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世界警車大觀] “警車大觀”節(jié)目又跟大家見面了,上次我們詳細介紹了香港警務(wù)處的執(zhí)法車輛,這回我們把目光投向東瀛日本。很多國際組織都發(fā)布過“最安全國家排行榜”,在這些榜單中你會發(fā)現(xiàn)日本總能位列前茅,低犯罪率已經(jīng)成了這個東方島國的一張名片。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自然是跟這個地區(qū)的警察機構(gòu)分不開,現(xiàn)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日本警察廳的警車都有哪些。
老規(guī)矩,先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警車涂裝。1954年,原本地方自治的日本警察被整合起來,統(tǒng)一由內(nèi)閣府警察廳管理,而此時的日本警車還都是白色或淺灰色涂裝。
1955年,為了與普通民用車型區(qū)別開,提高辨識度,日本警察廳決定更換警車涂裝。剛剛被美國擊敗并占領(lǐng)的日本人,決定效仿美國警車,采用黑白兩種顏色?紤]到當時日本國內(nèi)很多道路還都是非鋪裝路面,因此決定將車身設(shè)計為上白下黑(因為他們認為黑色的車身下半部分即使被濺上污垢也不太明顯)。
此外,在車身側(cè)面以及車尾的白色部分,還會標明該警車所屬的地區(qū)。日本有47個一級行政區(qū):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縣,根據(jù)所處地區(qū)不同,會有“××府/道/縣警察”標識,比較特殊的是東京都,這里是日本的首都,它的警察機構(gòu)不像其他地區(qū)那樣叫做警察本部,而是有一個特殊的名稱——警視廳,因此車身上沒有地名,只有一個“警視廳”字樣。
為了方便外國人辨識,東京等一些大城市的警察部門開始為警車側(cè)面和車尾的黑色部分增加了英文“POLICE”標識,不過目前這個英文標識還沒有完全推廣到全日本的警車上,仍然有很多地區(qū)以及部分老車上只有日文漢字標識。
除了上面提到的字樣,部分地區(qū)的警車還會在前門貼上一些“個性徽標”,比如東京警視廳為了和國際接軌,就在自己的警車上貼了一個反光材質(zhì)制成的金色盾形警徽;青森縣警方的警車前門上則繪有一只白天鵝圖案,它是青森縣的縣鳥。
為了給警用直升機辨別,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警車車頂上都會有一個醒目的識別碼(通常就是該車的車載電臺呼號),日本也不例外,不過比較特殊的是,它的車頂識別碼除了數(shù)字之外,還會有代表警車單位的日文漢字,比如“渋2”代表澀谷2號,“速8”代表高速8號。另注:沒有車載電臺的小型、微型警車車頂就沒有識別號了。
以上黑白兩色涂裝只限于警車中的乘用車,日本警方的卡車、巴士、裝甲車以及特殊用途的越野車,都采用白底車身附以藍條紋的涂裝,有時也有白底黑條紋或純藍色涂裝。
曾經(jīng)有研究顯示,紅藍兩色交替的光線最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世界上大部分警車上的警燈都是紅藍兩色的,但也有一些例外,日本就是其中之一:這里的警車是單一的紅色警燈。由于日本《道路交通法》中規(guī)定涉及生命救助、災害應(yīng)對、應(yīng)急通信等任務(wù)的車輛屬于“應(yīng)急車輛(緊急自動車)”,統(tǒng)一配備紅色警燈和警報器,因此警車和消防、急救、應(yīng)急通信、血液運輸車等應(yīng)急車輛上面頂著的全是紅色警燈。
日本警車警燈的特別之處還不僅僅在于顏色,還在于結(jié)構(gòu)。到日本你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警車的警燈不是貼在警車車頂上,而是被一個大白盒子高高墊起,其實這是一個升降機構(gòu)。當年日本警方發(fā)現(xiàn)警員在路邊處理問題的時候會有二次事故的風險,因此發(fā)明了這種警燈,在必要時可以升高,讓后面駛來的車輛更能看清自己。
