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张开腿喷水高潮,日韩一级一黄2020免费,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超碰

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新能源 正文

深評:純電動危機隱現(xiàn) 插混伺機逆襲?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深評]  如果從2010年私人購車補貼試點開始算起,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持續(xù)了九年了,這九年,在純電驅動主戰(zhàn)略指引下,純電動拿到了大量的補貼資金,市場也形成了純電動壓倒插電式混動的格局。然而,2020年補貼取消后,技術進展并不樂觀的純電動,是否會被插電式混動逆襲?車企是否該及時調整技術路線?新造車勢力會不會出現(xiàn)很大的生存危機?

汽車之家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yè)端用戶打造的節(jié)目,特約汽車行業(yè)資深從業(yè)者執(zhí)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yè)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xiàn)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yè)評論員——智電汽車專家團,由一群擁有汽車專業(yè)碩、博士學歷,十年以上汽車產業(yè)工作經驗,分布在高校、汽車行業(yè)協(xié)會、零部件公司、主機廠、咨詢公司等不同產業(yè)環(huán)節(jié)鏈條上的資深人士組建。在汽車產業(yè)向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升級之際,向更多的人分享汽車產業(yè)的新科技。

  本文作者:胡玉峰,先后從事汽車電控開發(fā)、整車試驗、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咨詢等工作,曾參與國家863重大項目、工信部“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工程院“汽車強國戰(zhàn)略”等10余項重大研究/行動,擅長汽車產業(yè)評論分析與政策解析。


本期精華導讀

★大國競爭是純電驅動主戰(zhàn)略出爐的根本原因。
★2010年-2020年期間,財政補貼左右了市場格局,純電一家獨大,然而并不真實。
★由于技術進展不利,2020年后純電動的市場份額存在下挫可能性。
★除非采取“抽水”等政策措施,否則積分救不了純電動。
★“一條腿”走路的車企要小心了,而資質的“畫圈”也限制了新造車勢力的技術路徑。

  離2020年還剩一年多了,純電動(EV)和插電式混動(PHEV)的市場格局也到了可以分析分析的時候了。眾所周知,當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格局非常明顯,純電動完全是壓倒性的存在,插電式混動完全是曲縫中求生存,這種局面放眼全球也不多見。 

汽車之家

一、市場格局由純電驅動主戰(zhàn)略決定

  2010年,我國對北京、上海等城市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給予了補貼試點工作,此后補貼范圍逐漸擴大到全國。2012年3月,科技部“十二五”《電動汽車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首次提出了“純電驅動”主戰(zhàn)略,純電動的市場主導地位被確立! 

汽車之家

  非常直觀的是,購車補貼標準迅速朝純電動車型大幅傾斜。2009-2012年的補貼標準里,插電式混動最高還可以拿到5萬元/輛的國補資金,與純電動的6萬元/輛相差無幾。2013年,插電式混動被降格,只能拿到3.5萬元/輛,純電動仍然為6萬元/輛。

2009年公共服務用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示范推廣補助標準(單位:萬元/輛)

節(jié)能與新能源

汽車類型

節(jié)油率最大電功率比
BSG車型10%-20%20%-30%30%-100%
混合動力汽車5%-10%0.4——————
10%-20%2.83.2——
20%-30%——3.23.64.2
30%-40%————4.24.5
40%以上——————5.0
純電動汽車100%——————6.0
燃料電池車100%——————25.0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插電式混動補貼開始連續(xù)上演降價戲,一路跌停板到了如今的2.2萬元,而純電動最高還是能拿到5萬元的基準國補。雖然同一車型,純電動成本相對高,但這并不能成為兩者補貼差價大幅變化的理由。

汽車之家

  真正的原因,是大國競爭下的技術路線選擇。在日本選擇了普混向燃料電池發(fā)展、歐洲選擇了插電式混動和48V系統(tǒng)的情況下,中國必須要找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技術路線,防止技術空心化,再演過去30年傳統(tǒng)車依賴外資核心零部件的悲劇。

 汽車之家

二、純電動技術成熟了嗎?

