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特斯拉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雙馬”對話。他們圍繞人工智能、火星探索、就業(yè)、教育、生命等話題展開談論。
■ 科技發(fā)展將超越人類的理解
馬斯克選擇的第一個討論話題是AI,他開玩笑稱,AI在中文里是不是“愛”意思?馬云接到,他不喜歡AI被稱為人工智能,更喜歡稱它為阿里巴巴智能。
馬斯克表示,一般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他們覺得可能就像是聰明的人而已。實際上,人工智能厲害得多,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
AI研究人員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假定他們很聰明,他們覺得機器不會比人聰明,實際上,機器很有可能比人聰明得多。
他繼續(xù)分享稱,有一句老話: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成團隊吧。并表示,他的公司就是這樣,就是讓大家加入到AI戰(zhàn)隊里面。現在人們已經和手機、電腦連接在一起,成為帶有機器特征的人了,機器相當于生命的延伸,離開了手機像少了一個手臂。
馬云表示,很驚訝馬斯克對于科技的愿景。稱自己不是搞高科技的人,他要講的是生活,他覺得AI能夠給全世界、給社會打開一個新的篇章,讓大家更好的理解自己。
馬云表示,今天要預測未來很難,特別難,99.9%的預測都是錯的,只有0.001%的預測是對的。為什么對呢?那是運氣好,很多情況80%的數據是錯的。
對于人工智能、阿里巴巴的智能,馬云表示很高興它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人類的本質。很多人擔心人工智能,他們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自信。今天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方案,但是未來會有,青年人會有解決方案。馬云表示很樂觀,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不認為人工智能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
馬斯克接著談到,現在電腦進步的速度是驚人的,比如玩電子游戲,往前看40-50年,可能會有兩個方塊的單機游戲,但是現在可以很多人在一個游戲平臺上一起打游戲,進步巨大。越來越多的游戲做得越來越真實,科技在未來仍然會有非常巨大的發(fā)展。
人類文明有7000年歷史,從文明角度來看高低起伏非常厲害。馬斯克表示,他不是個天然的樂觀或者悲觀的人,但未來科技發(fā)展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我不知道這樣是好事還是壞事”。
■ 實現多星球生活是一個明智的投資
馬云選擇了第二個探討的關鍵詞,是火星!奥犝f你要去火星?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剛從火星回來。我對地球上發(fā)生的一切更感興趣,為什么大家對火星這么好奇?”
馬斯克表示,對于火星,我們需要采取行動。他表示沒有考慮過外星人,外星人在哪里,這是一個問題!盀槭裁礇]有找到外星人,有些人找到外星人,說去過51區(qū)嗎?我說別開玩笑了,有外星人我一定知道!
馬斯克認為,我們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以確保我們能夠進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這并不是因為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但畢竟存在這種可能,即使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地球還是有可能會發(fā)生人類無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內部事物導致文明被毀滅或者我們受到足夠的威脅以至于我們只能搬到另外一個星球去生活。
換句話說,在地球45億年的生活當中,現在第一次有可能讓生命離開地球生活,之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這個機會窗口會有多久,長或者短都有可能。假定機會窗口不長,我們需要盡快抓住機會窗口。
馬云談到,抓住地球的未來,沒有那么容易,很欽佩馬斯克開發(fā)火星的勇氣。要把100萬人送到火星很好,但他要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fā)展,讓地球更可持續(xù)發(fā)展。
馬云表示自己也不喜歡爬喜馬拉雅山,有一天如果有電梯的話,他希望能夠坐上電梯到喜馬拉雅頂上看看。大家在地球花非常多的時間,不管人類文明多久,一百萬年,五十萬年,但是每個人在地球上最多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可能把未來所有問題都解決,但是我們必須對未來負責。
馬云稱對AI感興趣的一點,是因為AI可以讓你更好的理解自己,更好理解人類的本質。
馬斯克談到,他也是支持地球的人,但有一天當人類成為多星球生存的生物時,人類社會將有可能實現超越地球的更大發(fā)展。從資源的角度說,這世界只需要使用大概最多1%的資源用來研發(fā)去實現多星球生活,并不需要太多投入。他覺得這是針對未來比較明智的一個投資。
比如特斯拉的電動車,用電池、太陽能作為動力解決方案,可以部分解決能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并稱很激動特斯拉能來到上海,特斯拉中國團隊做得非常棒,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這是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過的速度。
■ 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
馬云談到,未來20年里面,大家壽命會更長,生命科學技術可以讓我們活100年或者120年,甚至當了祖祖父還在努力地工作,但這不一定是好事。為什么要有那么多工作?馬云稱,他覺得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時就很好了。
電力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晚上可以去唱唱歌,跳跳舞。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人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我們大概去過300多個不同的城市,父親一輩可能去過30個城市,爺爺最多去過3個城市。孫輩可能去過3000個城市,可以坐特斯拉去,可以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
馬云表示,人類不需要太多工作,今后我們需要的工作就是讓大家開心,讓大家快樂,讓大家體驗生活,享受人類的生活。
從他的角度將,他不會太擔心工作問題。首先我們會有很多工作,第二點我們不需要很多的工作,第三農業(yè)時代大家平均壽命大概30或者35歲,工業(yè)時代有了技術革命之后,人們可以活到70歲,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們可能會活到100年(馬云猜測)。而可以發(fā)現,人們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就不想生孩子了。他判斷,會有很多工作但是沒有人想去做,甚至需要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來照顧老年人。
馬云表示,“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但是我們應該做好準備。我們將進入這樣的時代,每個人能活120歲,會有很多新的問題,這是我的看法!
