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經典設計] 在經歷了70年代石油危機帶來的陣痛后,世界汽車工業(yè)到80年代變得更加理性也更加專業(yè),今天要講的這幾臺車,有的是技術先驅,有的是潮流的起點,還有的對于我們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
818全球汽車夜登臺經典車競猜活動
2019汽車之家818全球汽車夜于8月18日晚20:10在湖南衛(wèi)視開播,用戶下載汽車之家App即可觀看晚會在線,此外芒果TV、愛奇藝視頻網站也將同步播出,(點擊此處 了解晚會亮點、明星及送百輛新車使用權)。屆時將有眾多見證汽車發(fā)展歷程的經典車登臺亮相,8月8日至17日,汽車之家每天推出晚會經典車競猜活動(共十期),每期從文章提到的四款車型中選出你認為會登上818舞臺的經典車,就有機會獲得精美車模,累計競猜還有機會獲得大獎!(具體參與方式和活動規(guī)則見下圖)中獎名單將在下期文章開頭公布。
首先要公布一下上期競猜的答案:經典的英國豪華運動車型——捷豹XJ-S,在我們的“818”晚會上,您也將看到一臺捷豹XJ-SC,領略經典汽車的風采。
賽場市場雙贏的技術革新——奧迪quattro
熟悉奧迪的人肯定沒有不知道quattro的,這是奧迪四驅技術的名字,有些銷售人員還會跟客戶說,車上有quattro標志,意味著它能在危急時刻救你一命。其實這個為奧迪帶來榮耀和利潤的quattro,最早是一臺車的名字,這就是1980年問世的奧迪quattro。
故事要從三年前說起,話說1977年2月,奧迪研發(fā)團隊在北歐測試奧迪100的冬季性能。當時的底盤工程師Jörg Bensinger發(fā)現隨行工作車大眾Iltis雖然動力只是奧迪100的零頭,但彎道速度絲毫不比后者慢。Bensinger將Iltis出色的彎道表現歸功于它的四驅系統(tǒng),回公司后他提議將四驅系統(tǒng)移植到奧迪的轎車上。
四驅和轎車在當時的人眼里是八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不過時任奧迪董事的費迪南德·皮耶西卻覺得應該解放思想,于是支持了這個項目。1980年3月,奧迪quattro在日內瓦車展上亮相,quattro基于奧迪Coupe打造,采用了一套全時四驅系統(tǒng),而這套全時四驅系統(tǒng),也叫quattro……
名字的事不重要,重要的是quattro(車和技術都算上)有多厲害。首先是在拉力賽場上,這時奧迪的對手們還都認為“操控=后驅”,對四驅的奧迪quattro嗤之以鼻,然而余音未落,它們就全都被奧迪按在了地上摩擦……不光是拉力賽,奧迪的quattro技術在場地賽上同樣大放異彩,“碾壓”了無數對手。不夸張地說,quattro全時四驅幫助奧迪上演了無數次的“降維打擊”。
奧迪quattro還有民用版本,不過奧迪并沒有對這款“怪胎”的市場表現抱什么希望,銷售目標被設定在400輛。然而賽場成名的奧迪quattro在市場上表現同樣強勁,最終的銷量達到11560臺,超出目標近29倍。受到奧迪quattro熱銷的鼓勵,奧迪在越來越多的車型上加入了quattro系統(tǒng),如今它已經成為了奧迪標志性的技術品牌。
帶領中國車市進入合資時代——大眾帕薩特(桑塔納)
第二款車型同樣來自大眾集團,這就是1981年問世的大眾第二代帕薩特。帕薩特是大眾推出的中型轎車,本來這就是一臺歐洲平平常常的家用車,不過它還有一個中國人民無比熟悉的名字——桑塔納。
桑塔納能夠入選并非因為產品上有什么獨特之處,而是因為它和中國的關系。話說改革開放之后,國內車企見到了自己和國際水平的差距,決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改造自己的產品,生產上海牌轎車的上海汽車拖拉機公司(后來的上汽)就是其中之一。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市場不明朗,西方車企愿意合作的不太多,但大眾汽車卻很有遠見,拿出自己最新的中型車桑塔納和上海汽車建立了合資企業(yè)——上海大眾。
