受對話時也表露出深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中國是特斯拉的另一個全球中心!
要知道,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突出業(yè)績,來源于中國老百姓。是中國消費者的信任給了特斯拉發(fā)展的契機,也是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向特斯拉敞開了大門,這些才是特斯拉得以在中國發(fā)展的底氣。
但信任換來的不能是傲慢,更不能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缺少敬畏。特斯拉進入中國的第一天就應懂得,在中國做生意,就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
今年2月,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五部門約談特斯拉公司,要求其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guī),加強內部管理,落實企業(yè)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對于被約談,特斯拉回應將誠懇接受政府部門指導,積極自查,始終尊重消費者權益。話雖如此,特斯拉卻在聲明的微博下關閉了評論。
不愿被批評,不愿被公眾監(jiān)督,這樣的態(tài)度,如何更好地服務大眾,承擔社會責任?中國一直在努力為各國企業(yè)提供國際化、市場化的良好營商環(huán)境。但一切大前提,一定是以法治為基礎。
唯有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guī),落實企業(yè)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才能讓所有致力于深耕中國市場的投資者和企業(yè)都走向美好的未來。(信息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編譯/汽車之家 陳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