馬斯克表示贊同,今后人工智能會使得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后的工作就是寫AI軟件,最終可能AI自己都會寫軟件了,所以他建議大家去學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動的工作!爱斎贿有藝術,我們還要思考一下神經連接的問題,不然的話我們就要落后了。我們一定要盡快做這個工作,我們所剩的時間也不多了”。
■ 教育要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馬云稱對教育很感興趣,他談到,所有的教育體系給孩子教的東西、教的方式主要還是工業(yè)時代所設計的,他相信機器會更加聰明,會比人在未來聰明很多。但人怎么能夠做得更好,怎么變得更智慧更聰明呢?我們應該改變教育方式,改變教的內容。
過去我們專注的都是記憶,但計算機可以比你記得更好,算得更快。人類要更有創(chuàng)意,更有建設性,怎么教孩子有更多的創(chuàng)意、更有建設性呢?他認為是教育的關鍵。
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來訓練培訓孩子去學藝術、學畫畫、學跳舞,這些都是創(chuàng)意的事情。我們要理解一點,人從來沒有辦法制造一個人。計算機就是機器,機器就是一個玩具。“我們要有信心,機器只有芯片,而我們有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是智慧的來源”。所以接下來的10年、20年,各個國家、政府應該去改革教育體系來確保孩子能夠在未來找到工作。
馬斯克表示贊同,并談到要盡可能多地多學一點,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預測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chuàng)造未來。我們要評估一下自己在學的東西,是不是能夠讓自己預測未來,讓自己減少錯誤?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式來思考教育。
馬云介紹,在中國每年都有大量嬰兒出生,但這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多。地球上最早的資源并不是煤炭、石油、電力,而是人類的大腦,怎么讓人類大腦更有創(chuàng)意、更有建設性呢?怎么確保機器永遠是人類的玩具和工具,而不是控制我們呢?
他談到,過去幾年大家對人工智能的關注非常高,有人認為人類會被機器控制,但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案鶕茖W。人從來無法創(chuàng)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在這里有很多聰明人,但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創(chuàng)造一個更聰明的人”。
對于這個觀點,馬斯克表示非常不贊同。他談到,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他們并不一定要是人。最早的文明是非常原始的,當時沒有任何技術,只是跑來跑去,不要被別人吃掉,想要生存下來,F在我們有取暖,有很多的食物,這些都是新的東西。我們比過去聰明了很多很多,這會繼續(xù)下去,并不是最后的革命。
馬斯克介紹,計算機已經在很多方面比人更聰明了,我們的目標在變得更高。比如過去下棋是聰明人才會下的,現在手機就可以下棋打敗世界冠軍!叭藗兒陀嬎銠C下圍棋像你和宙斯斗爭一樣沒有希望”。人類智力的追求在越來越少的方面比計算機好,每個方面以后會被計算機越來越多的超越,甚至是在文明層面的超越。
馬云反駁道,計算機可能更聰明,但是人類要有更多的智慧。聰明是學術驅動的,但是智慧是經驗驅動的。計算機很聰明,但是人類發(fā)明了計算機,而計算機還沒能發(fā)明一個人。他還認為,和計算機下棋很愚蠢,像100年前人們創(chuàng)造了機器,人們可以比汽車跑得快這是不可能的。圍棋是為人類設計的,讓人和人下棋的,為什么人要和計算機下棋呢?
馬斯克總結道,對于人工智能,說到底是通過推進人工智能來解決問題,讓人們有更多的自由度,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模擬人的各個方面。
■ 人們會活得更長,更加健康
在人工智能幫助下人類壽命會有多長,人工智能可以幫助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嗎?馬斯克談到,人類可以解決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但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他覺得,這是一個完全可以實現的未來預言,人們必須采取大量行動,同時持續(xù)這樣的勢頭,實現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中國是世界領導者,比如,世界上大概一半的電動車都是在中國制造的。
他還談到,如果我們能夠做神經連接的話,年齡已經不太重要了,可以把狀態(tài)儲存下來,像把一個游戲保存下來一樣。我們可以把生物的衰老問題解決,如果要去改變DNA的話,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而人們會不會愿意去改DNA,這是要思考的。
馬云表示,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當人們對自己有更好了解的時候,人們會變得更加明智更加聰明。當人類會使用人工智能時,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他表示百分之百確定人們會活得更長,更加健康,但是并不一定會生活得更加快樂。如果要快樂的話,人們就要關注價值觀、愿景和任務,同時要有一個夢想。人們非常喜歡技術,對技術有幻想,其實技術應該和夢想共生,并不是技術改變世界,而是背后的夢想真正改變了世界。
他表示,希望我們能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幫助74億人活得更好、更加健康,這就是世界的本質所在。我們今天要采取負責任的態(tài)度,我們或許不能夠為未來找到所有解決方案,但人類犯錯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夠從錯誤當中學習。
馬斯克表示,“我覺得你說的是對的,我們要為意識長久的存在而奮斗”。(編譯/汽車之家 肖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