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為了一款車,可以不遠萬里,這句話用在我參加2018瑪莎拉蒂大師駕駛培訓上非常合適。14個小時的飛機,2個小時的車程,我來到了位于意大利米蘭東南200公里的Autodromo Riccardo Paletti賽道,對于這次駕駛培訓最讓我心動的就是有機會駕駛瑪莎拉蒂GranTurismo GT4(以下簡稱GT4)。
作為駕駛培訓的課程,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給我們這么專業(yè)的賽車進行試駕,還得先給大家培訓一下賽道駕駛的技巧,先通過一些其它相對入門的車型熟悉一下賽道。
Autodromo Riccardo Paletti賽道一共有14個彎角,其中包括2個180度掉頭彎,4個S彎,還包括一個高速彎,整個賽道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駕駛培訓主要用車是瑪莎拉蒂GranTurismo MC(以下簡稱MC),第一天先給我們來的安排就是熟悉賽道以及教練通過車上電腦的信息回饋給我們培訓一下如何在賽道上正確駕駛。
瑪莎拉蒂GranTurismo MC是進行了輕量化的車型,發(fā)動機蓋、車門拉手、后視鏡等都采用了碳纖維材質,讓車身重量比普通版減輕了約80kg。搭載一臺4.7L V8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匹配6AT變速箱,現(xiàn)如今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跑車也越來也少了,在逐漸走向增壓的時代,還是讓我們珍惜一下這些為數不多的大排量自吸跑車吧!
對于駕駛培訓,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從坐姿到握方向盤的位置等等,那我們接下來就挑重點說,這次賽道練習,最需要掌握的就是通過彎角線路上的選擇。
對于彎道正確的駕駛線路,應該說最快的駕駛路線是剎車點稍稍晚一點,然后讓車輛直接進入彎角當中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再切入彎心,此時彎心的位置是位于彎道駛出的線路上,這和我們說的外內外走法完全不同,這樣操作可以讓車輛剎車點更晚,而減小車輛轉彎的中間區(qū)域。
經過半天的練習,對于這種走法還是比較熟練的掌握了。對于MC這款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作為一款大排量自吸發(fā)動機來說,動力的前段輸出并沒有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來得暴力,但是,我個人還是會比較喜歡這種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順暢,相比增壓發(fā)動機它的動力輸出會讓人覺得更線性,當然為了保證動力輸出換擋的轉速也要更高一些,控制在5000-6000rpm,如果比較低的話,升擋之后車子本身的加速也有一定的影響。
入彎之前的剎車的力度要由大到小,和我們日常駕駛由淺入深是相反的,一開始更大力度的剎車也是為了讓車子可以更快的達到入彎的速度。另外,也是前面提到的,更晚的剎車是為了讓車輛出彎的時候可以更快一點。
每當我完成一次賽道駕駛之后,瑪莎拉蒂的工作人員都會根據車上傳感器回傳信息,通過曲線來展示,這樣,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看看自己的駕駛習慣有那些不適合賽道的,另外,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更快的掌握在賽道上駕駛技巧。
在第一天的賽道練習中,我們還使用了Ghibli和Levante兩款車型,相比GranTurismo MC來說,Ghibli則表現(xiàn)出了更加舒適的一面,而且,它使用的是一臺3.0T發(fā)動機,在動力表現(xiàn)上一點不輸給那臺4.7L V8發(fā)動機。
另外,Levante使用的是那臺3.0T高功率版發(fā)動機,駕駛它飛馳在賽道中,最直觀的感受是中低轉速的動力表現(xiàn)確實比大排量自吸強勁很多,并且發(fā)動機的轉速提升也更快,畢竟MC的發(fā)力點比較晚,所以在這種中小型的賽道中,增壓發(fā)動機往往是最厲害的角色,每次換擋,聽著排氣管傳來的回火聲,確實讓人有一些熱血沸騰的感覺。
相比MC,Ghibli和Levante更像是個輔助的角色,我們絕大多數人也都更愿意去駕駛MC,當然更期待的還是明天的GranTurismo GT4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