日本警車還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那就是所有警車車頭的車標都被換成了金色的警徽,這枚櫻花形狀的警徽名叫旭日章,和軍旗旭日旗一樣代表的都是光芒四射的太陽。日本警方費力氣把車頭車標都換成警徽,主要是為了強調(diào)警車屬性,淡化車企形象,不過車尾的車標并沒有被替換。
以上是大多數(shù)“制服警車”的形象,其實有例外,比如日本有一種預防犯罪活動的巡邏車(成員大多是志愿者),這些車的車標就沒有被換成警徽,而且它們并不屬于應(yīng)急車輛,因此使用的都是藍色警燈。順便提一句,除了紅色和藍色外,日本還有黃色(路政)和綠色(大型拖車等)兩種警燈。
和所有地區(qū)的警局一樣,日本最多的警車也是巡邏車,日本人管這些車叫“無線警車”(因為每臺警車上都裝有無線電設(shè)備)。在為數(shù)眾多的巡邏車中,保有量最大的無疑是豐田皇冠。
大量使用定位豪華的中大型商務(wù)轎車作為普通巡邏車,在全世界的警方都是不多見的,其實日本國內(nèi)也有人批評警用巡邏車過于豪華,不過警方依舊我行我素,表示使用豐田皇冠只是自己一貫的傳統(tǒng)。確實,日本警察用皇冠警車已經(jīng)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從上世紀50年代的第一代車型開始,幾乎每一代皇冠車型都曾進入警方序列。
2001年開始裝備的第十一代皇冠是目前在日本街頭仍能看到的一款老式警車,它采用了和民用版一樣的2.0L、3.0L、2.5L發(fā)動機,但發(fā)動機ECU經(jīng)過了專門的設(shè)置。盡管娛樂系統(tǒng)被簡化成只有收音機,但全系自動變速箱、雙區(qū)獨立空調(diào)、電動座椅等配置以及更加豪華的外形還是讓它被外界評價為“豪華得不像警車”。
如今日本的大街上“能見度”最高的警車,無疑就是豐田皇冠的十二代(S180)和十三代(S200)車型了。不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只要有警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和“前輩”S170一樣,這兩代皇冠也不是一推出就立即進入警方序列的,S180在2003年推出,到2005年才成為警車,2008年市售的S200車型推出,但警方在2009財年卻還在引進S180警車,2年后才將采購目錄更換成新車。
2016年,基于第十四代皇冠(S210)打造的全新警用巡邏車問世,這款車采用了2.5L V6(203馬力)和3.5L V6(315馬力)兩款發(fā)動機,盡管內(nèi)部配置一如既往地參照市場上的“丐版”車型,但隨著平臺的升級,這臺最新的皇冠警車依舊被認為是“奢侈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巡邏車”。
繼豐田皇冠之后,目前日本保有量最高的警用巡邏車就是斯巴魯力獅了。這些從2012年開始引進的力獅警車是該家族的第五代產(chǎn)品,用來替換服役近10年的十二代皇冠(S180)。和皇冠警車一樣,它們也不是市售版本,而是根據(jù)警方需求重新調(diào)校了動力,并且省略了一些豪華和舒適性配置。
盡管缺少深色玻璃、鋁制踏板、無鑰匙進入等豪華配置,但斯巴魯引以為傲的全時四驅(qū)和水平對置發(fā)動機并未缺席,發(fā)動機排量為2.5L,與之匹配的是帶有換擋撥片的5速自動變速箱。人造革內(nèi)飾是警車上常用的,雖然舒適性不足,但好在經(jīng)濟耐用。
鈴木凱澤西在中國的狀況有點慘淡,不過在老家過得倒還不錯,日本警察廳在2012年將其引進,從此街頭上多了一種熊貓色鈴木巡邏車。被警方采納的是2.4L四缸發(fā)動機的版本,后面的故事就有點老套了——減配:將市售車型標配的皮革電動座椅換成了織物材質(zhì)手動座椅,同時去除的還有前霧燈等配置。
