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yè)評測] 就像演員分為偶像派和實力派,車也可以這么分,有些車顏值很高讓人一見傾心,單靠顏值就可以籠絡不少粉絲;還有些車顏值不算高,但或配置高或性價比高,也可以受到不少追捧。卡羅拉,我想應該是后者,至于卡羅拉雙擎,有顏值、低油耗、后期成本低,你說屬于哪一類?
這款車我們已經做過實拍和試駕,以及和雷凌的對比,所以這篇文章不再贅述靜態(tài)部分,而把重點放在噪音和油耗這些性能部分。
● 混合動力系統(tǒng)介紹
卡羅拉雙擎驅動力來自汽油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的動力輸出,通過變速箱來實現(xiàn)驅動力的分配。發(fā)動機是一臺1.8L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最大功率99馬力,最大扭矩142!っ;電動機最大功率72馬力,最大扭矩207!っ住
卡羅拉雙擎的變速箱是來自愛信的E-CVT,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CVT變速箱;靹榆囆偷淖兯傧浜推胀ㄆ桶l(fā)動機車型的變速箱差別很大,這套變速箱最大特點是沒有離合器,靠行星齒輪來完成發(fā)動機、電動機的動力切換。
● 動力和駕駛感受
起步時通常是純電模式,這時動力輸出比較直接,沒有變速箱反應的時間,基本上踩下油門就有動力響應。城市里駕駛走走停停的路況比較多,混動車型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此,純電模式起步對于提高燃油經濟性大有益處。
沒有傳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車型的儀表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源使用信息的指示表。中間的顯示屏可以顯示混動的能量分配信息(官方叫動力流示意圖)。
隨著車速的逐漸提升,發(fā)動機開始介入動力輸出,不過油門響應始終非常線性,在發(fā)動機介入時絲毫感覺不到頓挫感,日常駕駛時完全可以把它當做一臺汽油車來開。
通過儀表盤的能源分配能看到在收油或制動時有制動能量回收,不過不會像一些電動車一樣回收動能時會讓車速迅速下降,卡羅拉雙擎在收油時車速下降還是比較線性,駕駛者如果仔細甄別是可以感受到電動機動能回收和機械剎車的分別,不過如果不仔細感受,其實差別不大。
EV模式是純電動模式;ECO模式節(jié)能模式,限制發(fā)動機輸出;PWR模式下,動力基本上是以發(fā)動機動力輸出為主,有時有電動機的輔助。我們測試時全油門加速,是發(fā)動機和電動機一起提供動力。
卡羅拉雙擎提供S擋,并且在方向盤上提供換擋撥片。在S擋位下,可以用撥片手動切換6個擋位,不過這個手動模式跟我們在普通汽油發(fā)動機車型上使用的手動控制變速箱換擋還是稍有差別,手動模式主要功能是發(fā)動機輔助制動,在長下坡等路況下提供更多的電能回收,類似于其他混動車型(如普銳斯)的B擋。
● 0-100km/h加速測試
卡羅拉雙擎0-100km/h加速成績是11.27秒,這個成績不算優(yōu)秀,甚至比卡羅拉1.8L車型還要慢了將近1秒,主要原因是后面拖著沉重的電池組,整備質量比1.8L車型(至高版)重了90kg。
起步的瞬間是電動機驅動車輪,可以感覺到動力響應不是很迅速,加速感受甚至不如卡羅拉1.8L車型,起步時比較沒勁兒。之后的加速同樣感覺不快,我甚至來得及在加速的過程中整理一下車內的儀器,11.27秒的成績,真的不快。不過話說回來,買混動的人,應該都不太在乎這個吧。
● 噪音測試
噪音控制不錯,卡羅拉雙擎的整車隔音工程比較贊,所以低速行駛時車內乘客的感受是比較安靜,基本上感受不到車外的環(huán)境噪音,實測的噪音值也印證了我們的感受,36.2分貝的噪音低于汽車之家推薦值不少。
中速行駛時噪音控制算正常,發(fā)動機運轉比較穩(wěn)定,也沒有太多風噪和胎噪。高速行駛或者急加速時給人的感受是噪音控制一般,發(fā)動機轉速上升對噪音影響較大,不過實際測試值還是略低于汽車之家推薦值。
● 轉向和底盤感受
方向盤采用電子助力,轉向力度中等,低速時會感覺稍稍有一點偏沉,如果是在原地掉頭等需要低速大幅度轉向時感受更明顯一些。高速行駛時轉向力度正常,不會感覺明顯變沉,方向盤有一定的虛位,在中高速行駛時保證轉向的敏捷度的同時,不會感覺到緊張,還是偏向家用的正常標定。
從懸架結構來看,卡羅拉雙擎跟普通卡羅拉汽油發(fā)動機車型沒有任何區(qū)別,同樣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式懸架結構,豐田沒有為卡羅拉雙擎車型重新設計一套懸架系統(tǒng)。不過兩車的底盤感受還是稍有些差異,我之前試駕過卡羅拉汽油發(fā)動機車型的,在跑了一段高速之后還是可以感受到要比卡羅拉汽油版車型底盤略沉穩(wěn),在轉向時懸架的穩(wěn)定性要好于后者。這種略沉穩(wěn)扎實的懸架感受主要來自于電池的配重,電池組位于在第二排座椅的后方,所以增加了車尾的配重。
作為一款主打經濟性的家用混動車型,連續(xù)繞樁項目應該并不是卡羅拉雙擎的強項,可事實上在這個項目上它的整體表現(xiàn)并不差,在同級別車型里應該算是不錯的水平。車頭指向沒那么積極,但反應還算迅速,前懸架的支撐比較一般,在連續(xù)大幅度快速轉向時會感覺車頭的反應稍慢,在第二次變向時車頭不算積極。車尾穩(wěn)定性比較高,沒有拖沓的感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