  補貼的本質不是為了多賣幾臺車,其核心要義還是在于培育自主可控、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核心零部件產業(yè)。而核心的三電領域技術實力,又反過來決定了2020年補貼取消后的市場表現(xiàn)。

汽車之家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說我們在2012年的時候談2020年的事情還為時尚早、無法判斷,那現(xiàn)在就到了展望純電動的核心技術水平的時候了。

  在補貼退坡后,決定純電動還能否維持此前的高占比態(tài)勢,主要取決于以下三個技術要點:一是續(xù)航里程;二是綜合成本;三是充電速度。

  筆者判斷,2020年平均續(xù)航里程難破500km大關。雖然現(xiàn)在車企推出了不少400km+產品,但對于市場而言,當前主體仍然是300km內的產品,即便補貼調整、微型車銷量縮減后,小型車及緊湊型車仍然會在300-400km。從近年發(fā)展情況看,2019年中平均值能突破400km,2020年最多達到450km。

 汽車之家

  也就是說,與傳統(tǒng)車加滿一箱油動輒能跑600、700km以及插電式混動能跑800km以上相比,2020年純電動的續(xù)航劣勢還是很明顯,消費者依然會有續(xù)航焦慮。

  第二個,成本上來看2020年能接近1元/度電。再大膽點猜測,今年的成本是1.5元左右,明年能降到1.3元,2020年預計是1.1元,當然好產品肯定不止這個價。就按1.1元來算,整個電池包的成本將鐵定會在5萬元以上(緊湊型車,考慮能量密度提升因素和制造環(huán)節(jié)),加上BMS、電機及控制器等一套算下來,成本輕松超過6萬元。

汽車之家

  這里面就要談到插電式混動成本了,目前這個價格是在4萬元,電池容量一般在11度電左右,整個系統(tǒng)的成本有機會降到3.5萬元以內。

  OK,這里面就要談到補貼取消的情況了,現(xiàn)在400km+的緊湊型純電動是5萬+2.5萬的國補和地補,緊湊型插電式混動是2.2+1.1萬,兩者之間能夠差出4萬多元。2020年后補貼取消,兩者就要比劃一下了。

  雙積分能平衡掉價差嗎?在筆者看來很難。正常交易下,2020年后的積分價格很難超過5000元(現(xiàn)在的價格僅僅是幾百元一分,19年預計1000-2000元),一輛400km+的緊湊型純電動約能拿到5.6個積分,按4000元樂觀算,也就2.3萬元左右;但是插電式混動反而能拿到0.8萬元,兩者價差縮小到了1.5萬元。在與整車成本一對比(6萬元對3.5萬元),還差至少1萬元。

吉利汽車 帝豪新能源 2017款 三廂 1.5L PHEV 進取型

『吉利帝豪PHEV』

  也就是說,在雙積分不能全部接檔補貼效果時,插電式混動的成本優(yōu)勢會顯現(xiàn)。舉個簡單的例子,2018年,帝豪EV350和帝豪PHEV補貼后的售價分別是12.58萬元和12.98萬元,兩者價差僅僅為0.4萬元,PHEV是高于EV的,但2020年后兩者就可能要反過來,PHEV要低于EV。

  第三個,充電速度達不到隨充隨走。筆者始終認為,讓消費者產生續(xù)航焦慮的,并不是續(xù)航里程本身,也不是充電站分布密度,而是充電速度。當前純電動最快的80%充電時間在30分鐘左右,一年多以后也撐死能達到20分鐘。這對于消費者而言,肯定是不會有安全感的,也沒耐心等候。 

寧德時代乘用車動力電池產品充電情況
容量材料標稱電壓工作電壓范圍工作溫度范圍最大充電倍率最大放電倍率
10Ah三元3.6V2.7V—4V-30~55℃//
37Ah三元3.65V2.8V—4.2V-30~55

1C

3C
72Ah三元3.65V2.8V—4.2V-30~55

1.5C

2C
153Ah三元3.7V2.8V—4.3V-30~551C2C
43Ah快充三元3.66V2.8V—4.25V-30~55

4C

4C

以寧德時代為例,目前其乘用車動力電池產品最快能達到4C,即便做到5C,對于一輛緊湊型純電動而言,充電時間也將在20分鐘左右,這會讓消費者認為,充電是一件必須預留時間去做的正事,而不是像燃油車或插混一樣,加油只是順路的事。

  舉個例子,大多數(shù)人使用燃油車都不會一次加滿油,多是200元左右,約能跑300-400km,還沒有一些高性能的純電動續(xù)航里程長,沒有續(xù)航焦慮的本質原因是,他們并非能在幾公里內找到加油站(某些核心區(qū)域還趕不上充電樁分布密度),但他們卻可以在3分鐘內完成加油、繼續(xù)撒歡上路。

  所以,從成本上來看,純電動想在2020年補貼退坡后繼續(xù)對插電式混動形成壓制已經很困難,從續(xù)航和充電速度上來看又比不上插電式混動,那么消費者會選擇誰呢?