在日本,除了以上三種巡邏車,你還偶爾能看到很多其他車型,比如豐田Mark X(銳志)、馬自達6(國內(nèi)叫睿翼那代)、三菱LANCER、日產(chǎn)天籟以及豐田Allion等,不過它們的數(shù)量有限,在警車中顯得不太主流。
二戰(zhàn)剛結(jié)束時,那時的日本警車基本都是各家車企仿照美軍Willys生產(chǎn)的吉普車,后來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鋪裝路面變得四通八達,警車的主力也就變成了以皇冠為主的轎車。不過實用性更強的越野車和SUV也并沒有在警隊中絕跡,比如豐田的蘭德酷路澤、普拉多就一直是警方信賴的交通工具,后來諸如三菱ASX、馬自達CX-5等SUV車型也紛紛加入警方序列。
在日本,警視廳和各警察本部下屬有交通部,交通部的“執(zhí)行隊”叫做交通機動隊,簡稱“交機”或“交機隊”。故名思議,他們的任務(wù)是負責日本的交通執(zhí)法。而交警的巡邏車的正式名稱叫“交通取締用四輪車”或“交通取締用無線自動車”。
交警巡邏車和普通的警用巡邏車并沒有太大不同,車型選擇也依舊是以豐田皇冠為主的三廂轎車。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在它們的后風擋玻璃內(nèi)部往往有一塊大LED顯示板,用來給后面的社會車輛做出諸如“繼續(xù)走”、“靠邊停車”之類的指令。
一般來說,交通機動隊負責普通道路的交通執(zhí)法,而高速公路上的任務(wù)則由高速道路交通警察隊(簡稱“高速隊”)負責?偟膩碚f,高速隊的警車和交機隊并無太大區(qū)別,不過他們卻有一些令其他兄弟部隊艷羨的工具——高性能警車。
日本警方的高性能警車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1975年時任三重縣(玲鹿賽道所在的縣)警察本部長的佐佐淳行感嘆自己部下的警車面對超速違法毫無招架之力,使得開性能車和豪車的司機在高速公路上肆無忌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下令引進了兩臺日產(chǎn)Fairlady Z跑車,據(jù)說這兩臺跑車占用了當時8臺普通警車的預算。
當時日本有這一問題的警察機構(gòu)絕對不止三重縣一家,因此高性能警車逐漸成為了各地街頭的風景。馬自達首款轉(zhuǎn)子發(fā)動機車型Cosmo Sport、豐田2000GT等多款跑車紛紛進入警方序列。這里還不光有日系車,福特野馬、保時捷911等外國品牌的跑車也曾做過日本警察的執(zhí)法工具。
后來隨著日本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非法飆車活動日益猖獗,各種日系性能車在進入飛車黨車庫的同時,也裝備了各地高速交警。90年代有著日系跑車“四大天王”之稱的豐田Supra、馬自達RX-7、三菱GTO和本田NSX悉數(shù)加入了警方序列,國寶級跑車“戰(zhàn)神”GT-R自然也不能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性能警車很多不是警方采購,而是由車企捐贈的。比如栃木縣警方所屬的兩臺“東瀛法拉利”本田NSX就是本田栃木工廠(高根沢町研發(fā)基地,第一代NSX專屬工廠)贈送的;神奈川縣的Fairlady Z和GT-R警車也都是由本縣的日產(chǎn)工廠所贈。
90年代泡沫經(jīng)濟破裂之后,日本經(jīng)濟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迷,民間非法飆車現(xiàn)象不再像泡沫經(jīng)濟時代那么猖獗,警方也就沒有那么大的動力購置新性能車了(此時車企也沒有余力再給警方捐贈了)。
最近幾年隨著經(jīng)濟回暖,跑車再次進入警局車庫,2016年五5月,東京警視廳獲贈3臺日產(chǎn)370Z Nismo車型,該車搭載一臺350馬力的3.7L V6發(fā)動機。最新的高性能警車自然還是歸屬于高速隊,但比起高速巡邏,這幾臺車更多的還是在警民互動等宣傳活動中出現(xiàn)。
