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隨著汽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開始希望摘掉“零部件廠商”這頂傳統(tǒng)帽子,反而以“技術提供商”的身份自居,深耕圖形處理行業(yè)二十余年的英偉達也是其中之一。在剛剛結束的GTC China 2019上,英偉達CEO黃仁勛登臺進行了長達2小時10分鐘的激情演講,并帶來了一款名為Orin的自動駕駛芯片。而此前發(fā)布過的Xavier似乎還沒有正式投產的當下發(fā)布一款同樣具備支持L5級自動駕駛能力的芯片,它究竟有什么獨到之處?它的名字Orin又有什么奇妙的彩蛋呢?
性能、兼容與安全
在汽車行業(yè)領域喜歡穿皮夾克的CEO并不少見,但在自家發(fā)布會總穿著皮夾克上臺的卻似乎只有黃仁勛一人。在12月18日上午10點,我們又一次看到黃教主和他心愛的黑色皮夾克聯(lián)袂登場,并帶來了全新的自動駕駛平臺——NVIDIA DRIVE AGX Orin。
可能有些朋友對于Xavier有多少算力也沒什么概念,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對比一下。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人類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的名字,這個誕生于1946年的龐然大物占地面積170平米,只能在一秒鐘內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或是400次乘法運算。Orin大約和你電腦里的那塊CPU大小接近,在算力上卻已經甩了ENIAC不知道多少條街了。
光算得快還不足以成為一顆合格的自動駕駛芯片,Orin系統(tǒng)級芯片最大的特點在于與此前英偉達的Xavier系統(tǒng)級芯片采用相同的架構,這也就意味著它同樣能夠兼容所有該架構下的應用以及指令集。
有了強大的算力和傲人的兼容性就完事兒了?當然還不夠。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fā)什么最重要?安全!英偉達也為Orin提供了滿足ISO 26262以及ASIL-B級別的芯片安全和ASIL-D級別的系統(tǒng)安全的安全策略。
在圖形顯卡領域,英偉達的產品在性能方面的確有它的獨到之處,所以在消費者中的口碑一直是兩個關鍵詞——“好”、“貴”。當產品線轉移到汽車這個單品價值更高的領域時,這個價格是否依然是水漲船高呢?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黃仁勛先生并沒有公布關于Orin的產品價格,畢竟它真正的量產時間是在2022年,而在明年我們將會率先迎來此前發(fā)布過的Xavier。
如何讓自動駕駛盡快商業(yè)化?
擁有自動駕駛是手段,最終推動產業(yè)向前發(fā)展靠的仍然是商業(yè)模式的落地。在這一點上,英偉達的目的性很明確,必須得掙錢。
那么面對車市的寒冬,自動駕駛是否會遇到阻礙呢?雖然汽車銷量走低,但私家車只是全球地面交通載具中的一小部分。未來人類對于物流的需求和共享出行的需求將是自動駕駛商業(yè)化應用的主要陣地之二,面對商業(yè)化落地的訴求,英偉達的選擇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發(fā)布會上黃仁勛難掩興奮之情,他激動的宣布滴滴出行選擇英偉達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伙伴,并將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兩個方面展開廣泛的合作。
據(jù)悉2020年滴滴出行將會在全國多地展開大規(guī)模的測試活動,并且也會從“內測”逐步變?yōu)椤肮珳y”。從時間點來看,明年的測試車隊有很大概率搭載2020年量產的Xavier作為車載SOC。
算力終有極限,多少才夠用?
CPU之所以不適合進行自動駕駛計算,是因為它的核心數(shù)先天劣勢,即使是像企業(yè)級產品Xeon至強處理器這樣為工作站和服務器打造的性能怪獸也不過56顆物理核心。CPU的長處是同時運行多種不同任務,而對于像自動駕駛這類需要對單一任務進行大規(guī)模集群式處理時,核心數(shù)量天生就多的GPU就有了很大的優(yōu)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的算力更高。
但是算力終究是有盡頭的,如果靠提升核心數(shù)來提高芯片算力的話,那么很快我們就將會看到GPU的算力達到瓶頸——因為生產芯片需要對硅片進行雕刻加工,算上硅原子本身的物理極限,制程的提升大約也就會停留在2-3nm左右。
然而黃教主狡黠的笑了笑,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爸瞥痰拇_是提升性能降低功耗的方法之一,但是它也只是其中一種。比如英偉達的圖靈芯片采用了12nm制程工藝,但通過更好的開發(fā)以及架構優(yōu)化,它能夠發(fā)揮出比很多7nm制程工藝芯片更好的效果!
在自動駕駛技術和機器人領域,英偉達都應用了大量的神經網絡模型進行開發(fā),它們中的一些技術是相關的,但卻并不完全一樣。相比機器人,自動駕駛的神經網絡訓練更像是教一臺汽車遵守交通法規(guī)。要與障礙物保持距離,同時在當前車道中央行駛,保持對紅綠燈的監(jiān)控的同時注意不要超速。但這些并不是單純的人工智能,而是在AI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別的技術,這仍然需要大量的算力來實現(xiàn)。
不光會造芯片,還特別會“起名字”
聊完了新產品,我們再來聊聊這款全新自動駕駛芯片Orin的名字到底有什么神奇之處。通常來說,廠商在為產品命名時總是喜歡使用一些積極向上寓意深遠的詞匯,比如芯片領域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罢鞒獭、“驍龍”等等。但在起名字這件事上,英偉達的做法不僅不怎么嚴肅,甚至還有些“埋彩蛋”和“玩!钡囊馑。
比如Tegra 3就用了DC漫畫中超人的外星名字Kal-El;Tegra 4則用了DC漫畫中蝙蝠俠的英文名Wayne;Tegra 4i的代號Grey來自于漫威中的鳳凰女琴葛蕾;Tegra K1則選擇了金剛狼的原名Logan;Tegra X1代號Erista,他是金剛狼的兒子;Tegra X2代號Parker,自然是蜘蛛俠Peter Parker;即將在2020年量產的自動駕駛芯片Xavier則來自于漫威X戰(zhàn)警系列作品中的光頭X教授……
至于全新一代產品Orin,似乎乍一看并不能馬上想到某個超級英雄的名字,憑借我多年浸淫美漫的直覺,終于還是查到了它的出處——它來自DC陣營中的海王(就是那個拿著三叉戟在水里憋幾個小時不用換氣的大胸肌紋身男)。
不得不承認,英偉達不僅是一家技術驅動型的科技公司,連給產品起名字也是十分極客,這要是沒點美漫的基礎知識,連產品名的梗都無法正確理解。
寫在最后
或許在當下,我們仍然沒辦法預估完美的自動駕駛需要多少算力才夠用,也并不知道究竟2022年Orin正式量產之后,自動駕駛技術能否逐漸達到L4甚至L5級別。但在GPU的性能被壓榨到極限之前,英偉達并不介意繼續(xù)依靠不斷提升的算力來滿足更多傳感器圖像的分析以及信息處理。至少在這樣的“量變”里,自動駕駛開發(fā)仍然在按部就班的不斷迭代。至于未來某一天的算力極限?或許還沒有到那一天,Orin就已經成為亞特蘭蒂斯真正的“海王”了呢?(圖/文 汽車之家 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