三、插電式混動能否逆襲?

  當然,對于如此重大的事情,行業(yè)管理部門的思維就非常重要,政策設計和引領必須考慮。

  首先,保不保純電動?當然要保!這是涉及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的事情,不可能朝令夕改,在氫燃料電池應用尚遠的情形下,純電動還得繼續(xù)擔綱主力。

汽車之家

  第二個,怎么保?在筆者看來,加大純電動的優(yōu)勢是很大可能性的,這里面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正向增加純電動優(yōu)勢,一種是反向削弱插電式混動的優(yōu)勢。對于前者,管理層可能會考慮對積分池進行抽水處理,讓積分價格提升,從而提高價差;對于后者,管理層可能會考慮逐步取消插電式混動的購置稅減免,而路權這個估計會顧忌影響而保留。 

  第三個,可能性大不大?這要取決于保純電動的決心有多大,如果份額斷崖式下滑乃至“破發(fā)”,政策一定會接二連三的出臺;如果是小幅下滑,政策則會相對安穩(wěn)。以筆者的判斷:50對50。

四、車企怎么辦?

  其實,不光是插電式混動,包括增程式、普混(HEV)、48V系統(tǒng)都可能在2020年補貼取消后完成爆發(fā)。這種情形下,此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管是主觀還是被動而單腿走路的車企,就比較危險了。

中國車企技術儲備情況
中國車企傳統(tǒng)(48V)純電動插混(含增程式)普通混動
上汽×
一汽×
東風×
長安√(科力遠)
廣汽×
北汽××
奇瑞
吉利
華晨×
江淮×
比亞迪×
長城×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這里面,最危險的就是怒砍燃油車、拳打插電式混動、腳踢普混的北汽自主,絕對押寶純電動,將使得其未來發(fā)展充滿了危機。

 汽車之家

  與北汽相似的是,還有一眾新造車勢力。對于它們而言,比北汽更慘的是不具備傳統(tǒng)燃油車和插電式混動造車資質、不具備傳統(tǒng)燃油車和插電式混動造車能力,當然,這與傳統(tǒng)燃油車和插電式混動技術難度遠高于純電動有很大關系。但不管怎么樣,這一眾車企很可能在寒冬來臨時,找不到轉移的陣地。

  那么對于傳統(tǒng)造車勢力而言,還剩下1年多的時間,一輛插電式混動從研發(fā)到銷售少說也要4、5年,現(xiàn)在想要補全產品技術路線是不是沒有希望了?

  當然不是!自己沒有,就買嘛,嫌產品貴,咱們就入股嘛!例如我們還有這樣的優(yōu)質標的物——科力遠。作為一家已經洗清了很多吉利元素的零部件企業(yè),它不僅擁有成熟的HEV系統(tǒng),還擁有可快速適應整車匹配的PHEV系統(tǒng)。

  那么問題來了,新造車勢力能買嗎?抱歉,發(fā)改委最新的投資管理規(guī)定即將出臺,由于插電式混動已經被歸類于傳統(tǒng)車一類,所以即使想要新建插電式混動產能,新造車企業(yè)也沒辦法獲得資質。如果到最后發(fā)現(xiàn),新造車企業(yè)在純電動路線上努力了半天,但天下還是那個天下,坐在上面位置的,還是那些傳統(tǒng)車企老面孔。豈不是戲。浚ㄎ/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智電汽車)

汽車之家

詳情點擊這里查看

深評:純電動危機隱現(xiàn) 插混伺機逆襲?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電動車車聞
深評問道
更多精彩內容:
以舊換新
產業(yè)動態(tài)
向編輯行業(yè)評論員提問
文章標簽: 電動車車聞 深評問道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fā)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