日本人做事追求極致,他們覺得在皇冠后風擋里面加一塊顯示屏不夠顯眼,于是又設(shè)計了一款屏幕更大的車型——事故處理車輛。這種車一般都是以豐田海獅這類的面包車或蘭德酷路澤這樣的越野車為平臺,車尾高高豎起一塊巨大的顯示板,用來處理交通事故或在警方的交通治理行動中使用。
高速交警還有一種在卡車基礎(chǔ)上打造的大型事故處理車,他們的尾部有一塊可以升降的更大的顯示板,讓快速行駛過來的車輛能在更遠的距離看到,一般都會用在大型任務(wù)中。此外,雖然叫事故處理車,但這些有顯示屏的車輛不光用于交通事故中,平時還會用于交通檢查站、交通管制、道路封鎖等任務(wù)。
● 小結(jié)
看到這里相信您已經(jīng)對極具特色的日本警車有所了解了,不過我還沒講完,在下期里,勐哥還會帶您看看日本的便衣警車、警用摩托車、特殊警備車等更加豐富的警用車輛。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意見和建議,除了本文評論區(qū)外,也可以在我的編輯博客和微博(@王勐先生)中和我溝通。好了,下期見吧。ㄎ 汽車之家 王勐/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汽車之家 車壇勐料] 上一期我們聊了日本的警車涂裝以及巡邏車、交通執(zhí)法車,這期我?guī)匆幌伦罹邖u國特色的K-Car警車以及摩托車、自行車和裝甲車,最后再聊聊你們期待的“特車二課”,現(xiàn)在就開始吧!
到過日本的朋友肯定知道,雖然全世界都在用雅閣、卡羅拉、天籟等日系家轎,但日本國內(nèi)大街上最多的還是各種我們不太熟悉的小家伙——小型車和微型車(K-Car)在日本大行其道,和這里車多路窄的道路環(huán)境分不開。對民用車如此,對于警車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小型巡邏車“Mini Patrol”。
日本對于小型巡邏車的規(guī)定是1.5L排量以下的小型自動車(長度≤4700mm,寬度≤1700mm)和輕自動車(K-Car,長度≤3400mm,寬度≤1480mm)。按照這個標準,不少兩廂緊湊型車及以下的車型都可以滿足, 比如本田Insight、豐田普銳斯。
目前在役的小型巡邏車中,保有量比較大的是鈴木雨燕,日本警察廳在2000年之后曾5次引進這款車型,可謂青睞有加。此外,像馬自達2、鈴木SX4等我們熟悉的車型,也在日本警方有一定的數(shù)量。
另外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鈴木Solio,這款車屬于小型MPV,看起來就是豪華版的微面,寬度很窄,只有1625mm,方便進出狹小的道路,方方正正的造型和1745mm的高度又能帶來不俗的裝載能力。順便說一句,Solio的“曾祖”是鈴木W(wǎng)agon R+,也就是國內(nèi)的昌河鈴木北斗星。
說小車自然不能不提日本最有特色的輕自動車(K-Car),K-Car在日本警方中服役已經(jīng)由來已久了,二戰(zhàn)剛結(jié)束時,第一代K-Car斯巴魯360就因其靈活經(jīng)濟成為了派出所警察的得力助手。80年代有個漫畫叫《逮捕令》,主人公是辻本夏實和小早川美幸兩位警花,她們的巡邏車則是本田旗下經(jīng)典小車Today。
如今警車中保有量比較大的K-Car是鈴木Every,這種掛著黃色牌照的微面警車遍布于日本的大街小巷,是基層警察單位的常用車型。此外,大發(fā)也是警方小型巡邏車的主要供應(yīng)商之一,它旗下的暢銷車型Boon以及高仿mini的Mira Gino都是街頭常見的警車。
日本還有一種“覆面”警車,聽起來就像蒙面的忍者,其實就是便衣警車。自然,這些沒有警車涂裝的車輛主要用于需要隱蔽身份的任務(wù),比如交通執(zhí)法、刑事調(diào)查、要員護送等。
先來說交通執(zhí)法,香港交警的便衣警車叫“隱形戰(zhàn)車”,而且都是相對性能比較好的車,不過日本并沒有為自己的“隱形戰(zhàn)車”準備特殊車型,基本還是上面提到的那些車型,皇冠、力獅、銳志之類的,可能是因為這些車本身已經(jīng)夠不錯的了吧!
