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那肯定得降價啊,不降價還能是特斯拉么?”北京特斯拉華貿店里,聊到降價話題時,站在Model Y旁的北京大哥脫口而出。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即便明知會降價,人民群眾的搶購熱情,也絲毫沒有減少。經(jīng)過2020一年磨煉,廣大車主對特斯拉降價顯然已打過疫苗。
特斯拉降價看起來勢在必行。風情萬種的Model Y擺在眼前,你會做個“等等黨”嗎?
⊙ 那些年特斯拉降過的價
特斯拉,“特價”每一天。
2020年,從年初到年尾,特斯拉共經(jīng)歷5次官方調價。國產(chǎn)版Model 3,一路從35.58萬元扎到24.99萬元,降價總幅度超過10萬元。妥妥地從BBA換成了凱美瑞。
2020年特斯拉降價盤點 | ||||
日期 | 車型 | 原價格 | 調整后價格 | 降價幅度 |
1月3日 | Model 3標準續(xù)航后驅升級版 | 35.58萬元 | 32.38萬元 | 3.2萬元 |
5月1日 | 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 | 32.38萬元 | 29.18萬元 | 3.2萬元 |
7月 | 全系車型 | / | / | 0.8萬元 |
10月1日 | 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 | 29.18萬元 | 24.99萬元 | 4.19萬元 |
10月15日 | Model S長續(xù)航版 | 75.69萬元 | 73.39萬元 | 2.3萬元 |
老車主心情不爽,甚至“維權”也就不難理解。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要降價可以,為啥不早點說呢?
特斯拉中國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曾獨家向汽車之家回應過降價問題:并非刻意為之,只是情況有變。
特斯拉降價基本圍繞兩個原因。一是適應政策調整。2020年4月底,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發(fā)布,要求車輛補貼前售價必須在30萬元以下,才能享受補貼。Model 3價格順勢下調至29萬,補貼后售價降至27萬。
『Model 3』
二是成本降低,這也是特斯拉屢次降價的核心原因。Model 3在上海投產(chǎn)后,國產(chǎn)化率逐步從30%提升至70%;有研究認為,到2020年底,Model 3國產(chǎn)化率已接近100%。
特斯拉還推出磷酸鐵鋰電池拉低價格門檻。磷酸鐵鋰版Model 3,單電池成本就下降超過2萬元。安信證券曾預測,國產(chǎn)Model 3成本最低可降至17萬元。
當然,特斯拉對成本的控制遠不止國產(chǎn)化一招。馬斯克作為成本控制狂人,從電池到芯片都堅持自主研發(fā),以擺脫對Tier1的依賴。由于控制產(chǎn)品設計、研發(fā)、生產(chǎn)全流程,特斯拉可以持續(xù)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找到成本削減空間。
『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 馬斯克』
某車企研發(fā)人員表示,凡是對特斯拉做過逆向工程,都會佩服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比如為了把電驅動系統(tǒng)的霍爾傳感器,變成分流傳感器,同時保證成本降低,特斯拉曾花費5000萬美元研發(fā)費定制電路設計。Model 3上,特斯拉大量使用MOS管代替保險絲繼電器,也有效削減了成本。
2019年曾有媒體報道,奧迪在逆向Model 3后,驚訝于特斯拉的成本控制,只好回去修改自己的高端電動平臺PPE,以使產(chǎn)品保持競爭力!皞鹘y(tǒng)車企受到的約束很多,有時候想到了也不敢做,很難像特斯拉這樣做到極致”,前述研發(fā)人員表示。
那么降價效果如何呢?每次特斯拉降價,“割韭菜”論都會喧囂塵上。但實打實的銷量,證明用戶并沒有因官方降價,減少對特斯拉的熱情。
汽車之家大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1月、5月,特斯拉降價信息公布后,車型關注度均創(chuàng)新高。2020年,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達到49.95萬輛。在中國市場,特斯拉銷量也屢創(chuàng)新高。到2020年12月,特斯拉單月銷量已達到25455輛,依然一騎絕塵。
⊙ Model Y成本只要25萬?