1983年,在上海大眾公司還未成立之前,桑塔納就以CKD方式在上海汽車的老廠房里組裝了出來,因此雖然上海大眾不是中國第一家合資車企,但桑塔納卻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合資車型。桑塔納上市之后成為了中國新型轎車中為數不多的國產車型,當時的國產化率不高,售價超過20萬元,然而即便如此,也受到了國內公務車使用者的追捧。
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以及市場上各種新車型的問世,桑塔納不斷“自降身價”,最后它從高級公務車,變成了中國最廉價的合資車之一。到世紀之交的時候,桑塔納和同樣老邁的捷達、富康同稱為“老三樣”,由于生產周期長,且保有量巨大,它們也成為了些年中國人民最熟悉的“國民車”。
第一臺現代SUV——Jeep切諾基(XJ)
Jeep的第二代切諾基和桑塔納同是中國的第一批合資車,不過今天切諾基能入選并非因為合資車的身份,而是因為它在SUV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咱們從頭講,20世紀60年代那會兒,四驅車還都是非常硬派的軍用越野車的造型,當時Jeep的產品CJ系列(牧馬人前身)就是這類。
為了豐富產品線,Jeep首先將豪華的概念引入四驅車,或者說將四驅技術引入豪華車,推出了Wagoneer。在當時的人看來,這就是一臺四輪驅動、高底盤的Station Wagon旅行車。1974年,Jeep在Wagoneer的基礎上打造了相對入門的切諾基(SJ),就是在這臺車的宣傳冊中,Sport Utility Vehicle(SUV)的概念首次出現。
1984年切諾基換代,第二代車型代號XJ,這是一款劃時代的車型,因為它并沒有采用此前越野車和皮卡一直在用的非承載式車身,而是選擇了轎車的承載式車身。這樣一來,切諾基的公路行駛感受、燃油經濟性都有了很大提升。這些改變讓四驅車變得能夠被普通家庭所接受,也讓切諾基成為了普遍認可的第一臺現代SUV。
1985年,第一臺合資切諾基在北京吉普下線,當時只有四驅版本,價格為16-30萬元,是當時中國普通家庭望塵莫及的高端車型。后來北京吉普又陸續(xù)推出了價格更親民的兩驅版,隨著時間的推移,切諾基系列價格不斷下探,因此也成為了很多中國人在越野方面的啟蒙車型。
第一個日系豪華品牌——謳歌Legend
如今的日系品牌產品線很豐富,從最小的K-car到旗艦豪華轎車應有盡有,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時候,日系車還是廉價實惠的代名詞,直到謳歌Legend的出現。還是先從背景說起,70年代石油危機之后,省油省心的日系車成了美國市場的香餑餑,這就嚴重影響了美國本土車企的利潤和失業(yè)率。于是美國政府給日本施壓,要求對方限制出口數量。
面對美國政(ba)府(ba)的壓力,日本政府選擇服軟,自主限制了本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數量。既然數量被限制住了,那就從單價上找齊,于是日系車企紛紛推出利潤更高的豪華車型。當時本田開發(fā)了定位高于雅閣的Legend,不過本田高層認為這種高端車和思域擺在一起銷售不太合適,于是決定成立一個全新的高端品牌。
1984年,本田正式公布了旗下高端品牌的名稱——Acura,這個名稱源自拉丁文的“acu”,意即精細加工或精湛的加工工藝。1986年,謳歌(Acura)品牌經銷商在美國鋪開,Legend正式開賣。謳歌問世之初也遭到了很多質疑,當時很多人認為物美價廉的日系車的確很受消費者歡迎,但懷疑他們是否有能力進入豪華車市場。
接下來就是比較老套的逆襲故事了:1987年,也就是謳歌上市的第二年,它在美國的銷量就超過了任何一款歐洲和美國的豪華車,用實力打了所有質疑者的臉,啪啪的那種。Legend的成功幫助謳歌在美國市場站穩(wěn)腳跟,也為所有日系車企帶了個好頭,后來豐田推出雷克薩斯,日產推出英菲尼迪,從此日系車就告別了廉價車代名詞的身份。
總結:
在80年代的這四款車中,我們看到了對技術的革新,對認知的顛覆,以及對命運的挑戰(zhàn)。那么您認為他們中的哪一款會出現在我們的“818”晚會上呢?還請在評論中留下您的答案,豐富大獎正等著您! (文 汽車之家 王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