在執(zhí)法過程中,如果看到交通違法行為,看似和民用車一樣的便衣警車就會亮起警燈、拉響警笛。一般警匪片中,便衣警車的警燈都是帶磁性的,平時在車里,用的時候伸手吸到車頂上。不過日本人覺得那樣效率低,他們發(fā)明了一種警燈伸縮裝置:在車頂中央挖一個洞,圓形警燈藏在里面,上面還有個蓋板,需要的時候只要按一個鈕,警燈自動彈出。方便倒是方便,只是不太清楚下雨的時候會不會漏……
各地警察總部的刑事部里面都會有一個機動搜查隊(MIU),他們平時都會兩人一組開著警車在路上巡邏,一旦有刑事案件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進行初步調(diào)查,和一般便衣刑警一樣,MIU的成員開的也都是便衣警車,不過很多時候只是用帶磁鐵的警燈而不是交警那樣的伸縮警燈,保證需要隱藏身份時不露出破綻。
和普通警車一樣,便衣警車還是有很多豐田皇冠和斯巴魯力獅,但比例沒有那么夸張。實際上便衣警車的種類要更豐富一些(全用一兩款車的話就太明顯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幾款,還有雷克薩斯的GS、IS、LS、NX,以及日產(chǎn)Skyline(就是英菲尼迪Q50)、本田雅閣、鈴木SX4、日產(chǎn)奇駿、三菱得利卡等諸多車型,從經(jīng)濟到高端,從轎車到SUV、面包車應(yīng)有盡有。
與“制服警車”不同的是,便衣警車為了隱藏身份,會采用和市售車型相同的配置,普通警車上面那種為節(jié)約成本被“簡配”掉的鋁合金輪圈、鍍鉻裝飾、車身飾件都必須出現(xiàn)在便衣警車上,另外無線電電臺的天線也不能直接按照警用版本,一般來說都會偽裝成車載電話、車載電視的天線。
便衣警車還有一群重要的使用者——安全警察(Security Police, SP),他們的職責是保護政府高級官員。為了保證高官出行時的安全和體面,SP的警車(叫“警護車”)大多是日本品牌的豪華車或運動型車,高官乘坐的自然是豐田世紀,前后簇擁的則都是雷克薩斯LS。
在日本,天皇和皇室成員的貼身保護由皇宮警察本部負責,他們的車輛就更加豪華了,天皇座駕是一臺豐田皇家世紀(豐田世紀的皇室版本,比普通世紀大很多),而周圍的隨行車型除了豐田皇冠外,還有進口的奔馳S 600 L防彈版,以及凱迪拉克STS敞篷車等。
日本的警用摩托車有“白摩托”和“黑摩托”之分!鞍啄ν小钡拇竺小敖煌ㄈ【営米詣佣嗆嚒被径际750cc以上的大排量摩托車,主要用于交通執(zhí)法。它的涂裝以白色為主,輔以一些簡單的黑色條紋,車頭黑色的擋風玻璃上有白色“POLICE”字樣,表示地區(qū)的漢字則印在白色邊箱側(cè)面。
前些年保有量最大的警用摩托車是本田VFR750P和VFR800P,最近幾年更新的主力警用摩托車都是公升級的產(chǎn)品:2004年入列的鈴木GSF1200P、2009年裝備的本田CB1300P以及2014年剛剛服役的雅馬哈FJR1300P。這些車的名字里都有一個代表“Police”的“P”,因此和民用車型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車頭擋風玻璃被提高,用以增加長時間駕駛室的舒適性;車頭加裝測速儀,有的車型還有小型攝像機,車把集成了警燈、警笛、喊話器等裝備的開關(guān);發(fā)動機兩側(cè)的整流罩上安裝有旋轉(zhuǎn)警燈和揚聲器;車尾加裝警燈柱和兩個邊箱,其中一個是車載電臺和警燈的電池;后座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車載電臺箱;電臺的耳麥集成在警員的頭盔上;最后,為了給眾多車載電器供應(yīng)電能,發(fā)電機也采用了更高功率的版本。