2021年第一天,國產(chǎn)Model Y開放預訂,其中Model Y長續(xù)航版起售價33.99萬元;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價36.99萬元。雖然陶琳在Model Y公布售價后曾表示,Model Y已基本實現(xiàn)國產(chǎn)化,“繼續(xù)降價可能性不大”。但說真的,幾乎沒人相信Model Y會不降價。
特斯拉自己的銷售也這么認為。華貿店里參觀時,銷售表示只要成本降低,降價是肯定的!捌鸫a來說出(磷酸)鐵鋰版本,電池價格肯定要降啊,怎么會不降呢。”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Model Y與Model 3零部件通用化率在70%-80%,Model Y成本可降低至25萬元附近。這是否意味著Model Y售價最終也將下調至這一區(qū)間?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很有可能。
『Model Y』
1月3日,某專家交流會上,相關業(yè)內人士表示,Model Y硬件國產(chǎn)化率已達到很高水平,硬件降本空間確實不大。目前僅少數(shù)模塊還沒有實現(xiàn)國產(chǎn)化。但在電池和軟件方面,還有較大降本空間。
交流紀要中也透露,特斯拉“降本并非如傳言般迫切,還是看市場需求”。
和Model 3一樣,即便有降價預期,用戶購買Model Y的熱情也沒有降低。因為來看車、買車的人實在太多,很多特斯拉銷售連吃飯的時間都所剩無幾。由于特斯拉采取線上直銷模式,第一批車主在售價公布后就直接下單,來看車的客戶也基本都是自己過來。“我們沒有提成,主要這車也不靠我們賣,都是客戶自己來看”,一位銷售說。
除了第一批盲定的車主,現(xiàn)在下單Model Y得等到2021年第二季度才能提車。只要“多花10萬”就能提前半年開上Model Y,對很多用戶來說,還是非常值得。
『Model Y內飾』
根據(jù)規(guī)劃,隨著第二期工廠投產(chǎn),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產(chǎn)能將最終達到50-55萬輛。產(chǎn)能爬坡會一直持續(xù)到2021年6月份。按照目前的熱銷狀態(tài),至少在上半年Model Y都供不應求。想買便宜車,至少也得等下半年。
是早買早享受,還是晚買享折扣,就看車主自己的選擇了。
⊙ 特斯拉的真實野心
對于特斯拉“瘋狂”降價,蔚來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斌稱,“只是一種營銷策略”,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則表示“不足為懼”。
降價或者不降,其實都是一種營銷策略。只是絕大多數(shù)企業(yè)考慮到品牌定位、溢價利潤,不會輕易拿起“降價”的大棒。即使要降價,也會通過變通的模式。比如蔚來做電池租賃,包括近期傳聞蔚來也在做磷酸鐵鋰版本,都是通過另一種方式變相“降價”——降低用戶購車的實際門檻和心理門檻。但像特斯拉這樣干脆利落降價的,確實極為罕見。
一種觀點認為,特斯拉降價是因為跟上海政府的對賭協(xié)議:到2023年,特斯拉要保證年納稅額不低于22.3億元,且對上海工廠的資本投入不低于140.8億元,否則必須歸還相應土地。
『特斯拉上海工廠』
不能說對賭協(xié)議壓力不存在。但特斯拉為何要為了一個2023年的協(xié)議,從2019年就開始降價?何況特斯拉也不是只在中國市場降價。以特斯拉的市場號召力,對賭協(xié)議不會是特斯拉降價主要原因。
降價,還是源于馬斯克個人想法,以及特斯拉本身的長期策略。
1月8日,隨著特斯拉股價再次上漲,馬斯克個人資產(chǎn)飆升至1950億美元,成為全球新任首富。在接受歐洲最大的數(shù)字出版社Axel Springer對話時,硅谷鋼鐵俠再一次表示了自己“努力奮斗不為錢,一心只想上火星”的宏偉愿景。當然,降價也只是為了普及電動車和清潔能源;至于品牌溢價和超額利潤——這些資本家最愛的話題,馬斯克本人并沒有興趣。
『馬斯克的Space X星際飛船』
馬斯克是真的脫離了低級趣味,對錢沒有興趣,還是仍然帶著資本家的虛偽面具,在此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單純從商業(yè)層面看,特斯拉降價也符合其商業(yè)邏輯。
2020年,雖然整車不斷降價,特斯拉的軟件和充電服務卻在漲價。2019年5月,特斯拉對全自動駕駛軟件(FSD)進行價格提升,從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漲到6000美元。同年8月上漲至7000美元。2020年7月1日,F(xiàn)SD再次上漲1000美元,中國地區(qū)FSD價格也上漲至6.2萬元。馬斯克自己曾表示,隨著自動駕駛能力提升,F(xiàn)SD最終價值可能超過10萬美元。
2020年10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將根據(jù)各充電站運營情況,調整超充價格。如同傳統(tǒng)車企新車銷售不掙錢售后掙錢,特斯拉也在改變汽車商業(yè)模式,通過軟件和服務賺錢。安信證券分析師認為,到2025年特斯拉FSD在總營收占比可能只有6%,但其毛利將超過25%。
按照現(xiàn)有FSD激活率估算,截至2020年7月,特斯拉FSD累計收入可能已超過10億美元?寇浖头⻊諕赍X的情況下,只要產(chǎn)品賣得越多,特斯拉就能賺得越多。
『特斯拉FSD』
雖然所有車企都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但目前來看,只有特斯拉實打實做到了盈利。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顯君認為,特斯拉降價是一把“屠龍刀”,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汽車商業(yè)模式,傳統(tǒng)車企很難跟上節(jié)奏。
降價也是只有特斯拉才能用的獨門秘籍。財報顯示,Model 3單車利潤高達7000美元(約合人民幣4.7萬元),利潤率甚至超過保時捷。除了無可比擬的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對于運營成本和營銷成本的控制也堪稱極致,幾乎沒有媒體廣告投放。這一點傳統(tǒng)車企做不到,蔚來、小鵬這些新勢力,目前也做不到。
在Axel Springer的對話中,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中國。在新勢力還沒成長起來前,盡可能獲取更高市場份額。無論是為了品牌效應,還是為了積累用戶數(shù)據(jù),依靠軟件盈利,降價對特斯拉都穩(wěn)賺不賠。
⊙ 結語
和其他車企相比,特斯拉很少談用戶服務、商業(yè)前景、品牌價值,而是暢想科技、未來、外星、宇宙,這正是特斯拉吸引人的地方。即使產(chǎn)品、服務沒那么好,在全世界仍有大批擁躉。真假好壞姑且不論,特斯拉確實是一家特立獨行的企業(yè)。有Model 3前車之鑒,Model Y降價對用戶也不再是一個敏感話題。開頭的大哥轉身就定了一輛Model Y,真的想買,降或不降似乎也沒什么關系。(文/汽車之家 蔣平平)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