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重整申請,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全國企業(yè)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11月13日公開的信息顯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號為(2020)遼01破申27號。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最新的審理程序顯示,裁定被申請方“破產”。對此,華晨11月15日發(fā)布公告稱,該公司已收到法院的書面通知,但該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華晨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
『法院最新審理程序顯示裁定華晨汽車“破產”』
企查查信息顯示,華晨汽車成立于2002年,法定代表人為閻秉哲,該公司目前共有16項被執(zhí)行人信息,當前被執(zhí)行總金額近4億元。華晨汽車是一家國資企業(yè),由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持股80%,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20%,這意味著,只要遼寧省地方政府繼續(xù)為華晨汽車注資,該公司就不會輕易破產,但重整或是即將進行的必要程序。
華晨汽車當前確實面臨多重棘手難題,今年以來更是因債務問題備受外界關注。華晨集團11月16日發(fā)布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yè)資金緊張,續(xù)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此次債務違約對華晨集團本部生產經營產生造成影響,導致財務狀況惡化,極大影響償債能力。
『華晨公告公司“潛在重整”風險』
另一方面,外界更為關注的是,若華晨汽車陷入破產危機,是否會影響與寶馬的股比交易?按照規(guī)劃,寶馬集團將在2022年支付3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81億元),增持華晨寶馬股份至75%,從而實現對華晨寶馬的控股。
寶馬集團11月17日表態(tài)稱,沒有跡象表明其增持華晨寶馬股份的交易會受到華晨母公司債務問題的影響。另外,據外媒報道,遼寧政府希望寶馬能按計劃增持合資公司的股份,并擴大當地的汽車產能。
『寶馬稱增持華晨寶馬股份的交易不太可能受影響』
編輯點評:
客觀來看,華晨汽車破產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從遼寧政府的角度看,華晨集團為當地的就業(yè)崗位和稅收等做出了較大貢獻;另一方面,破產可能導致國資流失等情況發(fā)生,而且華晨汽車目前還沒有走到資不抵債的境地,尚有挽救的可能。因此法院裁定其破產重整,也是將重點放在了“重整”上。
對于華晨集團自身來說,更嚴峻的問題是自主板塊接下來到底能不能支撐起整個集團的發(fā)展和立足,否則,在華晨寶馬貢獻利潤抽走一半后,其自主板塊“裸泳”的弊端將被呈現,若業(yè)績持續(xù)惡化,重整的結局很可能也難以美好。(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
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