和“白摩托”相對的自然是“黑摩托”,不過“黑摩托”并不像前者那么統(tǒng)一,本來它專指黑色涂裝的警用摩托車,不過這不是很絕對,比如一些派出所治安巡邏用的小排量摩托車和助力車就是白色的此外,有一批專門針對日本暴走族的便衣警用摩托車也是“黑摩托”中的一員。
“黑摩托”還有一種特別的成員——皇宮警察本部的禮賓摩托車,這些摩托車采用的是本田旗下的豪華摩托車金翼,這種有著六缸水平對置發(fā)動機的大型摩托車是作為天皇的儀仗出現(xiàn)的,它們采用側(cè)三輪結(jié)構(gòu),而且根據(jù)在車隊中所處位置不同,挎斗的安裝方向還不一樣。
提到皇家儀仗,這里順便說一句,日本皇室還有另一種騎警,真正的騎馬的警察,他們身著華麗的西式軍服,騎著高頭大馬在皇宮前活動,這就是東京都警視廳騎馬隊。除了偶爾在皇宮廣場巡邏外,各地警方的騎馬隊還有很多工作,比如參加各種慶典游行活動、針對幼兒園、小學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等。
下面說說日本警方最后一種“騎警”——騎自行車的警察。如今我們總覺得警察騎自行車是一件很Low的事,一個地方的警局肯定很窮才配不起汽車的,不過在日本,警察騎自行車巡邏還真是已經(jīng)非常普遍的事。
日本警察的自行車通常是也和摩托車一樣是白色涂裝,也有部分單位采用黑色或藏藍色,主要都是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城市自行車,車后面的白色(有時是黑色)盒子是警用裝備箱,日本人喜歡稱之為“便當盒”。
在日本,你經(jīng)常能看到身著防彈衣,腰挎手槍和各種裝備的警察騎著單薄的自行車巡邏。這些“騎警”基本都是“交番(基層派出所、警務(wù)室)”里的警察,他們巡邏的范圍不大,騎自行車主要就是為了加大步行巡邏的范圍和效率,還真不是替代機動車。
遇有大型任務(wù)或其他需要其他需要運送大量警員的活動時,普通巡邏車就沒法滿足需求了,這時候需要的是人員輸送車。顧名思義,人員輸送車就是運人用的,前面講香港警車的時候也提到過。
日本的人員輸送車有三類,小型輸送車的車體為純白色,配有紅色警燈,車型為豐田海獅、日產(chǎn)Caravan等面包車;中型輸送車采用警備車輛常用的藍白兩色涂裝,車型以豐田柯斯達(Coaster)和日產(chǎn)碧蓮(Civilian)為主;大型輸送車種類很多,有五十鈴Erga Mio、日野Rainbow、UD(Nissan Diesel) Space Runner RM等車型,基本都是日本國內(nèi)常見的公交車車型。
游擊車和中、小型人員輸送車類似,同樣是豐田海獅或柯斯達這類的車型,車窗和車燈也有可拆卸的金屬網(wǎng)(抵御石塊攻擊),不過由于游擊車主要用于防暴任務(wù),它的內(nèi)部是像地鐵那樣的兩排縱向長條座椅,方便機動隊(防暴警察)成員從尾門快速下車。
游擊車有四個類型,I型以短軸版的中巴車為基礎(chǔ),除了對開的尾門,它還有一個駕駛員側(cè)的折疊門,這也是為了方便警員迅速下車投入戰(zhàn)斗;II型和I型一樣,只是取消了側(cè)面的折疊門;III型比較小,是豐田海獅那個級別的車型,車身涂裝則是特有的深藍色涂裝;IV型是便衣游擊車,它的外表看上去和普通民用車一樣,用于執(zhí)行需要隱蔽的任務(wù)。
日本的特型警備車實際上就是警用裝甲車輛,日本警察廳使用裝甲車的歷史由來已久了,早在二戰(zhàn)剛結(jié)束時,警察廳就曾接收過一些占領(lǐng)軍淘汰的裝甲車輛。后來在60年代日本學生運動風起云涌,警視廳等部門于是置辦了不少,然而等這些裝甲車入役之后,學生運動的高峰已經(jīng)過去,因此警察廳內(nèi)部將自己的裝甲車與大和戰(zhàn)列艦、萬里長城稱為“天下三大無用長物”。(注:僅代表日本人觀點)
然而隨后在70年代出現(xiàn)的赤軍劫持人質(zhì)事件、成田機場塔臺被占領(lǐng)事件等暴力活動又讓警方重視起裝甲車來了?傊綄ρb甲車的重視程度是和社會安定程度成反比的,近年來隨著全球反恐日益嚴峻,日本警察廳也對特型警備車進行了系統(tǒng)的裝備。
目前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就是PV-2型警備車,這種車是在四驅(qū)版三菱扶桑Canter卡車的基礎(chǔ)上打造的,車身覆蓋裝甲板,擋風玻璃處也具有加裝裝甲的槽位,車體側(cè)面各有兩個觀察窗和射擊孔。此外,車頂也有帶裝甲板的射擊位。
特型游擊車,也被稱為小型特型警備車,它也采用和PV-2相同的三菱Canter卡車底盤,但車身更小,更適合日常巡邏用。和PV-2不同的地方是擋風玻璃傾斜角度更大,沒有留加裝裝甲的位置,另外車體側(cè)面的射擊孔少了一對,車頂?shù)纳鋼粑灰脖蝗∠恕?/p>
日本警方最精銳的突擊隊叫做特殊急襲部隊(Special assault team, SAT),這支部隊的交通工具叫“銃器對策警備車”。這款裝甲車基于10噸級的三菱扶桑Super Great卡車打造,明顯比PV-2等裝甲車更大,它的車體兩側(cè)各有三個射擊孔。目前銃器對策警備車已經(jīng)裝備了警視廳以及大阪府、北海道、千葉、愛知、神奈川、沖繩等地的警察本部。
警察廳還有一種是外形方方正正的大型裝甲車,發(fā)生暴亂時可以作為移動路障,車體外側(cè)沒有任何凸起,防止暴徒攀爬。有的車型內(nèi)部設(shè)有臨時休息室,供警方“持久戰(zhàn)”之用,這種車被稱為常駐警備車;沒有休息室的車型則叫做警備車兼輸送車。
最后說一下,警察機動隊除了裝甲車,還有很多其他車輛,比如水炮車,這種車和消防車很像,在卡車后面裝了一個高壓水槍,是用來在防暴行動中驅(qū)散人群的非致命武器。另外還有檢查放射性物質(zhì)的專用裝甲車、大型任務(wù)用的現(xiàn)場指揮車、配有高音喇叭的宣講車等,品種齊全,專車專用。
上期的評論里很多人都讓說說警視廳特車二課,那我就順便說一下吧!21世紀初,東京警視廳為了應(yīng)對可能到來的大型機器人犯罪和怪獸侵襲,成立了特車二課(機動警察中隊),這支部隊的主要裝備就是名為AV(Advanced Vehicle)。
雖然名字里有個Vehicle,但AV實際上是一種人形機器人,根據(jù)型號不同,它們的身高在5.6-10米之間,整備質(zhì)量6-8噸,基礎(chǔ)武器是37mm“左輪炮”……好吧,這種“高達”警察連同特車二課都是虛構(gòu)的,是日本動漫《機械警察》中的內(nèi)容,有興趣的同學上網(wǎng)搜搜吧!
看完特車二課的高級裝備,我們今天的介紹也就告一段落了,不過一個國家的警車肯定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全部講完的,下面的視頻是今年年初東京警視廳訓練時的車輛分列式,不妨借助剛剛了解到的知識,看看自己能不能給它們對上號吧!
總結(jié):
這兩期內(nèi)容中我們了解了日本警車的涂裝、設(shè)備,不僅看到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算很壕的皇冠巡邏車,更見識了包括摩托車、自行車、裝甲車在內(nèi)的各式特色車型。到這里日本警車就給您介紹完了,不過《警車大觀》并沒有結(jié)束,還有那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警車可以講呢,敬請期待吧!
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意見和建議,除了本文評論區(qū)外,也可以在我的編輯博客和微博(@王勐先生)中和我溝通。好了,下期見吧。ㄎ 汽車之家 王勐/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